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宛 陵 圖/小菱歌
閑夢江南青梅味
文/宛 陵 圖/小菱歌
又是一年梅熟日,閑話江南夢幾時。江南之美,美在細膩溫婉。聽雨樓便坐落在這如畫煙雨中,方圓幾里,無人不知。聽雨樓每天都會有人說書,而每逢月末,樓主便會親自述說怪談傳奇。
從不露面的樓主也是大家臆測的對象之一,因為樓主講述的那些故事,實在太過真實。聽雨樓就像百鬼夜行時提的那盞燈,憑著一點微弱的光明,就能帶人窺探鬼魅橫行的世界。
那日,文淵坐在閣樓臨窗的地方。他一身普通裝束,脖頸處露出了一點翠色,隱約能看見刻了“圖”字的龍紋壁。
隨著三聲鐘鳴,閣樓所有窗戶都被關(guān)上,靜謐得只剩下人的心跳聲。
為故事開場的,是中央那一縷小小的燭光,溫暖又微弱地照亮了說書人的簾幕。隱藏在重重紗簾后的樓主似是輕輕笑了,聲音婉轉(zhuǎn)動人—“古語有云:山出梟陽,水生罔象,而木生畢方。絕云霄,負蒼茫的畢方一族是天空的寵兒。但是,我今天要說的,是關(guān)于畢方棄子的故事?!?/p>
雖然沒有鳳凰、金烏那么高貴的血脈,但畢方也是有翼族中能夠翱翔于天際的佼佼者。他們在成年那天會展開羽翼,到達比日月風云還要高的地方。
身為畢方族長之女的葉翎,就是被這樣教導長大的。葉翎有一個長她十歲的哥哥,然而這個天之驕子卻在一次意外中死去了。作為獨女,她承載了父母的全部希望。
葉翎從小就異常堅強。她知道,她每走一步,都有無數(shù)雙眼睛在注視著。慶幸的是,她天資卓越。無論是女孩子的織羽、吶歌,還是男孩子的射箭、凌空,她都是族中最出色的。族人都說這個孩子是上蒼給族長的寵兒,注定要飛到最高的地方。
可是,上蒼很快就厭倦了。葉翎永遠忘不了成年展翅禮上,她曾飛得那么高,仿佛只要伸手,就算是星辰都可以摘下來。但不知是誰躲在暗處,將一支箭射入她的羽翅,吃痛的她從萬丈高的頂點墜入深淵。
人也好,妖也好,從來都是心機叵測。當她醒來,看見父母眼中自己的倒影,芳華依舊,唯獨沒有了飛翔的翅膀。原來那支箭涂有劇毒,為了挽救她的生命,父親只好割掉她的翅膀。沒有翅膀的畢方,這一生都不可能再回到天空的懷抱,只能在骯臟的土壤里死去。畢方一族的生命那樣長,可是對于葉翎而言,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幾年后,再不能容于畢方一族的葉翎,開始在人間飄蕩。她花了三十年時間游遍大江南北,最終選擇停留在江南水鄉(xiāng),經(jīng)營一家客棧。
日漸相熟后,也會有鄉(xiāng)里鄰居閑聊問好,也有熱心大嬸憐惜她孤苦無依,想給她說一門親事,不過都被她回絕了。人們不會想到,這個看似不到十八歲的小姑娘,模樣周正的皮囊下,是一顆漂泊了一百五十年的心。
她在客棧里看慣了人來人往,相聚離別。偶爾和客人閑聊各自際遇時,才恍惚意識到自己也曾有翱翔于九州的翅膀。最后不過付之一笑,只能說,過去的真的過去了,不值一提。她這樣安慰自己,仿佛在江南梅熟時,無盡的煙雨里,真的可以緣斷情滅,前塵俱忘。直到她遇上那個人。
第一次見到那人也是在這樣一個雨天。她像往常那樣給客人添置茶水,偶爾聊些閑話。葉翎說自己喜歡故事,聽著別人的故事,自己也覺得溫暖。然而此時,那人突然抬頭看向自己。四目相對時,葉翎的心好像被撥動的琴弦,好久靜不下來。
“不會有溫暖的?!蹦侨四坏难哉Z,像是無情的宣判,“別人的際遇終究是別人的事。身為看客的你,既不能參與也無資格評論。路人的情愫,從來都是多余的?!?/p>
那時葉翎年輕氣盛,容不得自己為數(shù)不多的喜好被人詆毀,不由上前和他理論。那人極少說話,十問一答,或者裝聾作啞不說話。漫長的拉鋸戰(zhàn)一直持續(xù)到傍晚,大概那人被她叨擾得受不了,開口問的第一句就叫她驚得摔了茶碗。
茶碗里的水全都潑到了那個人的衣襟上,她慌忙替他擦拭時,看到他脖子上掛著的翠色龍紋璧,隱約顯露出一個“圖”字。
他問:“若我問你畢方一族之事,你可愿回答?”
