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張悅然:過一種“危險的文學生活”

      2017-11-23 13:29:02劉遠航
      中國新聞周刊 2017年41期
      關鍵詞:張悅然新聞周刊小說

      劉遠航

      “我給大家留下的似乎還是一個比較積極穩(wěn)妥的正面形象,但這些年來,

      我并沒有捍衛(wèi)或者扮演這樣的形象?!睆垚側贿@樣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道,

      她覺得自己不適應這一切?!笆昵暗臅r候就進入名人的生活,

      不斷拋頭露面,特別像是一種流水線的感覺,這種生活讓我感到乏味?!?/p>

      于是,她開始尋求自我決裂,并且開始建立一種新的文學和生活的秩序

      張悅然

      每周二,作家張悅然都會去中國人民大學,給本科生講授影視改編課程,與作家班的學員討論分析各自的小說作品。每次備課,她都有些如臨大敵,常常在咖啡館里待上一整天。自從2012年被聘為寫作班的講師,教書便開始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

      在許多場合,她偏愛黑色的穿著。人們偶爾也會在她的帆布包上發(fā)現(xiàn)糖果的圖飾,那代表著她純真爛漫的一面,但現(xiàn)在,成熟是她給人的第一印象。

      總有人覺得她的生活過于完美,少年成名,諸事順遂,但只有張悅然自己知道,內(nèi)心的焦慮無法被外界的贊譽和誤解抵消。開始的時候,純美的想象與毀滅的激情同樣吸引著她,促使她將文字變成感知一切的方式。但在名利的托盤不斷加重之時,她卻選擇后退一步,從喧鬧的盛宴中起身離席。

      “我給大家留下的似乎還是一個比較積極穩(wěn)妥的正面形象,但這些年來,我并沒有捍衛(wèi)或者扮演這樣的形象。”張悅然這樣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道,她覺得自己不適應這一切?!坝袝r我會覺得,十年前的時候就進入名人的生活,不斷拋頭露面,特別像是一種流水線的感覺,這種生活讓我感到乏味?!?/p>

      此后數(shù)年,她辦雜志,進入大學教書,寫短篇小說,生活的圖景仍在不斷延展,寫作的秩序也更加穩(wěn)固。2016年,《繭》的出版為她贏得了廣泛的贊揚,被認為是同輩作家中難得的突破之作,也讓人們看到了不同于前輩作家的講述歷史的方式。這部長篇小說在情感的迷宮中呈現(xiàn)出時代與記憶的回聲,而不久前,她剛剛出版了新作《我循著火光而來》,一系列中短篇作品則讓讀者從那些孤獨個體的掙扎與自救中窺探到了現(xiàn)代生活的精神裂痕。

      “我們”的決裂與重建

      2008年,曾經(jīng)被稱作青春文學“三駕馬車”的韓寒、郭敬明和張悅然在出席新概念作文大賽十周年紀念活動時,重新坐在了一起。三人都成名已久,韓寒和郭敬明更是公眾的焦點,常常處在輿論的中心。相比之下,張悅然顯得安靜很多,她已經(jīng)一年多沒有發(fā)表新作品。

      兩年前,一向以安靜溫和示人的張悅然曾在博客中撰文,將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年輕作家稱為文化標本、商業(yè)手段和娛樂道具?!拔覀冎校欠裼腥苏娴牟煊X,這是一條與文學、與我們最初的夢想南轅北轍的道路?”在文章中,她這樣寫道。

      因為種種原因,她與同輩的寫作者被貼上了共同的標簽,但在她看來,那并不能稱為一種文學意義上的“我們”。此后,她開始從這條喧囂的道路上抽身,并試圖重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文學生活。

      2008年起,張悅然開始主編主題雜志《鯉》,聚集了周嘉寧、顏歌等青年作家。這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團體組織,她澄清道,這只是一個松散的文學“朋友圈”。雜志不定期出版,每一期都規(guī)定了一個寬泛的主題。除了周圍青年作家的新作之外,《鯉》也會將視野放寬,對國外同輩的作家作品進行譯介。

