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英國文學教授弗蘭克·克默德說:床頭的鐘,發(fā)出的響聲是“滴—滴”,我們的大腦,卻堅定地認為聽到的聲音是“滴—答”,為什么會這樣?“這是因為,我們對開頭、更對結(jié)尾上癮。我們除了看到時間的流逝之外,還把滴和答之間的間隔……填上一個具有意義的過程?!弊骷谊懘合榧词侨绱?,唐宋元明清上千年的歷史滴答,都濃縮在他的筆下。
他的新書叫《筆記的筆記》,書如其名,是他在閱讀前人筆記后,記下的筆記。集結(jié)在一起,就有了這本隨筆集。
陸春祥是作家,也是一位資深報人。他1961年出生,大學讀的是中文系。畢業(yè)后,在浙江桐廬當過中學教師、縣委宣傳部的干事,然后進入當?shù)貓笊?。從桐廬到杭州,從《杭州日報》的評論員一直做到華媒控股的監(jiān)事會主席。
作為作家的他,擅寫雜文,以陸布衣為筆名,已經(jīng)出版過《新世說》《新子不語》《病了的字母》《樂腔》《焰段》等數(shù)本雜文隨筆集。其中,《病了的字母》獲得過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優(yōu)秀散文雜文獎,著名學者葛劍雄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如果讓觀點和思想插上藝術(shù)的翅膀,它們的影響自然更大,生命力自然更強……《病了的字母》無疑是一個比較好的探索?!?/p>
《筆記的筆記》與之前的雜文相比,顯得更藝術(shù)和更個性化。這些年,陸春祥閱讀了《西京雜記》《搜神記》《博物志》《北夢瑣言》《涑水記聞》《萬歷野獲編》《歸田瑣記》等漢魏以來的文人筆記,“只是歷代海量筆記中之一粟,但各種碎石和金子,迎面撞擊”。劉義慶、李德裕、司馬光、陸游、邵伯溫、趙翼……近百位歷史人物的影子,映在文字上,輪番向陸春祥走來。從這些影子身上,陸春祥看到了漢魏六朝人的灑脫隱逸、唐人的恣意任性、宋人的淺吟低唱、元人的自得其樂、明人的圓轉(zhuǎn)自如、清人的老練深沉。
與板著面孔的正史相比,筆記不裝又有細節(jié),趣味橫生。筆記中的蘇軾真實到可愛。在《蘇軾計劃用錢》里,陸春祥記錄蘇軾每月初取4500錢,分成30包,掛在屋梁上,每天早上,用畫叉挑下一包,就將畫叉藏了。如果當天的錢沒用完,就用另外的大竹筒裝好,用來招待客人。《蘇軾考試也作弊》《蘇軾也喜歡拍馬》里,則把這位大文豪拉下神壇,記錄了他的樁樁糗事。
除了人物軼事,《筆記的筆記》內(nèi)容駁雜,涉及典章、物產(chǎn)、王朝興廢、制度沿革等。陸春祥用一種現(xiàn)代人的視角,以通俗易懂、輕松幽默的文筆,解讀古人古事,娓娓道來,或令人捧腹,或發(fā)人深省。
筆記野而散,說實話并不好讀,太小、太細、太碎、太煩。陸春祥自嘲是“螞蟻啃骨頭,老牛拖慢車”,慢悠悠地讀,絕不敢求快。讀時要心無旁騖,安靜自在,因此總選在清晨。日積月累,終于把“一地碎銀,積碎為整”,先是2013年出版了《字字錦》,2015年又出版了《筆記中的動物》,都極受歡迎,和這本《筆記的筆記》一起,成為陸春祥近年的“筆記新說”系列。
在這個熱時代里,《筆記的筆記》填滿了洞見和發(fā)現(xiàn),一個個冷知識的背后,都是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