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三
在印度開車
◎ 沈三
每一個來印度旅行的人對這片神秘古老國度的第一印象,一定不是印度兩河流域的文明或自然山川的秀美,而是這個國家道路交通的混亂。
你肯定很難相信,在這樣一個汽車大國里,大多數(shù)汽車是沒有倒后鏡的。因為印度的馬路很多都是“雙車道”的,一來一去,不僅不分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而且在道路兩邊還有望不到邊的占道擺攤的小販。
車當然都很一般,沒什么好車,大多是印度塔塔公司生產(chǎn)的微車,也時常見到日本鈴木牌的車。車和車幾乎擠到了一起,還有各種摩托車、自行車、牛車、駱駝車,甚至是大象……沒錯,就像在中國的視頻網(wǎng)站上經(jīng)??吹降摹坝《劝⑷_掛”視頻一樣,一輛摩托車上馱著一大家子人,所以荒誕感特別強。
在印度的道路上,會發(fā)生各種神奇的事。印度沒有城管,小攤販到處都是,百貨攤擺在人行道上;公共汽車沒有門,隨時可以停下來上人;三輪車夫在大街小巷歡樂飛馳;人們公然在大街上洗澡;神牛站在街心巋然不動;城市天天趕廟會般熱鬧,即興召集起來的示威游行隊伍或往恒河邊抬尸體的隊伍、祭祀的隊伍呼嘯而過。
如果你的汽車有倒后鏡,在印度幾乎是無法行走的,你也會因為占用了過多的道路資源而自責。因為為了讓你的車可以通過,左右還得額外各騰出20厘米的空隙來。
在大部分印度的汽車買家心中,性能和安全配置都不會特別重要。即使像鈴木馬魯?shù)?00(奧拓印度版)這樣的小車,在印度的高速公路上也會以14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飛馳。由于印度的司機開車都特別猛,會車也很少減速,兩車往往是真正的“擦身而過”,所以如果有倒后鏡,反而開不出這樣的境界。
印度交通“亂”的另一個原因,是公路路況奇差無比。在印度,鐵路網(wǎng)絡相對來說是更發(fā)達的,大部分印度人在跨越邦際時,都會選擇乘坐火車。所以相對于鐵路,印度的公路交通,尤其是跨邦際的道路的路況會比較差,特別是農(nóng)村地區(qū),漫天飛揚的灰塵對于游客來說會是一種折磨。
印度街頭的汽車有許多被撞得七凸八凹、遍體鱗傷、渾身油垢,車主也懶得維護。汽車、飛機、空調(diào)、電視機什么的都是臟兮兮的,開著奔馳固然令人刮目相看,但它們的本相從來沒有被遮蔽起來,奔馳不過是一個工具,誰會成天把工具擦得亮堂堂地供著?臟兮兮的汽車說明它盡職盡責。
(摘自《南都周刊》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