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濤
橋是自古以來人類不可缺少的事物,幾千年來人們寄情于橋上:小橋,有溫馨感,正所謂“小橋流水人家”;大橋,有宏偉感,“似霓虹飛架”。橋與人們的思想融合起來,有形的橋里蘊藏著人們的思想,人們的心里也蘊藏著無形的橋。
古人傳下來的文獻(xiàn)古籍、定理公式是橋。歌德有一句話:“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碑?dāng)我們讀一本書時,就能與書的作者進(jìn)行一次交談。書就是一座橋,作者與你隔著萬水千山,相距千百年,仍能把思想通過書傳遞給你。孔夫子距今已兩千五百多年,但《論語》的智慧光華仍照耀著兩千五百多年后的人們。還有那些前人探究出來的定理公式,我們至今還在學(xué)習(xí)和使用:比如數(shù)學(xué)家阿基米德提出的求球體體積的公式,牛頓提出的關(guān)于力學(xué)的三大定律,這些不都是橋嗎?這是縱通古今、交流智慧的思想之橋。
有一句話說,溝通是心靈之橋。沒有溝通,人與人就像海上的一個個孤立的島嶼,各自封閉;但有了“溝通”這座“跨海大橋”,各個島嶼間互相交流,互通有無。一個人對對方的行為起疑心,也就是產(chǎn)生誤會之后,沒有溝通,兩個人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深,使關(guān)系決裂,甚至反目成仇。這時,只要好好溝通一下,誤會和矛盾頃刻間便會化為“玉帛”。這不是橋嗎?這是互相了解、互相信任、化解誤會的心靈之橋!
堅定的意志也是一座橋。當(dāng)我們面對重重困難、萬般棘手的問題時,這些困難與問題就好像是洪流。這時要以人的意志、信念為橋梁,來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紅軍長征時要從四川東部走到四川西部,必須渡過大渡河。河上只有三艘船,其他都被國民黨駐軍毀了。紅軍用三艘船往對岸渡了一個師之后,覺得速度太慢,改從瀘定橋過。瀘定橋前半段的木板已經(jīng)被國民黨駐軍卸下,只剩下光溜溜的鐵索。勇敢的紅軍抱著舍生為天下的意志和革命必勝的信念,面對水流湍急的大渡河,毅然從鐵索上吊著爬過去。國民黨大軍趕到,用槍對著橋打,又放火燒了橋上的木板,還調(diào)用南京派來的轟炸機轟,可是紅軍以堅定的意志成功渡過了橋,順利進(jìn)軍川西。
在飛奪瀘定橋中,紅軍必勝的信念支撐著他們?nèi)〉昧藙倮?。在大渡河的慘敗的橋上用意志和信念架起了一座心橋,什么也摧毀不了它。紅軍長征路漫漫,何嘗不是一座由信念搭起的橋呢?意志與信念是一座永不垮塌的精神之橋。頭可斷,血可流,意志是絲毫不能撼動的!
人類創(chuàng)造了有形之橋,也在無意中建立了無形之橋。無形之橋成為了人們的心靈砥柱。這與有形之橋不同,無形之橋與精神共存,只要還有人繼承精神,它就是無法摧毀的。它是人類手中的利劍,能夠削鐵如泥,我們應(yīng)該利用它,用無形的橋開拓全人類的事業(yè)!
【評點】
作者從“橋”這一物象入筆,切入點小而微妙,從有形的橋?qū)懙綗o形的橋,貫串古今,并采用喻證法,從歷史文化、人際關(guān)系、革命偉績?nèi)齻€方面分別論證,化抽象為具體、化艱深為淺顯、化枯燥為生動,使三個方面絲絲入扣,渾然一體,充分證明無形之橋在人類發(fā)展過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皹颉边@一物象從具體到抽象,足見作者嚴(yán)謹(jǐn)有力、收放自如的寫作思維。
芳 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