      除了做雜志,張悅然仍然在堅持寫短篇小說,打磨技藝,尋找新的思路。新作常常在《鯉》上發(fā)表,幾年下來,也積攢了十幾篇。她像是一個不斷熱身的長跑運動員,直到長篇小說《繭》發(fā)表之后,人們才忽然發(fā)現(xiàn),她一直都在堅持,為了一個更加長遠的寫作計劃而不斷準備?!霸瓉硭环矫嬖谑膛ǘ?,一方面在栽植大樹。”青年小說家雙雪濤在一篇文章中這樣評價。

      如今,原本熱鬧的“80后”很少被人提及,許多當時出道的作家也已經(jīng)轉行,成為傳媒公司老板、文化記者,或是導演、學者,堅持寫作的人仍在,但遠沒有那時候熱鬧。十年之后,一度淡出大眾視野的張悅然卻憑借新近出版的多部作品而不斷進入討論的視域中。

      “但我們不能因為有些人后來不寫了,便去批評他們。堅持寫作需要長久的耐力,但終歸是一個人的事情?!彼@樣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道。

      “童年丈量出了后來的距離”

      曾有記者提到山東,想要問張悅然回去時的感受,她卻打斷了對方的提問,說自己從來沒有回去過。她當然會在冬天的時候回到那個被稱為泉城的北方城市,但或許是因為早年經(jīng)歷的緣故,故鄉(xiāng)的意義在她這里產(chǎn)生了某種程度的斷裂。

      她出生在山東濟南,從小居住在大學家屬院里,對校園有種天生的親切感。2001年初,正在讀高三的張悅然獲得了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本可以直接保送大學,但4月出臺的教委新規(guī)讓她失去了這個機會。雖然有些沮喪,但張悅然還是重新投入復習,最終考進山東大學。但很快,她便選擇轉學,去新加坡國立大學讀計算機,在這個熱帶國家度過了酷熱的五年時間。

      盡管最終沒能通過新概念獲得直接保送大學的機會,但這個眾所周知的比賽還是影響了張悅然后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寫作。2003年,第一部短篇小說集《葵花走失在1980》出版。隨后的兩年時間里,她更是接連出版了長篇小說《櫻桃之遠》和《誓鳥》、短篇小說集《十愛》等五部作品。在出版社的宣傳過程中,她曾和郭敬明一起被稱作“80后”寫作的“金童玉女”,也曾在《紅鞋》等帶有哥特風格的作品中展現(xiàn)出冷酷和強勁的一面。

      高強度的寫作伴隨她度過大學時光。國外開放的大學環(huán)境讓她一度感到釋放,緊張的寫作強度卻讓她在此后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她常常在后來的小說里寫到下雪,并笑稱是因為在國外習慣了熱帶氣候,比別人少過了五個冬天。

      2006年,大學結束后,張悅然選擇回國,在北京居住。相比之下,盡管在濟南生活了十多年,她卻沒有機會真正地熟悉這個家鄉(xiāng)城市。回想過去,她忽然發(fā)覺自己除了寫作,還沒有真正地工作過。而在結束了高強度的職業(yè)寫作之后,她花了很多時間去思考寫作本身的事情。直到2012年,她才有了人生中除了寫作之外的第二份工作,在大學里教書。

      在這個過程中,她去過很多個國家,在國外的那些城市旅行,短暫地停留。而在文字中,她習慣了用書面語寫作。在后來的那些短篇故事里,人物往往身處一種隔膜狀態(tài),這些也都是她親身經(jīng)歷過的。“也許是童年丈量出了后來的距離?!彼龑Α吨袊侣勚芸氛f道。

      直到后來開始寫《繭》,她才在這個長篇的小說世界里為生活于其中的人物角色重建了一個文字意義上的故鄉(xiāng)。

      生活的圖景與寫作的秩序

      2008年5月,張悅然與一位朋友共同前往四川地震災區(qū)做志愿者。到了四川之后,她搭車直接到了北川。在北川,當?shù)氐纳矫癫粩鄬ふ抑ヂ?lián)系的家人,張悅然則跟其他志愿者一起發(fā)放物資。但很快她就意識到,相比于救災現(xiàn)場,志愿者應該去的是后方。隨后,她到了綿陽市中心醫(yī)院?!澳歉袷且环N自我教育?!睆垚側粚Α吨袊侣勚芸坊貞?。

