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詩學觀點

      2017-11-24 19:17:42楊子
      中國詩歌 2017年6期
      關鍵詞:新詩詩人詩歌

      □楊子/輯

      詩學觀點

      □楊子/輯

      ●于堅認為,現在詩歌界有點重修辭的傾向,寫得差的口語詩太泛濫了,而且自以為是,令人生厭,太乏味。所以修辭被看重,但是這不是根本,詩不是修辭或者口水話的問題,而是修辭立其誠的問題,誠不立,無論怎樣修辭都是獲取功名的謀生技巧,就像唐代科舉考試的詩歌考卷那樣,真是字字珠璣的修辭。我不反對過分的修辭,我也喜歡策蘭、阿什伯里的東西,在他們的修辭后面,都有著厚重。策蘭甚至可以說是憤怒。但他們不是大詩人,修辭過度必然降低詩的品質,因為那是一個二流的難度。老子早就說了,大音希聲,大巧若拙。這是本雅明所謂靈光消逝的時代,修辭必然泛濫,因為修辭可以掩飾心靈的貧乏,也很容易成就“高深莫測”的詩人。過度的修辭其實是一種隱蔽的復制。

      (《雞湯式的抒情在中國寫作史上根深蒂固》,《界面文化》,2017年2月28日)

      認為,現當代詩歌雖然在內容、語言、表達形式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但是也存在著不足?,F代人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新新題材,只是豐富了形式,在內容上卻欠缺不少。把白話文稍加改動就變成了所謂的詩歌,這是現代人急躁的表現。只求結果不注重內涵,只會造成詩歌繁榮的假象。當下有關部門應當針對這些現象做出整改方案,不能讓“假作品”濫竽充數,要提高現當代詩歌的檔次,使現當代詩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繁榮。

      (《現當代詩歌的非詩化傾向》,《戲劇之家》,2017年第1期)

      ●史詩源認為,不同的時代環(huán)境孕育出風格迥異、各有側重的英美現代主義詩歌,但隨著英美詩人的交流,各國詩歌的傳播,加之工業(yè)化完成后相似的社會環(huán)境和精神困境,兩國的詩歌已經不再是涇渭分明,審美現代性和啟蒙現代性相互交織地出現在英語現代主義詩歌中,詩人們的創(chuàng)作也是各有特色,不能再以國家為標準簡單定性。通過追本溯源,可以更為清晰地認識英語現代主義詩歌最初發(fā)生的情況,而只有厘清發(fā)生脈絡,才能對之后的發(fā)展做更好的探索;通過對其源頭的梳理才能夠了解到包括詩歌創(chuàng)作在內的文學創(chuàng)作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變化,詩歌也可以做到與時俱進。

      (《英語現代主義詩歌的源流》,《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4期)

      ●趙晏彪認為,縱觀新詩發(fā)展的歷程,自改革開放以來,又有了新的突破與發(fā)展,她不但召喚和凸顯社會中的善良與美好,思考人性的純真與意義,更從個人的小哀大怨、世俗的物欲貪念中突破出來,在奮力前行中發(fā)現新的詩性之美。詩從來沒有離開過中國這塊土壤,詩和這里的人民向來都是那么的親近,詩始終是中華各民族的精神寄托和情感紐帶。如今,將這些貼近人民、貼近生活、貼近自然的詩歌譯成少數民族語言,以達到與少數民族讀者“佳詩共賞析”的愿景,是我們由衷希望的。

      (《新詩賦予我們生命之水——紀念新詩百年》,《文藝報》,2017年3月6日)

      ●唐曉渡認為,現代社會發(fā)展講究的是效率、利潤,而不是詩歌。但是反過來,詩歌的重要性反而變得更迫切了,所以詩人要做的事情,不是為詩歌的邊緣化不忿,或者不服氣。這是大勢,你應該安于這種狀況,以便更好地履行你的職責。如果一個人老是想著詩歌回到社會文化的中心去,那完全就是一個反向的杞人憂天,是很虛妄的一種想法。詩教更多的成為一種個人行為,你只有意識到詩歌對你個人的生存,對你作為個體生命的存在的重要性,你才會主動地去閱讀、示范。

