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凱
摘 要:隨著“微時代”的來臨,微課作為信息化技術與課程教學改革深度融合的新生產物而成為教學改革的流行趨勢。為推進“3ds Max建模”課程微課化教學改革,在介紹“3ds Max建?!闭n程教學現(xiàn)況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微課特征與“3ds Max建?!闭n程傳統(tǒng)知識結構,運用形態(tài)構成原理對“3ds Max建?!闭n程知識進行重新梳理與歸納,并通過語義類比表征形成序列化的微課知識元,為“3ds Max建?!闭n程微視頻制作提供科學依據,同時為其他軟件類課程微課化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3ds Max建?!闭n程;微課;知識重構;形態(tài)構成原理;語義類比表征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7)20-0012-03
隨著21世紀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互聯(lián)網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智能設備的持續(xù)更新?lián)Q代,微博、微電影、微信、微學習等“微”概念正日益深入到人們的生活、工作與學習的方方面面;微課作為信息技術發(fā)展與教育變革時代相結合的新生產物,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為前提,同時與移動學習、泛在學習、碎片化學習、翻轉課堂等融合互聯(lián)網精神的學習理念思潮相結合,已成為教育領域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當有責任、有義務去探索信息技術與所授課程的融合,建設相應的微課,以此不斷提升課程教學水平與質量。正如《中國高校微課報告》所說:“未來,開放的微課也許會成為大學的另外一張名片,甚至為大學贏得更好的生源和社會評價,從而產生更為廣泛、深遠的傳播力與影響力[1]。”
一、“3ds Max建?!闭n程教學現(xiàn)況
自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Autodesk公司初次展示3d studio Max軟件以來,短短幾十年間這款軟件已經成為國內外最為流行、用戶最多的三維軟件之一。3ds Max三維建模技術,不僅在影視創(chuàng)作、動漫、游戲行業(yè)、電視廣告等領域大展身手,同時也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工業(yè)產品設計、建筑設計與室內外環(huán)境設計以及教學科研等各個領域。為使各領域專業(yè)人才更好地掌握3ds Max建模技術,美國Autodesk公司為其出品的3ds Max軟件出版了專門的培訓教程,其教學內容過于強調軟件的細節(jié)功能而面面俱到,我國高等學校所涉專業(yè)紛紛將“3ds Max建?!痹O置為一門獨立課程,但由于“3ds Max建?!钡墓ぞ咝?,很多學校在正常課時以及師資力量上都未重視,學生不得不花費大量的課余時間自學。而有些學生為節(jié)省時間就會參加社會上3ds Max軟件的培訓班,這就為3ds Max軟件培訓機構提供了市場,國內有影響力的3ds Max軟件培訓機構如水晶石培訓、火星人培訓等,這些機構強調培訓老師的教學能力,并都編制了自己的培訓講義,突出實例的建模解析,雖然培訓效果較好,但培訓時間相對集中,培訓費用相對昂貴。隨著時間的推移,“3ds Max建模”課程構建了以枯燥晦澀的工具介紹為主、以繁瑣冗長的案例解析為主兩大陣營的教學形式。然而,這兩種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構架已經難以適應當前追求時尚、簡潔、效率、個性的90后學習主體的學習特征,使得“3ds Max建?!闭n程傳統(tǒng)資源利用率低、教學效能不盡如人意,長此以往,將導致“3ds Max建?!闭n程與教學之間產生鴻溝、教學水平與學習質量的嚴重滑坡。為此,筆者希望以微課為切入點,對“3ds Max建?!闭n程進行改革,推進課程資源與教學效能的高度整合。
二、微課特征與“3ds Max建模”課程傳統(tǒng)知識結構
