房芳+王麗嬋
【摘要】 針對 4G 用戶的快速增長以及 4G 網絡規(guī)模的持續(xù)擴大,2017 年國內三大運營商將大規(guī)模升級 LTE 網絡至 4G + ,即在原有 4G 網絡的基礎上利用載波聚合技術。結合國內運營商現(xiàn)有頻譜資源,探討了運營商載波聚合頻譜組合方式,最后為即將升級的4G + 網絡建設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載波聚合 載波聚合部署 4G
載波聚合是LTE-A中的關鍵技術。為了滿足單用戶峰值速率和系統(tǒng)容量提升的要求,一種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增加系統(tǒng)傳輸帶寬。因此LTE-Advanced系統(tǒng)引入一項增加傳輸帶寬的技術,也就是CA(Carrier…Aggregation,載波聚合)。CA技術可以將2~5個LTE成員載波(ComponentCarrier,CC)聚合在一起,實現(xiàn)最大100MHz的傳輸帶寬,有效提高了上下行傳輸速率,如圖12-1所示。終端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大小決定最多可以同時利用幾個載波進行上下行傳輸?!瑿A功能可以支持連續(xù)或非連續(xù)載波聚合,每個載波最大可以使用的資源是110個RB。每個用戶在每個載波上使用獨立的HARQ實體,每個傳輸塊只能映射到特定的一個載波上。每個載波上面的PDCCH信道相互獨立,可以重用R8版本的設計,使用每個載波的PDCCH為每個載波的PDSCH和PUSCH信道分配資源。也可以使用CIF域利用一個載波上的PDCCH信道調度多個載波的上下行資源分配。全球不同區(qū)域的運營商會有不同的LTE頻譜分配,因此也就有不同的載波聚合的頻段組合需求。目前在3GPPRAN4小組中有非常多的載波聚合頻段組合正在討論,主要是確定為滿足不同CA頻段組合工作時基站和終端需要達到的射頻指標。
載波聚合的頻段組合方式由運營商擁有的頻譜資源所決定。目前,載波聚合主要用于兩個載波間下行方向的聚合。中國移動不僅在…LTE…用戶規(guī)模上占據(jù)上升,還在…TD-LTE…頻譜資源方面占有明顯優(yōu)勢。中國電信和中國聯(lián)通用戶規(guī)模相對較小,頻譜資源則相對短缺,但這兩家運營商在…TD-LTE…頻譜資源上都各具有…40…MHz…的頻譜資源,可以借助…LTE…FDD…和…LTE…TDD載波…聚…合,與…中…國…移…動…進…行…抗…衡,爭…奪…高…端…4G市場中國移動總共擁有…TD-LTE…頻段…130…MHz,分別在1.8GHz…頻段擁有…20MHz,2.3…GHz…擁有…50MHz,B41頻段(…2.…6GHz)…擁有…60…MHz…的頻譜資源。目前,中國移動已經對…2.6GHz…的…D+D…頻段、F+D…頻段以及室內的…E+E…頻段進行了兩個載波的聚合試驗,最高峰值速率可達到…230…Mbit…/s,試驗效果均符合預期。隨著2G…和…3G…的用戶向…4G…轉移、4G…網絡的成熟度以及終端的支持,中國移動還可以考慮對其擁有的其他頻段資源如…B39(…TD-SCDMA)…、B34(…TD-SCDMA)…以及…B3(GSM)…和…B8(GSM)…頻譜重新分配,用于部署…4G…網絡并進行載波聚合升級…4G…+…。
由于成員載波通過不同頻率在空間傳播中有不同的路徑損耗,因此每個成員載波的覆蓋區(qū)域將是不同的,不同的成員載波具有不同的服務區(qū)域。針對成員載波不同的頻率聚合方式,載波聚合技術具有不同的應用場景,本次只考慮…2…個成員載波的情況,2…個成員載波分別為…CC1,CC2;…C1,C2…為分別對應兩個小區(qū),部署方式主要為以下…5…種方案:…方案1,是一種典型的部署方案,基站天線部署同一基站,采用共天饋或連續(xù)天饋方式,不同成員載波的天線波束方向和模型都要一致,且…CC1,CC2載波成員設置同一頻段的連續(xù)或相近頻率,使兩個小區(qū)覆蓋基本相同的區(qū)域,處在重疊覆蓋區(qū)域的用戶可以同時收到兩個小區(qū)的信號,進行載波聚合。方案…2,兩個成員載波…CC1,CC2一般處在不同的頻帶上,具有較大的頻率間隔,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不同頻段信號傳播的路徑損耗不同的特性,頻率高的載波信號路徑損耗大,處于高頻段小區(qū)…C2的覆蓋范圍比低頻段小區(qū)…C1的覆蓋范圍小,CA只在載波重疊覆蓋區(qū)域允許更高的用戶吞吐量,而在小區(qū)邊緣,則只有一個載波成員…CC1…提供小區(qū)服務方案…3,兩個成員載波…CC1和…CC2共基站部署,CC1和…CC2使用不同的頻段,成員載波對應天線的波束方向和模型不同,C1的小區(qū)邊緣和…C2的小區(qū)中心區(qū)域相重疊,在重疊覆蓋區(qū)域可支持…CA,這種方式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提高小區(qū)邊緣速率和吞吐量。方案…4,宏小區(qū)…C1…提供主要覆蓋區(qū)域,在業(yè)務熱點區(qū)域,采用部署遠程連接射頻單元(RRH)…CC2的小區(qū)用于改善熱點區(qū)域吞吐量,RRH通過光纖連接到基站,從而實現(xiàn)宏站…C1…和…RRHC2小區(qū)載波聚合,進一步提高系統(tǒng)吞吐量,且…RRH設備成本低廉,有效降低部署成本。方案…5,是對方案…2…的一個補充,在小區(qū)覆蓋邊緣區(qū)域部署一個頻率選擇中繼器(…設置跟…CC2…相同的頻點)…,這樣就擴展了成員載波…CC2的覆蓋范圍,擴大了C1與C2的重疊覆蓋區(qū)域,從而有效提高系統(tǒng)吞吐量。
參 考 文 獻
[1]張琨,賓凌,楊勇.中國電信LTE載波聚合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郵電設計技術,2016,(12):36-40.
[2]路瑋,李軼群,李佳俊,賀琳,王蘊實.載波聚合終端技術研究分析[J].郵電設計技術,2016,(09):29-32.
[3]金勇,方志林.載波聚合技術在4G+網絡中的應用研究[J].電視技術,2016,(09):62-66+88.
[4]黃蓉,李福昌.中國聯(lián)通載波聚合部署方案研究[J].郵電設計技術,2016,(04):17-21.
[5]唐萍,謝文佳.LTEAdvance載波聚合技術的原理及應用場景分析[J].科技資訊,2015,(31):18-19.
[6]袁林偉.載波聚合資源分配及調度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