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墨
口頭禪透露了啥
◎ 知墨
很多人都有口頭禪,這些口頭禪因為帶有很濃的個人色彩,會反映出個人的情緒和說話的意圖。
很多人的口頭禪是宣泄式的,中國人十大口頭禪中的“隨便”“不知道”“郁悶”“我暈”“神經(jīng)病”就是這個類型。
有些人干脆把臟話當作自己的口頭禪。這種人往往不是很樂觀,做不好事只會抱怨運氣不好或是從別人身上找原因。
有的人的口頭禪就很積極,像是“真好”“不錯”之類的。這類人天性樂觀,即使是不好的事情,他們也會從另一個角度做出好的解釋。
口頭禪是假設式的“如果……就好了”這一類的,說明這個人行動力不強,而且總是改不了,老在做重蹈覆轍的事。另一方面,這樣的人心很軟,也總對未來抱著美好的憧憬,這導致他們很容易受騙。
喜歡說“實話告訴你”“說真的”的人總是強調(diào)自己話里的真實性,怕別人不能信任自己,別人的誤解對他們會造成比較大的傷害。他們急于獲得別人的認同,因此常給人急躁、急于求成的感覺。
說話的時候用很多“然后”“嗯”這樣的連接詞,說明這個人說話的邏輯性不強,做事情一般沒有什么章法。如果是本身很有邏輯性的人變得需要用“然后”“嗯”這類的連接詞才能繼續(xù)自己的話語,那就說明有某些事情破壞了他的平靜,也就是說他可能在說謊。
一位大學老教授因為兒子被卷入一個案件中被FBI問詢。在與探員對話的時候,老先生還算平靜,并且表示與自己的兒子已經(jīng)失去聯(lián)系很久了,所以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在哪里。
然而,探員依舊注意他的動態(tài),并且找到他的學生詢問一些問題,接著老先生再次被問詢。這次探員找到了一些作案人員被同伙滅口的資料,老先生終于松口表示愿意兒子來自首。
為什么探員知道老先生有兒子的信息?因為在他們的第一次問詢中,老先生很多次用了無意識的語氣詞和連接詞,他的學生能證明他沒有這樣的習慣。什么東西會讓一個當了多年教授的人失去邏輯性?答案就是他知道點什么。
(摘自《別讓你的眼神出賣你》人民郵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