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如
資本財VS消費財
◎劉憶如
我永遠都記得一個故事。朋友開了一家高爾夫球練習場,一天跟幾個客人在聊天,談到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過,他看著高爾夫球場笑著說:“你看,這些球被客人那么用力地打出去,然后再掉到草地上被弄臟。它們已經(jīng)不再是新的高爾夫球,但我只要把這些球撿回來,就可以繼續(xù)租用賣錢,而且租金并不會因為高爾夫球被折損過而降低,然而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個道理。”
這些高爾夫球?qū)ε笥褋碚f,就是他的資本財。把錢花在資本財上就是指把錢投在可以再生財?shù)呢斘锷?,對企業(yè)來講就是土地、廠房、機器設(shè)備等,對個人來講,買房子、出租、買股票和買黃金都算。然而,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忙著把辛苦賺來的錢花在消費財上。
一位知名的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曾說過:“辛苦賺來的錢不要花在消費財上,而是要花在資本財上?!?/p>
什么是消費財?什么是資本財?
用最簡單平實的話來說,消費財就是把錢大把大把地花在“有去無回”的事情上面?;ㄥX的時候很舒服、很快樂,但是這些錢只要一花出去,就無法完整地拿回來,甚至不再回來。比如,女性朋友經(jīng)常會把錢花在化妝品、衣服、名牌包包上,或是為家里買大大小小的日用品、裝飾品;而男性朋友則會把錢花在3C商品、車子或手機上。
資本財則是把錢拿來當成可以再生財?shù)墓ぞ撸热绨彦X拿來購買可以生產(chǎn)的機器設(shè)備,投資買股票、基金和房產(chǎn),或者是把錢拿去充實自己,讓自己在職場上更具競爭力。
善用資本財可以不斷地幫自己賺錢回來。大家如果到過香港,可能都知道高峰時間很難打到出租車,香港卻流行一種新的投資方式,就是炒作出租車牌照。全香港只有1.8萬張出租車牌照,已經(jīng)很久沒有發(fā)新的牌照,因此有不少人買牌照再租給出租車司機,還有人大手筆連買500張牌照。
一位25歲的年輕人以38.7萬美元的價錢買下牌照,然后將牌照出租給司機。他只準備了兩成首付款,其余的貸款就靠司機每月交給他的牌照租金支付。不過,高獲利也代表高風險,香港牌照市場沒有制度,也沒有規(guī)范來約束。無論如何,司機每個月都要幫這位年輕人交牌照的貸款,這位年輕人的確創(chuàng)造了資本財。
現(xiàn)在是個物質(zhì)豐富的消費時代,辛苦賺的工資千萬不要一到手就買買買。在這資本創(chuàng)富的年代,創(chuàng)造資本財,精省消費財,你也能把錢變多。
(摘自《用死薪水賺大錢》中信出版社 圖/千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