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小游
如果是秋日的晴天,黃昏時樓道里會有蜜色的光芒,有時一出門竟有片刻恍惚,是一種小小的震撼。這種蜜色的光芒溫柔寬厚,是不含惆悵的詩情,令人恬靜而快活。這是筒子樓里最美的光線,可以過濾掉與筒子樓伴生的雜亂與喧囂,暫時忘卻各種令人煩悶的生活細(xì)節(jié)。
送女兒去南方求學(xué)后,我便和先生開啟了筒子樓里二人世界的新生活。先生在北京上班,筒子樓里有一間宿舍。一直分隔兩地,是周末夫妻。走過了大半生,才終于過上了朝朝暮暮的生活,所以,屋子雖小,能長相守,便是一生何求了。
彼時是初秋,正是一年當(dāng)中好風(fēng)日。每周末我們都去游賞北京的秋色,有時被漫天飄灑的落葉驚住,以為是風(fēng)吹落的音符。半生之中,還從未有過這樣身心自由的時刻。空巢的中年人,可以暫時忘卻上有老下有小的緊張和疲憊,過一段只屬于我們兩個人的相對純粹的生活。
有了女主人的屋子,宿舍就不僅僅是宿舍了。添了柜子桌子,多了杯盤碗碟,換了新床單和新門簾,拉了電線在樓道里開火做飯。斗室雖簡陋,內(nèi)心卻豐厚。煙火氣和書卷氣使小日子過得層次分明,每一天都明凈清晰。
春天,襲一身花香歸來;夏天,帶回幾枝翠綠的蓮蓬,等它風(fēng)干成時光的紀(jì)念品;秋天,拾幾枝欒樹掉落的紅褐色莢果,插在淘回來的瓷杯子里;冬天,在積了一夜白雪的窗臺上寫下“初雪”,然后看它慢慢融化的樣子。有季節(jié)感的生活,是走心的生活。平日居斗室而有清歡,一到周末,我們就去游賞園林壇廟博物館。以這間小屋作為基點,我們把北京的古典神韻和四季景色都收入囊中。
余華曾經(jīng)這樣寫過:“我不是北京人,但我居住在北京,我與這座城市若即若離……我對于北京,只是一個逗留很久還沒有離去的游客;北京對于我,是一座別人的城市。住在別人的城市里是很幸福的?!?/p>
因為是客居,所以一切反而顯得輕盈。雖是陋室,卻偏有世外桃源的安然。其實哪里有什么世外桃源,它只是對慣性生活的一種適當(dāng)疏離,一種對沉重生活的暫時忘記。
屋里有一扇窗,一扇分成九格的極普通的玻璃窗。有時午睡醒來,望著窗外的天空,我會靜靜地發(fā)一會兒呆,純發(fā)呆——天空是藍(lán)色的海洋,飛機(jī)是游弋而過的白色大魚,樹是搖動的水草,我是宮殿里充滿遐想的美人魚……
在我喜歡的城市,有一間這樣的陋室,有一個一直相愛的、陪我看風(fēng)景的人,有一種簡單而又豐美的生活方式,從秋到秋,這一年,是生命中從未有過的俗世中的逍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