      讓張悅然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家中的保姆便來自四川,但她在確認沒有家人傷亡之后并沒有立刻回到家鄉(xiāng)?;蛟S對于這位保姆來說,留在城市里打工賺錢,便是最好的支援家人的方式。這樣的思維差異讓張悅然開始轉換自己的思考方式。她與保姆的這段經(jīng)歷后來成為短篇小說《家》的起點。

      在這篇小說中,女主人公裘洛與同居的男友不約而同地決定離開那個被稱為家的房子,只剩下保姆小菊繼續(xù)留守在這個陌生的現(xiàn)代都市。在小說的開篇,現(xiàn)代生活的種種面孔被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電動窗簾、化妝品、卷發(fā)器,以及超級市場里的清洗劑和復合維生素,這些物品占據(jù)了生活的大部分。“忽然有一刻,覺得它們都沒有什么價值?!濒寐逶谑竦臅r候這樣想。而男友則在留給裘洛的信中寫道,“我逃避的,可能是比婚姻更大的東西?!钡卣鸢l(fā)生后,保姆小菊留在了城市,而男友則決定去四川災區(qū)。意外的是,小菊在電視里的救災畫面中看到了裘洛的身影。

      如果說出走和參與救災是裘洛們從隔絕的現(xiàn)代生活中突圍的方式,這篇小說本身則同樣為張悅然打開了某種寫作的出口,也被一些評論者看作是她后來寫作的某種起點。實際上,她很早便開始關注這些從外地來到城市的女性?!拔以谏钪幸步?jīng)常會接觸到這個人群,都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對她們有天然的了解,緣分很深。”張悅然這樣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道。

      此后,張悅然的作品里仍然可以看到許多城市場景,比如社交舞會、家庭聚會和發(fā)布會,但在此之外,她的筆下開始有了一些社會問題的展露,比如超生和上訪,以及貪腐和搶劫。這些問題并不是張悅然想要著重書寫的對象,但作為故事的背景,為小說中的情感與角色增添了更多現(xiàn)實邏輯的支撐。

      而在那部醞釀長達七年、日后備受好評的長篇作品《繭》中,她還寫到了“文革”,寫到了下海。經(jīng)驗的匱乏和歷史感的缺席曾是很多批評家在批評包括張悅然在內(nèi)的“80后”作家時的常見論調,但她近年來的這些努力無疑在刷新人們對這一代寫作者的慣有印象。

      歷史陰影下的追憶與逃亡

      龐大的長篇計劃開始于一枚生銹的釘子。

      1977年,高考終于恢復,一位文學青年離開了工作的糧食局車隊,成為山東大學中文系的一名學生。次年,他將“文革”時經(jīng)歷過的一次事件寫成了一篇小說。13歲時,在他父親工作的醫(yī)院大院里,一位熟識的醫(yī)生遭人迫害,在批斗時頭部被釘入了一枚釘子,逐漸失去行動能力,變成了植物人。小說投給了《上海文學》,但最終因為調子灰暗而沒有發(fā)表。這位青年在大學畢業(yè)后留校任教,結婚生子,寫作的書桌則被一張嬰兒床代替。1982年,女兒張悅然就出生在那位植物人所在的醫(yī)院大院里,釘子的故事則一直停留在這位父親的記憶里,偶爾才會跟女兒講起。

      2011年冬天,張悅然回到山東過年,在從小居住的大學家屬院又見到了童年時遇到過的一些人。張悅然忽然發(fā)現(xiàn),童年世界里的一切在她離開后仍然維持著自身的秩序。

