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荔卡
愛就不問值得不值得——張愛玲故居感懷
⊙彭荔卡
北方六月,是最適合著旗袍的時光。藍天白云下,湖水棧橋旁,搖曳生姿的旗袍美女們成群結(jié)隊向鏡頭走來,百湖“首屆旗袍文化節(jié)”像倒映水中的油紙小傘,絢爛綻放。今日的朋友圈,被旗袍刷屏。
朋友圈中,一篇與旗袍有關(guān)的文字與眾不同。那是說張愛玲的。
無疑,說到旗袍,張愛玲是最典型的代言人。然而,這篇文章的觀點,才是引起我感慨的原因:你只看到張愛玲的悲慘,卻不曾看懂她的高級。真是心有戚戚焉!前年在上海,去了張愛玲故居后,在朋友圈發(fā)了一段文字,對于她的晚景和離世,恰和此文看法相同。
靜安寺常德路195號,愛丁堡公寓。現(xiàn)在叫常德公寓。這座歐式小樓依然留著舊時光的氣質(zhì)。朋友帶我來這里的咖啡小筑,既是久別敘舊,又可體驗舊時光里滟滟的波痕。小小的時光島,再現(xiàn)張愛玲作品的文藝情調(diào),客人不算少,卻安靜得聽得見流光從咖啡桌上從留聲機上走過的足音。高冷的張愛玲,在我的想象中,始終保持旗袍的矜持,微揚著下巴,對紅塵浮世略有似無地一瞥,便從筆下生出一章又一章的悱惻黯然,一節(jié)又一節(jié)的情愛箴言。
這靜靜的愛丁堡公寓,在我的眼里,卻是自結(jié)的繭房,一旦抽出絲來,便是細細長長纏纏繞繞,憂思無盡。幽幽的繭房,一從被愛打開了窗子,飛出的蝴蝶也許飛上桃花的枝頭,也許跌落晦暗的塵埃。張愛玲,我品著一杯自磨的藍山,也品著你已逝未逝的前世今生。
心里默念著:上海常德路195號。常德公寓。張愛玲故居。
她先后在這里居住了6年多。在這里結(jié)識了她為此卑微到塵埃里的愛。在這里完成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幾部作品。
張愛玲晚年在美國的公寓里去世后,多少人感慨她言愛一生,卻晚景凄涼,告別這個冷漠的塵世時,竟沒有一人陪在身邊,直到一周后才被偶然發(fā)現(xiàn)。
而我看此事則有不同。依著張愛玲的個性,她是寧愿獨往獨來的。寧愿享用寂寞,也不落入凡俗,即使前方是天國,她也清醒地選擇一個人走,如果沒有愛在身邊,其他的人在與不在,于她都沒有意義。絕非物質(zhì)條件不允許。
咖啡屋里掛了好幾幅張愛玲的肖像畫,風格各不相同,眉宇之間,我看到,滿滿的都是落寞。盡管周遭都是她的書,那些愛的故事綿長,那些愛的風煙飄蕩,那些愛的格言虐心。
我想起舒婷說,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
女人最高級別的自在,是忠于自己靈魂的坦蕩。
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張愛玲
真正的世外桃源不在任何地理位置,它只在你心里——張愛玲
后記:公眾號整整擱淺三個月了。這是間隔最長的一次。朋友們時有在對話框里提醒,希望看到內(nèi)容更新。其實我從未忘記這里,卻一直沒能回來打理,奈何!這篇有關(guān)張愛玲的帖子,早在6月旗袍節(jié)期間就有意回來編輯,卻終是又遲延了一個多月。昨天子夜沖了咖啡,貓咪陪在身邊,牽?;ㄊ卦诖扒?,夜色迷離。待點擊發(fā)表按鈕時,已是凌晨一點半鐘。今天外出參加活動歸來,帖子點擊已逾千,留言30余條,心中感動!朋友們,謝謝你!有你們在,歲月靜好,時光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