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宇鵬
摘 要 攝像記者最基本的技能就是進行新聞拍攝,雖然攝像拍攝看似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上還是非常復雜的,有著特別多的要求。本文就簡單敘述了攝像記者需要掌握的拍攝技巧,目的就是為了給人們呈現(xiàn)更多更好的新聞,以此保證新聞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 攝像記者;新聞;拍攝技巧;學習和掌握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96-0005-02
1 攝像機性能的檢測
我們的攝像記者在進行拍攝前,首要的任務就是對攝像機進行一個全方位的檢查,這樣能夠保證我們的拍攝過程正常有序的進行,保證拍攝工作的順利完成。攝像機在拍攝過程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拍攝前對攝像機進行全面的檢查是非常有必
要的。
在檢查攝像機時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攝像機鏡頭對焦。在所有的檢測過程,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這關系到我們拍攝的畫面是否是一個清晰的、正常的畫面。在對焦過程中,首先需要檢查對焦環(huán)是否是關閉狀態(tài),否則對拍攝畫面會有非常大的
影響。
2)檔位檢查。在拍攝前要檢查攝像機的快門是否置于正常檔位,如果是就不用調節(jié),如果使用的是手動快門,就需要將快門速度調到正常值,以此來保證曝光的準度,初次之外還需要對濾鏡片進行合適的調節(jié)。
3)攝像機狀態(tài)檢查。在拍攝時攝像機會有一些模式需要我們手動的進行選擇,一般來說剛開始使用時都是白平衡自動狀態(tài),但是為了保證呈現(xiàn)的拍攝畫面更好,一般都會根據(jù)場景的不同進行模式的選擇。
4)錄音狀態(tài)調試。錄音功能和合理調試是為了保證收音的效果。只有將攝像機的一系列狀態(tài)調到最佳,我們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拍攝的
效果。
2 攝像記者應掌握的拍攝技巧
2.1 攝像光纖的亮度適當
在攝像機的組成中,光圈、快門速度、增益和ND灰鏡片,所以在調節(jié)亮度時要根據(jù)外界的環(huán)境進行改變,當外界環(huán)境亮度比較強時,就需要適當?shù)恼{小光圈,在拍攝時如需必要還可以調慢快門速度,這樣能夠增強拍攝的效果;當外界環(huán)境光線較弱時,就需要將光圈調大,適當?shù)恼{快快門速度。但是無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對ND灰鏡片都不會有較大的變動。當然在必要的時候還需要使用新聞照明燈進行光線的
增補。
2.2 保證色彩的準度和畫面穩(wěn)定性
攝像機的白平衡調節(jié)功能能夠直接決定色彩的準度,所以在拍攝新聞素材時,我們一般情況使用白平衡自動功能,這樣保證畫面色彩能夠達到最高程度的準確。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鏡頭拍攝的穩(wěn)定性,首先要保證拍攝出來的畫面不會搖搖晃晃的,這樣的畫面只會給人們以眩暈感,同時還不能清除明了的了解新聞畫面所傳播的信息,因此為了保證拍攝畫面的穩(wěn)定性,我們在拍攝過程中常常會使用到三腳架,一旦遇到不能使用三腳架的情況,攝像記者就會使用手持和肩扛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拍攝畫面的穩(wěn)定性,而且這兩種方式在拍攝時也是經(jīng)常使
用的。
2.3 重要信息拍攝全面
在拍攝之前,攝像記者最重要的就是應該做到把握新聞的基本信息。從而事先構思好需要選取的大概鏡頭,在到達現(xiàn)場后的第一時間對需要的鏡頭進行拍攝。在拍攝的過程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重要人物鏡頭拍攝完整。一般來說,出席和參與新聞事件的嘉賓和任務都是在第一時間進行拍攝的,而且在拍攝的過程要做到盡量全面,不能有遺漏,因為一旦拍攝不全面,在后期的剪輯里,這些東西都是無法填補上的。在取景方面也要做到遠景和近景結合,拍攝人物時盡可能的做到正面拍攝,這對于后期的剪輯非常有幫助,也能吸引人們
