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志豪
山水如酒,山為槽,水為釀,醉我心智。徒步于山林古道之間,手足齊蹈,感受山林之樂。
游走了大半個中國,也難忘家鄉(xiāng)的好景。若是去熱鬧的景區(qū),便有了人間的嘈雜與喧鬧,文明對山林的沖擊,是對山林最大的破壞。而我,更愿遠足于古道,探訪古時的印記。
永樂古道,自古連接永嘉東南部與樂清中西部,承擔著貿(mào)易流通的重要作用。它分布在浙江樂清的各山中,延綿不絕。一路風光秀麗,空氣清新。途經(jīng)許多自然村,黛瓦白墻,錯雜其中,卻也不覺突兀。旖旎的風光,是古代勞動人民留下的自然財富。(對“永樂古道”的景色描寫,筆觸飽滿,點出古道的歷史作用,以及如今的狀況。對古道的描寫細致入微,使讀者領(lǐng)略了古道美景。)
置身于各古道之中,即能感受到山林之樂。
古道上,光影斑駁,石階錯雜地鋪墊在這條悠長的古道上。信步于路間,便可遇見黛瓦白墻的小屋。山間常有小雨,屋檐處常掛下一串串雨簾。這時,你可聆聽到自然的洪鐘,那清脆而又深遠的聲音,貯藏著山林的記憶。再往前走幾步,會遇到幾處富有特色的亭子。亭子是由石頭砌成的,斑駁著時光的痕跡。陽光飄忽不定地灑在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訴說著自然的故事。那來自于山林的淙淙流水,泠泠作響,沉重而冷冽的瀑布,寄予著山水的愿望。(本段語言精致,由石階到黛瓦白墻,到留有歲月痕跡的石亭,再到山林的瀑布,作者捕捉到了“永樂古道”獨特的風光。)
信步向前,步入那片竹林,微風拂過,便扯動了無數(shù)竹葉的心,在風中不斷地飄舞。它們以最美的姿態(tài),在風中翻滾、旋轉(zhuǎn),在這迷失了方向的世界里,以極快的速度搖晃,且愈搖愈狠,似著急了似的,沖!沖!沖!那竹葉在高速的環(huán)繞、旋轉(zhuǎn)里,放狠似的狂舞起來,歡快又悲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葉以行動書寫了最后歷程。風散了,葉應風而下,躺入了同伴的懷抱。
又是一陣的行走,太陽活了起來,映照著遠處的山壁。如被什么削了似的,巉巖聳立,幢幢的樹影里,也不難望見那筆聳筆聳、飽經(jīng)風霜的山壁。絕壁之間,立著幾棵古松,虬枝在山壁上艱難地伸展著,弓曲著身子,似在打招呼,又似在發(fā)出怪笑,笑驢友們的癡。癡嗎?不癡。因為我們有遠足采風的目標。不癡嗎?癡!我們跋涉十幾公里,耗時一天,只為縱情山水。
這條古時承擔運輸功能的古道,自唐代起,就一直靜臥立在那兒,不爭不搶,淡然超俗。踏著古道的石階,我終于棄去心中的浮躁與不安。(由古道的歷史引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慨,古道帶給現(xiàn)代人的,不再是浮躁,而是沉淀。)
山野里,古道中,是古人留給現(xiàn)在社會的最美風景。
升格總結(jié)
升格文章去除了繁瑣無關(guān)的內(nèi)容,在保留精華的基礎上增添了不少色彩。作者寫故鄉(xiāng)的“永樂古道”,不僅僅停留在描繪尋常的花草、山石、竹林,而是增添了“永樂古道”獨特的景物元素。如:黛瓦白墻、有著歲月痕跡的石階、山里的瀑布。結(jié)尾處將全文主題升華,游古道不再只停留在“游”上,而是由古道的歷史感悟出摒除內(nèi)心浮躁的重要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