故事說到這里時,窗外正下著雨?!吧成场钡挠曷暫臀輧?nèi)人的竊竊私語交織在一起,織成一幅鬼魅之夜的畫卷。樓主有意吊人胃口,頓了一頓,透過重重面紗看向了文淵所在的方向。文淵伸手摸向脖子上那顆冰冷的玉石,輕柔的動作里透露著敬畏。
看來我來對了啊。文淵心想。他習慣性地向身側(cè)看去,看到的確是張陌生的臉,才想起師父并不在身邊。文淵抬頭對上了聽雨樓主的眼睛,仿佛聽見命運的齒輪再度咬合旋轉(zhuǎn)。不過還是有那么一霎,他想,要是也能讓師父看見就好了。
那天過后,葉翎和那人就陷入了僵持。像對著破不開的棋局,明知旗鼓相當,卻沒人肯投子認輸。彼此都是來歷不明的存在,誰也不敢輕易踏出第一步。
最初都是旁敲側(cè)擊的試探。葉翎自認沒有設局的天賦,便干脆把那人當成空氣。心情不好就安靜喝茶,心情好時就和那人說些無關(guān)痛癢的話。那人也奇怪,日日都上門喝茶,既不逼問,亦不退卻。仿佛來葉翎這里喝茶,不過是像吃飯睡覺一樣正常的事情。
兩人各自背負著不能與人說的秘密,探究身世時都只能得到對方意味深長的笑容。相處久了自然也明白能說什么,不能說什么,反而難得的投緣。
時間久了,葉翎就天天提前溫水倒茶,專門留個座位等他來,初時的嫌隙反而忘得一干二凈。
倏忽過去許多年,葉翎才驚覺陪伴自己最久的人居然是他。他的眼睛像是上好的原石,通徹而空洞,帶著看透一切的滄桑和疏離。那人似乎也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相遇別離。給葉翎講述時,就像說著和自己無關(guān)的故事,看客的身份太過清晰。
葉翎最初不喜歡他這樣清冷,習慣之后反而覺出這清冷之外的深情—不過是不愿沉溺在傷感的故事里傷人傷己,所以故意裝得無情。
一天,家族中有人偶然來到云來客棧,一眼便認出了她。
當日她斷翅墮天是眾人親眼所見,此后,那些沒有被上蒼眷戀過的孩子,都以踐踏葉翎為樂。多可笑,以自由翱翔著稱的畢方一族,竟殘忍地剝奪別人的自由。
被同族一腳踩在地上時,葉翎覺得又回到了成年展翅禮那天。她只是想飛到更高的地方,卻偏偏有那么多雙手要把她拉到地獄盡頭。只是這一次,她連號啕大哭的氣力都沒有了。她閉上眼用斷箭抵住自己的脖子,至少自己還有選擇死亡的自由。利刃切入肉里,卻沒有疼痛。再睜開眼時,那人手中的弓弩已經(jīng)貫穿了族人的喉嚨,只留下沉默的尸體。那人想要撫摸她臉龐的手,在看到她滿眼驚恐時停滯在半空中。
良久后,那人自嘲般地笑了,笑容里是難得顯露的溫柔,“不會再有人知道你在這里了,放心。”
這個故事最后的畫面是,跪坐在地上的無助少女望著那人慢慢隱入陰影。葉翎無數(shù)次想,如果那時她沒有因為突如其來的恐懼退縮,這個故事會不會是不同的結(jié)局?