微課的雛形最早見于美國北愛荷華大學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課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國納爾皮大學T.P.Kee提出的一分鐘演講(The One Minute Lecture)[2]。而在我國,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鐵生研究員于2010年率先提出微課概念[3],并隨著國內微課實踐和應用、全國微課教學大賽的迅速開展,各院校掀起了微課建設的熱潮,微課的概念與內涵在不斷豐富,人們對于微課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雖然不同老師對于微課都有屬于自己的理解,但是對于微課的特點與優(yōu)勢已達成共識,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以教學視頻為載體,微課教學時間短,一般不超過15分鐘,符合90后大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學習規(guī)律,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可以實現(xiàn)“有效學習”;第二,教學內容主題明確,微課聚焦課程教學中的某個知識點開展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提供碎片化的學習體驗,知識學習針對性強,可以實現(xiàn)“按需學習”;第三,課程資源容量小,微課視頻總容量在幾十兆左右,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能夠打破傳統(tǒng)教室集中授課的局限,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體驗移動化學習,可以實現(xiàn)“隨時隨地學習”。
根據上述微課的特征可知,要想開發(fā)建設微課,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對課程知識體系進行分析,經碎片化處理形成知識點,分析這些知識點與課程教學目標的關系,考慮其是否適合開發(fā)成微課,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微課建設的無效性。目前“3ds Max建?!苯滩幕蛘呓坛淘谡n程知識上只有兩種結構,一種是以建模工具按鈕為主線組織建模知識,如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3ds Max2009效果圖制作 從入門到精通》,對于這種知識體系的碎片化處理,勢必造成所有按鈕都有必要做成微課視頻而造成微課的性價比不高;一種是以純案例解析為主線組織建模知識,如兵器工業(yè)出版社、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的《3ds Max2009建模實例精解》,對于這種知識體系的碎片化處理,勢必造成單個案例必須分解成若干個微課才能表現(xiàn)清楚,不但增加微課數量,而且對于那些“按需學習”的學生而言,極有可能碰到必須觀看很多的微課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知識,學習效率大大降低。因而,“3ds Max建?!闭n程傳統(tǒng)知識結構必須進行解構重組,形成碎片化的知識點,以滿足微課化改革的需要。
三、基于形態(tài)構成原理的“3ds Max建?!闭n程知識重構與表征endprint
3ds Max是一個功能強大的模型與動畫制作軟件,菜單龐大、命令眾多、參數選項十分復雜,根據“3ds Max建?!闭n程以“夠用”、“實用”為先,“會用”、“能用”為本的教學目標,沒有必要掌握每一個按鈕的使用。另外,從學生對“3ds Max建模”課程知識的建構上來說,將“3ds Max建?!闭n程傳統(tǒng)知識結構進行解構重組,形成碎片化的知識點并制作微課,并非將新單個知識點的無序“堆砌”或簡單組合,而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進行精細化組織與呈現(xiàn),形成基于微課的“3ds Max”課程相對完整的知識建構;加之,如果解構的碎片化知識點過于簡單,學生認知負荷過低,那么即便建設成微課也是浪費時間,如果解構的碎片化知識點過于艱澀復雜,學生認知負荷過高,對學生學習微課的堅持力提出很大的挑戰(zhàn)。因此,采用何種方法對“3ds Max建?!闭n程知識進行微課化重構與表征,是建設“3ds Max建?!闭n程微課首要解決的問題。
基于上述的“3ds Max建模”課程教學目標,課程知識體系建構、學生課程知識學習與建構三個方面的考慮,筆者提出根據形態(tài)構成原理(即可視基本造型要素按照一定方式進行組合呈現(xiàn)形態(tài))[4]來對“3ds Max建模”課程知識進行微課化重構與表征:
