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 紀伯倫
佳作賞析 陳志澤 主持
花之歌
[黎巴嫩] 紀伯倫
我是大自然的話語,大自然說出來,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間,然后又說一遍……
我是星星,從蒼穹墜落在綠茵中。
我是諸元素之女:冬將我孕育;春使我開放;夏讓我成長;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我是婚禮的冠冕;我是生者贈與死者最后的祭獻。
清早,我同晨風一道將光明歡迎;傍晚,我又與群鳥一起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我微睡時,黑夜星空的千萬顆亮晶晶的眼睛對我察看;我醒來時,白晝的那只碩大無朋的獨眼向我凝視。
我飲著朝露釀成的瓊漿;聽著小鳥的鳴囀、歌唱;我婆婆起舞,芳草為我鼓掌。我總是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我從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而這些哲理,人類尚未完全領會。
(選自《紀伯倫散文詩全集》,浙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
[陳志澤 賞析]
紀伯倫(1883-1931)是黎巴嫩20世紀最負盛名的作家之一,也是最早獲得世界性聲譽的黎巴嫩詩人。
在中外散文詩史上,以波德萊爾、魯迅、紀伯倫為代表的一大支脈把社會人生的矛盾沖突帶入散文詩,把美丑、善惡、真?zhèn)蔚膶挂约斑@種對抗引起的戰(zhàn)栗展示出來,思想內(nèi)涵的深刻性不言而喻。(另一大支脈以屠格涅夫、普里什文、泰戈爾為代表,以描寫自然與人生,呼喚真善美為主要特點)紀伯倫一生經(jīng)歷許多憂患,因而人生體驗非常豐富、深刻,他的散文詩中表現(xiàn)的哲理也就格外精深,富有藝術感染力。
“我是大自然的話語,大自然說出來,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間,然后又說一遍”把花比喻成一種“話語”,暗示了花在自然界完成一個循環(huán),然后再開始下一個循環(huán)的自然現(xiàn)象。
在這個比喻的基礎上來寫花開花謝就十分奇獨特又十分微妙,富有情韻。
作者不滿足于一種比喻,接連將花比喻成“從蒼穹墜落在綠茵中”的星星、“冬將我孕育;春使我開放;夏讓我成長;秋令我昏昏睡去”的“諸元素之女”、“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婚禮的冠冕”“生者贈與死者最后的祭獻”,有實,有虛,有想象的景象,有實在的物品,非常密集、非常形象。
作品的下半部分變換了寫法,改為敘事性的:“清早,我同晨風一道將光明歡迎;傍晚,我又與群鳥一起為它送行”,“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的描寫,把花擬人化地寫活了?!拔椅⑺瘯r,黑夜星空的千萬顆亮晶晶的眼睛對我察看;我醒來時,白晝的那只碩大無朋的獨眼向我凝視”則是靜的描寫、繼續(xù)擬人化地刻畫?!扒f顆亮晶晶的眼睛”與“那只碩大無朋的獨眼”映襯下的花更是光輝燦爛,無比美麗。
末尾的段落“我飲著朝露釀成的瓊漿;聽著小鳥的鳴囀、歌唱;我婆婆起舞,芳草為我鼓掌。我總是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我從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是概括性的,但還是保持詩的想象、詩美的表達,將花的品格自然升華了。
結句“而這些哲理,人類尚未完全領會”是超越人們意料的大白話,卻是天才的警句,思想與哲理的寓意非常深刻,讓花說出來,有花的嘆息、花的埋怨、花的提醒。
作品中多姿多彩的“我”就是不斷變幻的花的描畫。
也許《花之歌》并不突出體現(xiàn)紀伯倫散文詩的主要風格與特色,但作品以抒情與哲理的交融完成了花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向往光明,與萬物和諧的形象塑造,在深刻思想與哲理
表現(xiàn)方面,卻那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