      此前,張悅然決定將父親說過的那個釘子的故事寫進小說里,為此她回到了那座醫(yī)院,找到了那位植物人的檔案。那份檔案里記錄著特定時代下一個普通人的一生,出生、參軍、退伍、工作,但這一切卻因為一枚釘子戛然而止。二十多年的時間里,這位植物人一直躺在醫(yī)院里,并在1980年代末“呼吸衰竭死亡”。

      張悅然覺得,父親講述的這個故事為自己提供了一個跨越代際從而進入歷史的通道,但她卻在這個通道的入口處停留了很久,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敘述方式。直到回到從小居住的家屬院,張悅然發(fā)現(xiàn)那里的很多事情停留在了原地。她覺得驚恐,某種盤根錯節(jié)的東西在這個原來的世界里兀自生長,居住在其中的人受困于記憶,這些都是習慣了外地生活的張悅然不曾預見到的。于是,另一個敘述人的形象找到了她,作為那個植物人的后代,不斷追憶與逃亡。她為之取名為程恭,與那個批斗參與者的后代李佳棲一起,由此形成了以對話和追憶共同構成的雙聲結構。

      在這篇小說中,60年代和90年代如同層層遠景,隨著兩位敘述者的追憶而慢慢顯露出它的側影,像是一場初冬的落雪,在勻稱的語調中不斷增加重量。張悅然修改了很多遍,往往是寫到后來,新的人物忽然出現(xiàn),前面的角色也發(fā)生了變化。她在電腦中建了很多個文檔,記錄著由經(jīng)驗和虛構生發(fā)出的各種細節(jié),種種真實的經(jīng)歷被打散重組,比如父親的大學執(zhí)教以及他熟悉的醫(yī)院大院。

      在小說中,李佳棲的父親在經(jīng)歷了種種歷史的變故之后,決定不再教書,和許多人一樣下海經(jīng)商,常年在北京和俄羅斯奔波,總是酗酒,理想主義的煙云都成為過去。而隨著故事的繼續(xù)展開,上一代的恩怨與記憶對于他的影響開始浮現(xiàn)。最終,他在酒醉的情況下發(fā)生車禍,遇難身亡。

      那究竟是一場意外,還是一次自毀,張悅然自己也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種種變故與記憶如同一層一層的繭,不斷積累和滲透,包裹著懷揣秘密的人們。他們在罪責與愛欲中奔走,逐漸失控,卻發(fā)現(xiàn)有些東西無法被忘卻,如影隨形?!爱吘梗甑臇|西對于人的影響和瓦解還是最徹底的。”她這樣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道。

      張悅然常常覺得自己是個悲觀主義者,有時也會在面對隔膜與孤獨時選擇忍耐,甚至“熟視無睹”,但這樣的狀態(tài)在寫完《繭》之后發(fā)生了某些轉變。在小說的最后,她寫到了程恭決意離開,寫到了平淡的日常生活。

      “程恭聞到了炒熟的肉末的香味,濃稠的甜面醬在鍋里冒著泡,等一下,再等一下,然后就可以盛出鍋,和細細的黃瓜絲一起,倒入潔白剔透的碗中?!睆垚側辉谛≌f的最后這樣寫道。這在有些人看來有些離題,但她覺得,程恭的出走和日常的生活場景顯示出人物對于逃離歷史與記憶的渴望與努力。

      “孤獨在這個時代被確診了”

      曾有很多媒體記者向張悅然問起她父親閱讀《繭》的感受,她表示并不清楚。父親也許會去加油站幫她給汽車加油,會在她忘記將駕駛證放在哪里的時候提醒她,但并不會問起關于那部有關釘子的小說。這樣的對話不會出現(xiàn)在他們的日常交流中,盡管如今父親很多時候居住在北京,跟她生活在一起。對于她來說,物理距離的靠近或許可以給親情保溫,但并不會緩解各自的孤獨。

      張悅然覺得,與上一代所處的社會相比,自己這代人的生活發(fā)生了某種轉變,這也反映在文學作品中?!吧弦淮骷覍懙娜宋锿绣e綜復雜的社會關系,比如鄰里、夫妻,他們天然地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存在。”她這樣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說道。

