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琪
李靜:《窮人》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說“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冷,這間漁家的小屋里卻溫暖而舒適”。我覺得“溫暖”用得不夠準確。
老師:你為什么這樣認為呢?
李靜:漁家的小屋里只有一個沒有熄的爐子,外面寒風呼嘯,就連文中也說“桑娜聽著波濤的轟鳴和狂風的怒吼”,在屋里都能聽得清清楚楚,說明屋子是漏風的,家里怎么可能是溫暖的呢?
韓斯:我認為“舒適”一詞用得也不夠好。漁家這樣一個小屋,爐子、食具、床擠在一起,桑娜的五個孩子擠在一張床上,這哪里談得上舒適呢?
劉羽: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溫暖而舒適”用得非常準確。因為課文一開始說,外面正起著風暴,狂風怒吼,又黑又冷,而小屋里至少有墻有屋頂,還生著火爐。所以跟外面比,家里是比較溫暖的。
陳好:桑娜的丈夫一大早就駕著小船出海,到晚上還沒有回來。他這時還在洶涌澎湃的大海上跟風浪搏斗呢!而桑娜呆在家里,相比之下當然是舒適的了。
老師:劉羽、陳好說得對。說“溫暖”僅僅是“爐子里的火還沒有熄”,說“舒適”不過是“地掃得干干凈凈”,“食具”擦得“亮”,帳子洗得“白”,孩子睡得“安靜”,而這只要勤勞就能辦到。跟外面比,家里確實是溫暖而舒適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