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燦
波士頓洛根機場靠海。在附近的肯尼迪總統(tǒng)圖書館旁的海邊漫步,會看到巨大的飛機掠過海面降落時,海鳥與之嬉戲的美妙場景。
每有飛機掠過,都會情不自禁地仰望其巨大的身影,腦海里幻想著自己自由地翱翔天地間的健美英姿。飛機遠去,眼睛里一派空茫,但耳畔必回響著陳毅的兩句詩:“不因鵬翼展,哪得鳥途通?”
不過,看人造大鵬起起落落多了,又有點疑惑:展鵬翼,通的真是鳥途么?
飛機要在預先確定的航線中飛行,這點與鳥類遷徙時,沿固定的線路飛行類似。但飛機的飛行,是天地間多方合作的結果。飛機不僅自己飛,還能帶人載物飛。飛機之飛,雖然不自由,不敢也不能自由飛,但能量巨大。鳥之飛,不過是形單影只的個體行為而已。鳥飛自由,但與不能自由飛翔的人造大鵬相比,真如蜉蝣之于滄海,太微不足道了。
人之于自然,如同蘇軾所言,真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太弱小無力了。要強大有力,不僅不能過度強調個體自由,而且還可能要犧牲一些個人自由。說“人心齊泰山移”,講“團結就是力量”,本意便在于此。
愿意自生自滅,不妨追求絕對的自由。愿意看到窮盡一己之力不可及的風景,就不能那么自由自在,就必須有所犧牲。期望攀上個人獨自無法達到的高度,期望到達個人獨自無法涉足的遠方,就必須借助他人的力量,借助集體的力量。
做不得不做的事,就是按規(guī)律辦事,早知早好。
(摘自《片景絲語》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