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訓(xùn)
母親和她的母親
◎陳銘訓(xùn)
我的母親在最后幾年還能走動時,有時心緒難平,會顫顫巍巍地獨(dú)自上街?jǐn)r下一輛三輪車,到下沃仔找她的母親。母親一進(jìn)門就號啕大哭,可是只要外祖母一出現(xiàn),微笑地?fù)碇谏嘲l(fā)上,她就會安靜下來,偎在外祖母的懷抱中,滿臉幸福和滿足——70歲的女兒偎在90歲的母親懷里,這樣的場景令人動容。
因為腦萎縮,母親有兩三年都癱瘓在床,74歲便過世了。在我們看來,一輩子要強(qiáng)的母親是幸福的,她先于外祖母而逝,是在老母親慈愛的目光和濃濃的愛意中離去的。
外祖母在94歲高齡時無疾而終。臨終前,外祖母呈昏迷狀態(tài),守護(hù)在旁的表妹說:“阿嬤整晚臉上都是焦急的神態(tài),嘴里不停地輕聲呼喚著。我俯下身傾聽,阿嬤嘴里喚著的竟是‘媽媽’。凌晨,阿嬤臉上表現(xiàn)出歡愉、滿足的神情,嘴里依然念著‘媽媽’。聲音停止時,阿嬤也含笑而去了?!北砻谜f,可能她是找到她的媽媽了。
外祖母一生閱歷無數(shù),在彌留之際,她急急尋覓的竟然是回到母親的身邊!母親在所有人的心里或潛意識里,占據(jù)著多么重要的位置??!也許當(dāng)每個母親誕下嬰兒時,就把一種生命符號傳給了嬰兒。母親在,家就在;母親不在,不論我們多老,母親都是我們永遠(yuǎn)的精神家園。(摘自《廈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