      (《詩人安于邊緣,才能更好地履行職責》,中國詩歌網,2017年3月1日)

      ●臧棣認為,就文學現象而言,詩是一種存在,一種發(fā)生學的產物?;蛘?,按我現在的體會,新詩的出現,正如地球的板塊運動,它其實更接近于一種文學的地理現象。成功也好,失敗也罷,對于詩的這種神秘的存在性而言,都是很外在的角度;順著這樣的角度,倘若能得出什么結論,也必然是很淺薄的觀察。談論當代詩的最新進展,詩人共同體首先必須學會摒棄這些干擾。我覺得,中國的新詩,中國的當代詩,取得的最大的成就是:歷經百年的實踐,它已赫然存在在那里。這種存在性,既基于古老的詩性的表達的沖動,也源于多變的頑強的現代敏感;最重要的,這種存在,它不再會因人們的議論或評價而有絲毫的改變。

      (《新詩百年:存在及其意義》,《草堂》,2016年第11期)

      ●李建春認為,參與(用我語言的身份)當代中國的實際進程非常重要,一個好詩人應該不斷地修正自己,這跟語境的變化有關。盡管當代中國簡直是一個修羅場,但是仍然存在復古更化的可能性——我屬于這一脈。一些現象的產生,是有它堅固原因的,這是你生存氣候的一部分。思考當代中國已知和未知的進程,對我的寫作的確是一種強力的激發(fā)。我有些詩是寫歷史的。當代史的強力已留下巨大的凹陷,要用語言去填空。這片土地,處處是強力,處處是虛無。

      (《但我還有別的期待》,中國詩歌網,2016年11月8日)

      ●胡建認為,談詩的“大眾”與“小眾”,還與現今人們說而今的好多詩讀不懂有關。讀不懂就不讀吧,審美本來就是自由的。詩歌再怎么藝術,也不是數學題,懂不懂不是詩歌的真問題,有無詩味才是詩歌的真問題。在下面的意義上,我認為好的詩歌都是一種“大眾”與“小眾”的統(tǒng)一:詩歌由于要表現人人心中有而無法言說(筆下無)的存在,所以它在本質上多少有些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完全可解的不是好詩,完全不可解的也不是好詩。有些詩理解起來雖然會艱深些,但如果是好詩,稍加點撥,稍加領悟,人們仍能悟出其美妙的詩味。說它“小眾”,是指詩人們的創(chuàng)造,說它“大眾”,是指讀者們的共鳴,這才是詩歌審美意義上的“大眾”與“小眾”的關系。

      (《詩是要打動人而不是迎合人》,《揚子晚報》,2016年10月17日)

      ●張德明認為,所謂“好詩”,應該是“文從字順、情感明晰、結構完備”的詩歌作品。這類詩歌在市面上較為常見,大凡有一定的文學歷練、有成熟的文學認知的人,都能創(chuàng)作出一些“好詩”。這些“好詩”能給人閱讀的快慰、情感的激蕩和思想的啟迪,毫無疑問是有文學意義和審美價值的。所謂“重要的詩”,就是在思想的凸顯和形式的創(chuàng)格上都有獨到表現的質量優(yōu)異之詩。這類詩歌往往會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引領風潮,產生突出影響,成為那一時期相互傳閱、紛紛習摹的文本范本。比如不少1980年代較為成熟的“朦朧詩”、“新生代詩”等。

      (《好詩、重要的詩與偉大的詩:什么是“好詩”?》,《揚子晚報》,2016年11月8日)

      ●楊煉認為,新詩的自我建構,前30年主要是奠基;中間有收獲,但也走了一大段彎路;它最終能穩(wěn)穩(wěn)地立住,形成既無愧于古典詩歌的偉大,又足以與世界詩歌的發(fā)展相呼應的自身格局和傳統(tǒng),這30年恐怕是最重要的時期。我們的寫作意義就是要面對現實、文化和文明變化,既不能簡單復制古典,也沒法簡單復制其他文化,要把一大堆古今中外的碎片,在我們手里建立起一個新的結構來。這個結構,應該打通個人獨立思考的血緣,并通過這個新根源,再次生長。