觀看。
第二,重要事件流程要完整。眾所周知,我國的新聞事件普遍有著歷史較長的特點,但是我們在對新聞事件進行播報時,不能整個事件一絲不漏的全部回放,我們只能挑取最重要的部分進行播放。雖說是這樣,但是作為拍攝記者的我們一定更要把整個新聞事件的流程拍攝下下來,例如一些大型的晚會就應該把嘉賓出場到最后頒獎結束的全過程拍攝下來。一旦擁有全部的流程這對于我們后期的剪輯和重點的挑取就有很好的
幫助。
第三,標識鏡頭拍攝完整。一般來說,在進行新聞事件的播報時都會明確的說明新聞事件發(fā)生的地點、時間和主要鏡頭等,因此我們攝像記者在拍攝時就應該著重拍攝這幾個畫面,而且還必須拍攝的清晰,能夠讓觀看的人一看就知道新聞事件的基本信息。所以,在拍攝時一定要拍攝完整。
2.4 空鏡頭的拍攝
一般來說,在剪輯的過程中我們會用到一些畫面的交替和遮擋,那么這時候就需要用到一些空鏡頭來進行畫面替換,當然空鏡頭也不是隨便拍攝的,也需要選取合適的角度和合適的場景。此外,有時也需要補拍一些非主要人物的反應鏡頭,比如拍攝一場文藝演出新聞,除去舞臺上的畫面之外,還需要有一些觀眾反應的鏡頭,比如鼓掌的畫面、認真觀看節(jié)目的表情畫面等等,這些鏡頭都可以對新聞表現(xiàn)的豐富度有很大的幫助,也是有必要拍攝的。很多攝像師在拍攝演出、會議新聞時,會留出專門的時間去補拍集體鼓掌的畫面,并簡單設計幾種不同表現(xiàn)方式,比如大全景固定機位、大全景搖鏡頭、中景局部的固定機位和搖鏡頭拍攝等,這些都是在新聞事件展現(xiàn)過程中的重要視覺補充。
2.5 必要時候進行攝像機預錄
現(xiàn)在的攝像機一般情況下都具有預錄功能,這個功能就是還沒有開始錄制時,攝像機就會提前進行錄制,這個功能存在的最主要作用就是保證重要畫面和鏡頭不會別錯過,而且在后期的剪輯中會給我們提供更多的素材以及剪輯空間,不會因為鏡頭的過少而故意添加一些不必要的空鏡頭進取,而且還能有更多的
看點。
3 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是什么工作都有一定的技巧,新聞也不例外,而且在某些時候,新聞工作者所要掌握的技巧遠遠高于其他的一些工作。尤其是攝像記者,在進行拍攝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而且對于突發(fā)事件要有一定的處理能力,在拍攝時攝像記者既要做到統(tǒng)籌全局,又要兼顧
細節(ji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新聞事件只會越來越關注,所以作為攝像新聞記者的我們,更應該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學習,掌握更好地技巧,給人呈現(xiàn)更多高質量的新聞報道,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新聞行業(yè)更好更快的發(fā)展。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給人們呈現(xiàn)更多更好的新聞,以此保證新聞行業(yè)的快速
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許歡子.淺談新聞傳播中攝影記者的重要性[J].文藝生活旬刊,2016(5):288.
[2]何大為.新時期新聞攝影記者面臨的挑戰(zhàn)以及應對方法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8(6):166.
[3]申慧萍.全媒體時代新聞攝影記者的應對[J].中國地市報人,2016(1):74-75.
[4]周珊珊.會議新聞攝影:最難拍,突破機會也最多——著名攝影記者賀延光訪談錄[J].新聞記者,2015(6):56-62.
[5]任曉敏,李彥.全民攝影時代攝影記者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編輯之友,2016(8):84-87.
[6]郭建良.突發(fā)事件報道中的無人機與手機——天津港爆炸新聞攝影的新特點[J].新聞記者,2015(9):94-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