首先根據形態(tài)構成原理(所有形體都可以分解為不同的基本造型要素及其組合方式)對“3ds Max建?!闭n程知識進行解構,具體分為造型要素與組合方式兩大類:造型要素對應3ds Max軟件的創(chuàng)建工具,主要包括:標準基本體、擴展基本體、二維圖形、可編輯樣條線、可編輯多邊形、可編輯網格等。組合方式對應3ds Max軟件的編輯工具,主要包括:對象捕捉、移動、縮放、旋轉、對齊、鏡像、陣列、布爾、圖形合并、放樣、樣條線可渲染、可編輯多邊形層級編輯、擠出、彎曲、扭曲、晶格、錐化、FFD、網格平滑(渦輪平滑)、殼等。
而后再根據形態(tài)構成原理(基本造型要素按照不同的組合方式形成多樣化形體)對解構的知識進行重組:造型要素重新組合為:體造型要素(標準基本體、擴展基本體)、線造型要素(二維圖形、可編輯樣條線)、面造型要素(可編輯多邊形、可編輯網格),然后將不同的組合方式與體造型要素進行匹配,形成獨立的建模方法,而在具體的知識表征上采用“造型要素+組合方式”形式,如此就形成了具有一定邏輯關系的碎片化知識點,再根據教學經驗與建模實踐中的難易程度與建模先后順序,將知識點進一步有序化,形成微課化的課程知識體系,包含28個微課知識元,即:
體建模方法,包含13個有序微課知識元(基本體+移動、基本體+對齊、基本體+縮放、基本體+縮放、基本體+鏡像、基本體+陣列、基本體+對象捕捉、基本幾+布爾、基本體+彎曲、基本體+扭曲、基本體+晶格、基本體+錐化、基本體+FFD)
線建模方法,包含9個有序微課知識元(二維圖形+渲染啟用、可編輯樣條線+渲染啟用、可編輯樣條線+擠出、可編輯樣條線+倒角剖面、可編輯樣條線+倒角、可編輯樣條線+車削、可編輯樣條線+同截面放樣、可編輯樣條線+不同截面放樣、可編輯樣條線+圖形合并)
面建模方法,包含6個有序微課知識元(多邊形+點編輯、多邊形+邊編輯、多邊形+邊界編輯、多邊形+多邊形編輯、多邊形+渦輪平滑、多變形+殼)
根據形態(tài)構成原理對“3ds Max建?!闭n程傳統(tǒng)知識結構重構與表征后,每一個微課知識元對應一種建模方法,再通過按照先體建模、再線建模、后面建模的序列化,實現(xiàn)了“3ds Max建?!闭n程知識體系的整體化設計。如將每個微課知識元設計制作微課后,既能夠方便學生隨時、隨地系統(tǒng)地學習,又能夠方便學生因臨時需要快捷檢索到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點。另一方面,由于大學生學過“構成原理”、“三大構成”等造型基礎類先修課程,而微課化知識元在知識表征上又采用了語義類比表征,因此,學生在微課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負荷與知識建構上都能夠恰到好處。
四、結語
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課作為教育領域的新生產物,我們需要以辨證、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正如前文所言,作為一名教師,應當有責任、有義務去探索建設微課,但我們絕不是為了微課而建設微課,無論什么微課,都必須為教育教學服務。因此,“微課”不僅僅是微視頻的展示,更是有完整主線的一個知識系統(tǒng),應該有完整的知識體系設計,在本文中,筆者就自己所教“3ds Max建?!闭n程進行微課化知識重構與表征,通過介紹“3ds Max建?!闭n程微課化改革的必要性,結合微課特征分析“3ds Max建?!闭n程傳統(tǒng)知識結構不適合直接設計制作微課,并提出采用形態(tài)構成原理對“3ds Max建?!闭n程知識進行重構與表征,為后續(xù)課程微視頻制作提供科學依據。希望能夠以此為其他想進行軟件類課程微課化改革的老師敲響警鐘并提供有益的借鑒。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 中國高校微課報告[R/OL]. http://weike.enetedu.com/report/,2013:23.
[2]Shieh, D. 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J].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 55(26):A1, A13.
[3]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 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4]劉斯榮,唐麗雅,鄭翠仙. 形態(tài)構成設計[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編輯:郭桂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