      (《我們這代的詩歌必是一種全方位重建的寫作》,《遼寧日報》,2016年10月28日)

      ●楊匡漢認為,當代詩歌比較普遍的問題之一,或者說最大的欠缺之一,是詩人對重大的人生、民生、命運問題的興趣和發(fā)言能力不足,對我們主要的生存真實、心靈悲歡,乃至人類前途的深刻思考力和表現力不足。我們業(yè)已獲取的成就都是逝去的環(huán)節(jié)。詩歌要繼續(xù)進步,仍需自省、反思。應當承認,目前在老、中、青詩人換代之時,信息爆炸之際,量勝于質,我們不能不面對種種亂象甚至是危機,不能不看到傳統(tǒng)難繼、功利至上的困境。

      (《好詩要有更高的標桿》,《遼寧日報》,2016年10月20日)

      ●洪子誠認為,難懂的詩,可能是好詩,也可能不那么好;明白易懂的,可能索然寡味,但也可能清新可喜?;逎斎徊皇呛迷姷臈l件,但也不是可以給好詩以惡謚的根據。難懂、晦澀不是一個衡量詩的好壞的標尺。之所以說晦澀不應成為一個評價標尺,是因為晦澀涉及的是詩與讀者的關系;不僅具體的詩與特定時空關聯(lián),讀者也是具體的,是生活在特定時空的讀者。一首詩,對一些讀者來說體會可能沒有太大障礙,對另一些讀者卻可能懵懂難解。而上世紀八十年代顧城、舒婷的那些“朦朧詩”,放到今天,相信不會有讀者認為它們晦澀難懂。

      (《做“合格”的詩人不容易,做“合格”的讀者同樣不易》,《遼寧日報》,2016年10月14日)

      ●趙衛(wèi)峰認為,世紀之交以來隨著網絡行進的詩歌確實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同時新傳播環(huán)境正誘使寫作者急功近利,詩歌傳播、活動傾向于“虛假的精神行為藝術”,詩歌寫作成為分行的“工藝寫作藝術”,或可直接稱為“工藝詩歌”。網絡時空的出現帶來綜合的“信息”沖擊作用,結果并非人人平等。愛吃素者仍然不會真正喜歡葷腥,大家在一個寬敞的詩歌廣場上似乎近距離,實則是面面相覷,各行其道,互不認同。也就是說,網絡時空的出現更多是體現在傳播工具、速度、渠道與效果上的量變,它并不真正改變詩歌本身,卻時常讓詩歌在傳播的順境、內在質量的逆境和詩人精神的困境間尷尬不斷。

      (《2016年中國詩歌印象:新媒時代的詩文藝與詩營銷》,《星星》,2017年第1期)

      ●敬文東認為,每首詩看起來都有兩種讀法。最基本的一種,可以名之為欣賞式讀法。這種閱讀法的目的是感受美,體會詩人對人生的感喟,并獲取共鳴。它讓閱讀者俯仰于、淪陷于或癡迷于詩自身攜帶的情緒。第二種可以被視作專業(yè)性讀法,也可以名之為啟示性讀法。啟示性讀法的目的不在感受美,甚至不在獲取共鳴,而是要從某首詩作中,獲取詩學方面的啟示——這要看某首詩究竟能否從詩學的角度,帶來何種正面的經驗,或者何種負面的教訓。所謂無窮多,指的是凡被寫出來的作品,理論上都能予人以詩學上的啟示。所謂無窮少,指的是能夠映射根本性詩學問題的詩作少之又少,但也只可能少。

      (《新詩的“顯在系譜、隱在系譜”與主題的表達之難》,詩歌會客廳,2017年2月6日)

