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
【就醫(yī)作文】
辮子里的光
我笑著笑著,直到辮子上的紅繩都跳到了臉上。我分明看見,一束光隨著閃亮的紅繩編進了發(fā)梢,那是一束編在辮子里的溫暖的陽光。
——題記
辮子是女孩的標記。玩耍時,它就在我后頭跟著,來回移動、跳躍,化作快樂的笑聲。玩累了,便有一雙溫暖的大手將我抱起,我便又笑了起來,用小辮子頂住她的下巴。
“奶奶,我們還要玩什么?”
“太陽下班了,小辮子也玩散了,我們要回家吃飯嘍?!?/p>
聽了奶奶的話,我咯咯地笑了一陣,抬起頭,便看見夕陽打在她的臉上。
我是奶奶帶大的,上小學時,她常常把我的長發(fā)編成兩條小辮子,我便在鏡子前左晃右照,然后蹦蹦跳跳地去上學,帶著笑容度過一天。
直到那一天,我早早地起床,卻坐在梳妝臺前,把長發(fā)散開。奶奶走過來,麻利地幫我把辮子扎好??晌覅s抬起手,把綁在后面的紅繩用力一扯,頭發(fā)又散開。
“我再也不扎小辮子了?!薄盀槭裁矗俊蹦棠虖牡厣蠐炱鸺t繩,不解地問。
“坐在后面的男孩總扯我的辮子,我也要像其他女孩一樣,扎馬尾!”
聽了我的抱怨,奶奶一聲不吭,把我的頭發(fā)高高束起。那一刻,我知道我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小女孩了。
大了一點兒,我便開始過起了寄宿生活。
有一次,我前排的女孩突然轉(zhuǎn)過身,把自己的頭發(fā)散開,笑盈盈地對我說:“幫我編個小辮子吧。”我笑道:“我不會?!蹦且豢蹋芭排⒌难劾飳憹M了驚訝與懷疑。
在回到家的那個晚上,我悄悄地爬起來,打開衛(wèi)生間的燈,把馬尾打散,笨拙地編起了辮子。編著編著,我的淚水開始在眼眶打轉(zhuǎn),順著臉頰滑落下來……突然,衛(wèi)生間的門被打開了,奶奶拿著一根蠟燭走了進來。在溫暖的燭光下,我分明看見奶奶眼里流出一絲光,縈繞在我身旁,似是在安慰著我,是頭上的燈光折射出來的嗎?不是,反正我覺得不是。
我?guī)е鴾I痕笑了起來,奶奶也笑了起來,她把手伸出來,在燭光下,給我編起了辮子。
“好看嗎?”
“好看……”
在鏡子里,我看見奶奶的皺紋向上彎起,她是在為我的話而感到欣慰嗎?此時,我又看見一雙粗糙的手里有一條紅繩,隨著一束光編進了發(fā)梢。
那是光,是奶奶眼睛里折射出的燭光,是編進辮子里溫暖的光!
【病情分析】
習作側(cè)重于情感上的表達,沒有過多的渲染和修飾,起承轉(zhuǎn)合也十分平緩,一字一句里,淡淡的真情流露其間,令人回味。但是,作文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
第一,作文的轉(zhuǎn)折部分一筆帶過,并沒有把后面的劇情穿插在內(nèi),使情感和內(nèi)容方面產(chǎn)生了隔閡。我不會編辮子,身邊的那些女同學們會不會聯(lián)合起來嘲笑“我”?如果小作者能將自己與同學間的對話寫得更詳細一些,對作文的內(nèi)容、情感方面都會有一定的升華。
第二,收尾部分太過迅速。轉(zhuǎn)折后,作文已經(jīng)推到了一個小高潮,卻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不如多一些回想,多一些情節(jié)上的暗示,把節(jié)奏放慢,這樣,收到的表達效果想必會更好。
【康復作文】
辮子里的光
◎林可涵
我笑著笑著,直到辮子上的紅繩都跳到了臉上。我分明看見,一束光隨著閃亮的紅繩編進了發(fā)梢。那是光,一束編在辮子里的溫暖的陽光。
——題記
小時候,我是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辮子是女孩的標記。玩耍時,它就在我后頭跟著,來回移動、跳躍,化成快樂的笑聲。玩累了,便有一雙溫暖的大手將我抱起,把我的頭埋在她的懷里,我便又笑起來,用小辮子頂住她的下巴。
“奶奶,我們還玩什么?”
