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曉平
劉姥姥——《紅樓夢》中不可缺少的小人物
汪曉平
我曾經(jīng)深入地讀過《紅樓夢》三次,因為是名著,報刊上一直評論如潮,另外加上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作為普通百姓的我一直未敢對它有任何評議。
今天就整部《紅樓夢》書而言,我感觸最深的是劉姥姥這么個不起眼的底層人物,在其中卻是不可缺少的,曹雪芹因為構(gòu)思這么一個被富貴家族常常取為笑談的布衣而使整部《紅樓夢》的人物變得多樣化,名著才因此變得完美。
劉姥姥帶著板兒一進大觀園,本因貧困所逼,繼而想多捎點財物回去,此乃人之常情,鳳姐豈能不知,但她一見面就話里含刺:“親戚家不大走動,都疏遠了,知道的說你們棄厭我們,不肯常來,不知道的‘小人’還只當(dāng)我們眼里沒有人似的!”這其中的“小人”指的是誰眾人不言而喻,劉姥姥心里又豈能不知,但她依然眉開眼笑地回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您老拔一根寒毛比我們腰還壯呢!”但此言越發(fā)讓鳳姐瞧不起,面對如此不會拐彎子的“鄉(xiāng)巴佬”,當(dāng)下里鳳姐只是笑而不睬,心里暗暗打定主意要好好修理她一番。
于是劉姥姥二進大觀園,鳳姐和鴛鴦商議定了,特地拿一雙象牙鑲金的筷子給她,又故意揀一碗一兩銀子一個的鴿蛋放在她面前,直叫劉姥姥雙手不聽使喚,好不容易撮起一個,才伸著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滾在地下,正要去揀,早有人揀了出去。至此劉姥姥已讓眾人笑得前翻后仰。
一系列的笑話直讓賈府之人樂趣不已,劉姥姥成了他們開心取樂的笑料。而劉姥姥似乎也像演戲的小丑,賣藝要飯的小角色,專逗人開心,之后她也滿心歡喜地帶著打賞的財物而去。假如劉姥姥從此和賈府沒了音信,則劉姥姥在整部書中毫無光彩,恰恰是賈府被抄,眾親戚唯恐避之不及,逃的逃躲的躲,劉姥姥卻不顧被牽連的危險,依然知恩圖報地來了,一見骨瘦如柴神情恍惚的鳳姐,心里禁不住悲慘起來,直哭得淚水淋漓:“我的奶奶,怎么病到這個份兒,我怎么不早來請姑奶奶的安??!”
至此劉姥姥是賈府落難之后,不顧自家人的強烈反對,唯一以身家性命來相救賈府的最窮親戚,繼而她成功地將巧姐兒“引渡”至鄉(xiāng)下,使賈府之人避免了更大更多的災(zāi)難……
讀到這里,劉姥姥這么個原本很不引人注意的糟糠之婦人直讓我們在為賈府之人無限凄慘悲涼之際,心里多少有了一些溫暖和沉思。
翻遍《紅樓夢》全書,有關(guān)劉姥姥的出場和描述寥寥無幾,但恰恰是這些微乎其微的文字,將一個原先在富人眼里視為笑料其本身卻敦厚樸實又不忘本甚至大義的劉姥姥刻畫得淋漓盡致,她不愧為中國最傳統(tǒng)最基層的勞動百姓的形象和本色。也正因為這個劉姥姥,讓整部名著更加生動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