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
燕伶歌
白澤
太平年間,百姓豐衣足食,長安街頭到處都是茶樓酒肆,許多落魄書生便寫志怪以養(yǎng)家,秦歌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秦歌是孤兒,自幼便輾轉(zhuǎn)寄居在各個親戚家,為了討好親戚們,他最擅長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所以他筆下的人物刻畫得尤為出色。他的故事無論涉及江湖還是朝堂,女主人公都是同一個名字—燕伶。
秦歌的書很快便在長安城中聞名。溫柔的燕伶、聰慧的燕伶、憂傷的燕伶……無論哪一種,都讓看書、聽戲者念念不忘。
世間精怪無數(shù),有因情而生也有因怨而生,燕伶則是受人追捧而生。誕生之初,她怕嚇壞秦歌,便小心地隱藏身形。她看著秦歌日日奮筆疾書,也看著他從名不見經(jīng)傳的窮書生變成長安城中首屈一指的寫書先生。
許多媒人為他說媒保親,但他一概拒絕。被拒絕的人家見他如此不識抬舉,便紛紛起了詆毀之心。先是有人罵秦歌抄襲了自己的書,還列出了種種所謂的證據(jù),雖說秦歌立刻出面反駁,但世人更喜歡看天才從神壇掉落。一時間,秦歌被文人所不齒、被世人所輕賤。
那段時間,秦歌每晚都會飲酒痛哭,原本喜愛寫故事的少年,如今卻連紙墨筆硯都怕看見。燕伶心如刀割,終是現(xiàn)出了身形。
秦歌見家中憑空出現(xiàn)一個貌美如花的姑娘,嚇了一跳。燕伶坦白身份后,秦歌便一點也不怕了,他寫出來的姑娘斷不會傷害他的。讓他感動的是,當所有人都厭棄他時,燕伶一直相信并鼓勵他。
有燕伶的陪伴,秦歌漸漸鼓起重新寫故事的勇氣,寫完就給燕伶看,兩人相依為命,過得很是悠哉??赡切┫矚g秦歌的小姐,還有嫉妒他才華的書生,聽聞秦歌不僅沒有心灰意冷反而有佳人在側(cè),便越發(fā)憤怒。他們想方設(shè)法給秦歌找茬,甚至去騷擾燕伶。
燕伶雖是妖,卻無半點法力。秦歌想保護她,便咬牙承認了抄襲,希望可以求得一息安寧。人們聽聞此事,紛紛痛悔買了他的書、聽了他的故事,甚至還有情緒激烈者跑到他院前用惡毒的言語詛咒他。燕伶不忍看他再受委屈,便提議兩人離開長安,尋一處了無人煙的地方相伴終老。她知道,如果秦歌在長安待下去,終將承受不住謾罵而崩潰。
然而沒了世人對秦歌文章的追捧,燕伶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待兩人終于尋到隱居之所,燕伶的神魂已瀕消散。燕伶深感抱憾,她無法伴他終老,也無法幫他證明清白。
秦歌不愿失去燕伶,于是放棄了來之不易的安寧,重回長安。他繼續(xù)寫新故事,技巧、結(jié)構(gòu)一反當年,是全然不同的風格,讓他人根本無法跟風模仿。這一次,他無意獲利,每日站在街上寫,寫完就張貼出來給眾人看,重新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后來,此事上達天聽,皇太后也很喜歡他的故事,便替他昭雪沉冤。壞人得到懲罰,世人心生愧疚,秦歌說,我不要功名利祿,只希望大家真心喜歡這些故事。世人皆道秦先生寬容大義,唯有秦歌知曉,他所有努力都是為了與燕伶重逢。無論多久,他都會等她歸來。
其名出自山海經(jīng),可使人逢兇化吉的雪白神獸一枚。不求福澤天下,但求一世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