后來她關(guān)了客棧,開了一家說書的茶樓。她要求客人為她講一個故事,偶爾自己也會講故事。
她想,世間有無數(shù)相遇的故事,或許能與那人相逢于別人口中??墒撬犨^那么多故事,那人的身影卻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字里行間。
“這就是我開聽雨樓的原因?!敝刂睾熌缓蟮臉侵餍χf。滿堂看客卻把這當作詼諧的話一笑而過。
窗戶打開,茶館再次回到人間,那一點燭火營造的陰森蟄伏回黑暗中。等到所有人都離開后,只剩下文淵和樓主隔著簾幕遙遙相對。
“你覺得這個故事是真的嗎?”聽雨樓主笑著發(fā)問。
“真是個好故事啊。”文淵再次撫上脖子上的龍紋璧,避重就輕地帶了過去,“但故事就是故事?;蛟S冥冥之中另有深緣,但我可不是你故事里的那個人?!?/p>
“我知道?!睒侵鞑[了瞇眼睛,卻藏不住濃厚的霧氣,“妖活千年,人不過百載。就算這個故事是真的,那人也早不在這世上了?!?/p>
“那你還……”
“可這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或許我就是這個故事里的女孩,或許我不過是在講述別人的故事。但無論如何,我愿意為這個故事停留,這就足夠了。”她說得灑脫釋然,文淵反而不好再勸說什么。他看著眼前的人,突然覺得她和師父那么像??诳诼暵暥际莿e人的故事,可不知何時早就在故事里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告別時,樓主對他笑了笑,就像是無數(shù)次目送親人離開那樣,期待再見的笑容。她說:“謝謝你曾來過我的故事。山河浩渺,相逢有時。”
文淵其實不是很喜歡梅熟時的江南。綿綿不斷的雨下得太久,人的骨頭里都生出了倦怠,連揮手訣別的氣力都沒有,再好的故事都醞釀出了隔年的愁。然而,這一次,他卻難得地釋然了。
“師父?!蔽臏Y在心中默念道,“我替你見過葉翎了,她活得很好?!?/p>
離合悲歡,命途百轉(zhuǎn)。世間歷史都由“龍圖閣”中人記載,一如“文淵”這個詞代代相傳,是職責也是姓名。繼承了這個名字的龍圖閣使者,都在脖子上佩戴著刻了“圖”字的龍紋璧作為象征。
他們從接受這個名字開始,就不再作為個人而存在,只是為了記錄重大世事而奔波。不干涉事件應有的發(fā)展規(guī)律,這是龍圖閣使者最重要的信條。
文淵還記得到龍圖閣的第一天,師父給自己講述龍圖閣的規(guī)則。那時師父的眼神疏離冰冷,帶著看透一切的厭倦。可是他沒有想到,有一天師父會因為違背這些規(guī)則而死。
葉翎口中那人,也就是文淵的師父,最初只是為了記錄畢方一族的事跡才來到葉翎身邊的。對于龍圖閣而言,葉翎不重要,畢方不重要,他們的死活都只是歷史的一部分。龍圖閣只做見證,無須參與。然而多年孑然一身的旅人,在這個少女面前終究沒做到冷眼旁觀。
真愚蠢啊。為了一個被畢方一族所棄的無翼少女,不僅出手殺了畢方族人,還修改了龍圖閣的記錄,消去了葉翎所有的行蹤……龍圖閣從來不容這種僭越,被剝奪了“文淵”之名,還有什么資格活下去?
可是,那又如何?文淵站在雨后的天空下仰望東方,嘴角掛著笑意。想著師父和葉翎的際遇,也想著一面奉命追查葉翎,一面只想幫助師父保住故人的自己。
旅人也好,看客也罷,能夠相遇相識相知相守,真的太好了。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就像葉翎所說,山河浩渺,相逢有時。
葉翎說,謝謝你曾來過我的故事。山河浩渺,相逢有時。是啊,自從去年六月離開后,我終于又回到戀戀編輯部,編輯最愛的故事,在這些故事里留下我的痕跡。愿你在讀這篇文章時,看到九九久違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