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京 民
自覺同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作斗爭
文/京 民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的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強調了同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作斗爭問題。他說,領導干部嚴格自律,要注重自覺同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作斗爭,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人管起,從最近身的地方構筑起預防和抵制特權的防護網。(2月14日《人民日報》)
在我們的社會生活和干部隊伍中,有沒有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回答是肯定的,不僅有,在有些方面和有些人身上,甚至還非常嚴重。
所謂的特權思想,是指在政治上經濟上超越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欲望。凡是手握公權者,都有產生特權欲望的可能。如果特權思想泛濫,一些人就可能把法律賦予的公共權力私有化、經濟化、關系化,進而滋生腐敗和不公,損害社會肌體和人民大眾的利益。
所謂的特權現象,是指特權思想的實際行動和具體表現。比如過度的職務消費、擴大的等級待遇、權力的私用濫用、崗位的灰色收入、背后的潛規(guī)則、隱蔽的特殊利益等。特權現象之所以屢禁不絕,是因為每個權力的掌握者,都可能產生超范圍、超規(guī)格的欲望。
放棄和抵制特權,能夠彰顯偉大的品格。前不久看到一條消息,湖北武漢的一位廳級干部,退休后20年中,只用過3次公車。他說:“公家的小車,是用來工作的。我沒給單位辦事,憑什么要用車?”在他看來,曾經的官位和貢獻,都不是自己享受特權的依據和理由。不占公家便宜,不計個人得失,這位82歲的老共產黨員,踏踏實實地做著“勞動人民中的普通一員”。
另一方面,特權也是腐敗的通行證。河北省北戴河供水總公司原總經理馬超群,利用手中掌握的權力和資源,瘋狂地索賄受賄。無論是誰,“不給錢就不通水,給錢少了就斷水”。他就是憑著這種近似“黑社會”手法,無法無天,斂財過億。不僅把自己送進了監(jiān)獄,而且還成為全國“小官巨貪”的典型。
在《中國共產黨章程》的第一章中,就有明確說明:“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guī)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弊⒁?,這里說的,是“所有共產黨員”,無論你是哪級干部,無論你有多大權力,都“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90多年來,我們黨也正是依靠這一條,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人們常說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那這個制度的籠子又在哪里?其實,所謂制度的籠子,就是法治、民主和監(jiān)督。一是要堅持依法行政,違法必究,任何人都不能凌駕于法律和紀律之上。二是堅持不搞家長制。對于任何的決策和分配,都必須經民主程序決定。三是堅持全面監(jiān)督,從不同的角度盯住權力、管住權力,預防權力從籠子里鉆出來。
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要注重防范被利益集團“圍獵”,堅持公正用權、謹慎用權、依法用權,堅持交往有原則、有界限、有規(guī)矩。
每個掌握權力者,都可能遭到“圍獵”。而且權力越大,“圍獵”者越多。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圍獵”者也在不斷地變換戰(zhàn)術和手法。你喜歡什么、需要什么,他們就提供什么。你的弱點在哪里,他們就從哪里進攻,直等到把你俘虜,就可以任意擺布。
所以,在同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作斗爭的過程中,自覺最重要。自覺才能保持清醒,自覺才能時刻警惕,自覺才能立于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