      ●一行認為,新詩中的“分行問題”,從根本上說就是詩歌的“自由”應該和能夠如何達到“自律”的問題。正如對現代人來說,重要的不再是對共同體施加于個體之上的律令的遵從,而是“從他律走向自律”那樣,對新詩來說,最重要的是擺脫外在形式的規(guī)定性,使詩的自由獲得自身的內在形式?!白鳛樽月傻淖杂伞蹦耸切略娫娝嚨暮诵模杂傻谋举|就在于:它能夠從自身中生出對自己的限制。因此,我們不能僅僅將新詩中的分行問題理解為在“詩的自由原則”與“詩的形式要求”之間的緊張。

      (《論分行:以中國當代新詩為例》,中國詩歌網,2017年2月16日)

      ●鄒建軍認為,國家推行普通話有其目的性,但是方言不應該、也不能就此放棄,各地的方言自有其魅力與特色。北方方言大體一致,雖不像南方方言的差別那么大,也是有它們的不同在里面的,平頂山的方言就與漯河方言不一樣。南方的方言保留了相當部分的入聲字,在今天的漢語普通話中是沒有的。古代詩人在創(chuàng)作詩歌的過程中,在選擇平仄的韻律中,使用了很多入聲字。所以用方言朗誦詩歌,是很有意義和價值的。方言是歷史的印證,民族的瑰寶,我們應該學習和繼承。

      (《第22屆東林詩歌朗誦會在桂子山舉行》,洪倆母仙山微信公眾號,2017年2月28日)

      ●羅麒認為,當代詩歌的“及物”傾向在1990年代發(fā)展起來,這是現實主義傳統(tǒng)一次集中的爆發(fā),其初衷是要解構1980年代以來的“宏大敘事”和啟蒙思想,讓詩歌回到現實生活,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是一種值得肯定的創(chuàng)作傾向。但是,其缺陷也是十分明顯的,過分關注“雞零狗碎”的日常生活,許多文本甚至淪為生活瑣屑的簡單鋪陳,缺少詩歌應該具有的情感和思想。對于那些社會重大題材,1990年代“及物”詩歌常常過于刻意地回避。過分個人化的寫作傾向,讓許多詩歌成為詩人們的竊竊私語,難登大雅之堂,也妨礙了詩歌經典的生成。

      (《詩與世界互動:21世紀的“新及物寫作”》,《揚子江評論》,2017年第1期)

      ●龍雪迷認為,詩歌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關于詩歌教學的研究方法卻鮮有論著。具有民族特色的意象批評法可以為中學語文詩歌教學提供新的途徑。詩人的情思因賦之物象而得以豁現,外在的物象則因身負的情思而得以鮮活。盡管意象的生成方式不同,但意象擔負的任務卻沒有差異。通過意象,有限的物象可以表達無限的情趣,微末的纖塵可以映現大千的世界。意象對于詩歌創(chuàng)作有如此大的作用,對于詩歌批評也同樣有巨大的作用。

      (《新課程背景下意象批評法在詩歌教學中的思考與探索》,《教育觀察》,2017年第2期)

      猜你喜歡
      新詩詩人詩歌
      詩歌不除外
      新詩之頁
      中華詩詞(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26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新詩之頁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2
      曬娃還要看詩人
      新詩之頁
      中華詩詞(2018年5期)2018-11-22 06:46:18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詩歌島·八面來風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新詩畫
      揚子江詩刊(2017年1期)2017-01-17 06:28:14
      龙岩市| 柳河县| 乌什县| 荔波县| 宁城县| 尉犁县| 弥渡县| 栾川县| 武穴市| 吴川市| 崇礼县| 礼泉县| 济阳县| 和林格尔县| 米脂县| 逊克县| 临江市| 西吉县| 大渡口区| 景谷| 大埔县| 宁阳县| 兰州市| 山东| 芷江| 天长市| 宁国市| 邳州市| 青冈县| 余姚市| 邯郸县| 和硕县| 馆陶县| 长春市| 永川市| 威信县| 玉林市| 精河县| 乌鲁木齐市| 张北县| 江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