      在最新小說集《我循著火光而來》的新書發(fā)布會上,批評家楊慶祥曾將短篇小說《家》和魯迅的《傷逝》以及巴金的同名小說相比較,但相比之下,家族的意義和傳統(tǒng)社會的關系網(wǎng)絡在現(xiàn)代都市的生活圖景中被極大地稀釋了。“在過去,隔膜與孤獨也存在。但到了我們這代人,它變得更加明確和強烈,如同抑郁癥一樣,在我們這個時代被確診了,而且明顯和多發(fā)?!睆垚側焕^續(xù)說道。

      在新書收錄的九篇短篇小說中,細膩的情感在精確的技藝與勻稱的節(jié)奏中展示出幽深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孤獨的癥狀幾乎隨處可見。雨雪等極端天氣為故事投下了某種決絕的陰影,人物往往在不同的空間與場所中游離?!八男≌f多有下沉和悲劇性的東西?!币晃粚懽魍羞@樣對《中國新聞周刊》評論道。

      而在為新書發(fā)布會準備的連線交流活動中,小說家張大春注意到,這部小說集中的九篇短篇小說里,常??梢栽谌宋锷砼园l(fā)現(xiàn)寵物的身影?!皩櫸锸且环N精神依賴,但往往會把人襯托得更加孤獨,不能解決問題?!睆垚側粚Α吨袊侣勚芸诽钩械卣f道。

      但張悅然覺得,她筆下的這些孤獨個體雖然處境堪憂,卻并沒有放棄自己,常常試圖開展一場自救,盡管有時這會讓他們的處境更加糟糕。他們總是在奔跑中不斷墜落,又試圖在墜落的時候抓住某種解救的繩索。但與此同時,在那些物欲橫流的商品與觥籌交錯的社交場合之外,張悅然為自己的小說設置了某種隱喻裝置,比如煙火和湖,火光與旅館,這往往成為小說人物尋找意義的出口。

      如今,張悅然已經(jīng)習慣了寫作和教書的雙重生活,不斷切換自己的角色。她把寫作當做是一種內(nèi)心的角力,過著一種“危險的文學生活”,而教書則是分享寫作奧秘的過程。見慣了圈子里互相吹捧的浮躁,她希望在課堂上大家可以坦誠相待,多說說缺點,便以此作為討論的原則。

      在小說課堂上,她跟學員們討論小說的方法,經(jīng)常會提出小說視角的問題。因為有著豐富的寫作和閱讀經(jīng)驗,她的解讀往往精準而確切。有些學員開玩笑說,《西游記》里有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張悅然則是“視角大王”。

      “一個小說從哪進,從誰的眼睛看,人物之間的關系怎么能緊密勾連又有空間可以讓小說呼吸,這是她真正關心的問題。”同代作家雙雪濤這樣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道,他是作家班的學員,曾上過張悅然的小說課。“現(xiàn)在想想,那門課挺有意思,至少把文學帶入了一個純粹的場域,努力隔絕一些文學之外的事情。”他補充道。

      猜你喜歡
      張悅然新聞周刊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旅行的沒落
      今天的會就開到這吧
      你為什么要學會拒絕
      張悅然:哥特少女已成熟
      金色年華(2017年13期)2017-04-04 02:55:50
      青春路上 破《繭》成蝶
      中華兒女(2016年17期)2016-09-10 07:22:44
      新媒體時期女性新聞周刊的發(fā)展之淺見
      新聞傳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
      固镇县| 大荔县| 南开区| 荔波县| 兴安盟| 夏邑县| 鄂州市| 长治县| 巴中市| 固安县| 丹寨县| 东山县| 汽车| 灵宝市| 阜平县| 新津县| 雅安市| 黎川县| 文登市| 曲周县| 邹城市| 丰城市| 双辽市| 香港| 汾阳市| 水富县| 射洪县| 西安市| 绵竹市| 广昌县| 高陵县| 邵阳市| 同仁县| 增城市| 和静县| 武清区| 安多县| 扎鲁特旗| 石景山区| 乾安县| 青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