“太陽公公下班了,小辮子也跳散了,我們要回家吃飯了?!?/p>
我是奶奶帶大的,上小學時,她常常把我的長發(fā)編成兩個小辮子,我便在鏡子前左晃右照,然后蹦蹦跳跳地上學,帶著笑容度過一天。
直到那一天——
又是一個周一,我坐在梳妝臺前笨拙地梳起自己的頭發(fā),奶奶慢慢走過來,接過我手中的梳子,麻利地把辮子扎好??晌蚁袷囚[別扭似的,抬起手,把綁在后面的紅繩一扯,頭發(fā)又散開,紅繩落地。
“我再也不扎小辮子了?!?/p>
“為什么?”奶奶撿起紅繩慢悠悠地問。“后面的男孩總扯我的辮子,我也要像其他女孩一樣,以后扎馬尾!”
奶奶一聲不吭,把我的頭發(fā)高高地扎起,在鏡子里,我分明看見奶奶眼里有一束光黯淡了。從此,我就再也沒有扎過兩條小辮子了。
稍微大了,我便開始過起了寄宿生活。我遇到過許多女孩,她們總是不斷地變換著各種發(fā)型。但我從來沒有變,也不知道怎么變了!
有一次,我前排的女孩突然轉(zhuǎn)過來,把自己的頭發(fā)散開,笑盈盈地對我說:“幫我編個小辮子吧?!蔽倚Φ溃骸拔也粫??!?/p>
“你不會編辮子?”她說得很大聲,我感覺所有人都看著我。旁邊有人突然大笑起來:“她是奶奶帶大的,她奶奶一定很笨,沒給她扎過。哈哈!”前排的女生笑了,熟練地扎起辮子。我看著她眼鏡下的雀斑跳躍著,沒說一句話。
回到家的那個晚上,我悄悄地爬起來,打開衛(wèi)生間的燈,把馬尾散開,笨拙地編起了辮子。編著編著,我的淚水不禁在眼眶打轉(zhuǎn),是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樣,在越無助的時候,就越喜歡回想曾經(jīng)?
一雙手,一束光,兩根紅繩,兩條辮子……
突然,衛(wèi)生間的門被打開了,奶奶拿著一根蠟燭走進來。在溫暖的燭光下,我看見奶奶的眼睛里流出一絲光,仿佛在安慰著我,是頭上的燈光折射出來的嗎?不是,反正我覺得不是。
我?guī)е鴾I痕笑起來。燭光下,奶奶給我編起了辮子……
“好看嗎?”
“好看……”
在鏡子里,我分明看見奶奶的皺紋向上彎起,她是在為我的話而感到欣慰嗎?
我又看見一雙粗糙的手里,有一根紅繩隨著一束光編進了發(fā)梢。那是光,是奶奶眼睛里折射出的燭光,是編進辮子里的溫暖的光!
(浙江樂清市外國語中學)
【案例總結(jié)】
修改后的這篇作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小作者在后文細節(jié)上的加強。
前文中,小作者抓住了奶奶為自己扎辮子的場景,由此流露出她對那段時光的留戀。直到“有一天,我不笑了”,此處開始轉(zhuǎn)折,銜接得十分自然。后文因為女同學的嘲笑,讓“我”回憶過去,但此部分并不冗雜,而是以“一雙手,一束光,兩根紅繩,兩條辮子……”簡單寫出,和上文相呼應,容易讓人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