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霞
(江西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愛卿傳”在日本
——上田秋成的“夜宿荒宅”賞析
陳明霞
(江西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1776年,上田秋成發(fā)表《夜宿荒宅》(收錄于《雨月物語》)。上田秋成在創(chuàng)作《雨月物語》直接或間接的受到了《剪燈新話》的影響,例如“夜宿荒宅”是由“愛卿傳”改寫而來,但作者又不是簡單的改寫,而是在對原作的消化基礎上進行再創(chuàng)作,通過背景更換、道具換用、內(nèi)容更改等方法,賦予其日本本土化的內(nèi)涵,使得作品整體上融入日本的社會風土人情。本文試從結構情節(jié)、主題背景、審美意義上等分析“夜宿荒宅”如何對“愛卿傳”進行改編與升華的,并進一步探究其更深層次原因。
愛卿傳;上田秋成;賞析
江戶時代以《水滸傳》、《三言二拍》為代表的白話小說大量傳入日本,與日本傳統(tǒng)文學融會貫通,極大地影響了日本文壇。歷代以中國小說“原本”的“翻案小說”層出不窮。其先由淺井了意的《伽婢子》開翻案之先河,繼而由都賀鐘庭《英草子》開創(chuàng)“江戶讀本”之新局面,至上田秋成《雨月物語》則達到了一個高峰。《剪燈新話》對于日本文壇的影響經(jīng)歷了由形式到內(nèi)容,由外表到精神的滲透過程。上田秋成(1734-1809)出生于商人之都的大阪府,原是“浮世草子”作家。不滿足于前人單純的改編明代傳奇和志怪小說的做法,以日本社會為背景,采取虛實結合的寫法,形成其翻案小說的日本本土化特色。《雨月物語》被稱為日本傳奇小說中的最高峰?!兑顾藁恼肥巧咸锴锍傻亩唐≌f集《雨月物語》的其中一篇。
《夜宿荒宅》是一篇典型的翻案小說。寫的是一個名為勝四郎的農(nóng)民散漫懶惰,祖上傳下的祖業(yè)喪失殆盡,為了重振家業(yè),不顧妻子宮木反對,外出經(jīng)商。約好秋天回來,可是適逢鐮倉戰(zhàn)亂,關卡阻斷,在異鄉(xiāng)滯留7年之久。家鄉(xiāng)遭遇戰(zhàn)亂,村里人大都逃離家園,宮木屢遭誘惑調(diào)戲不為所動,堅守貞操,深居幽閨,不肯離開。當勝四郎遠道歸來之時,田園荒蕪,故里難辨,卻見自家燈火,妻子宮木安然無恙,與妻久別重逢,互訴衷腸,相偎就寢,共享天倫之樂。然第二天醒來,舉目四望,茅舍已不復存在,四周雜草叢生,妻子早已無影無蹤。自己竟躺臥在一座孤墳之上,此時他才如夢初醒,妻子早已不在人世,與自己相會的是妻子的亡魂。
一 情節(jié)內(nèi)容上,《愛卿傳》寫羅愛卿的丈夫趙六進京謀官,適值張士誠兵起,道路阻塞,歸家不得,滯留京城三載。愛卿在家侍奉趙母,至敬至孝,后趙母病死,愛卿為亂兵脅迫,自縊而死。戰(zhàn)事既定,趙六返鄉(xiāng),城廓與住宅已毀,母妻不知去向。后得一老翁指引,得謁母妻墓。旬日卿后,趙六與妻亡靈相會,告以別后生活艱辛,自縊原由,并約定來生相會。此外,《夜宿荒宅》中有一近乎直譯《齊天樂》詩作。以上可知,《夜宿荒宅》里處處有《愛卿傳》的影子,主線皆是丈夫外出遇戰(zhàn)亂未按時歸,與妻子亡魂相會。然而上田秋成在借鑒《愛卿傳》時,根據(jù)作品主題的需要,作了必要的取舍和改動。如愛卿原為妓女,而宮木只是普通婦女;愛卿積極勸丈夫進京做官,宮木對丈夫外出經(jīng)商加以勸阻;趙六外出是為了做官,勝四郎是為了重振家業(yè);愛卿自縊是為了保全名節(jié),宮木是相思過度而死;愛卿投胎重生,而宮木與丈夫陰陽兩隔。
二,背景上,翟佑生在元末,長在明初,經(jīng)歷戰(zhàn)亂,他同情遭遇戰(zhàn)亂的人民,譴責戰(zhàn)爭,但封建時代的文人都掙脫不了程朱理學封建禮教的束縛,離不開才子佳人,不可避免的宣揚忠孝節(jié)烈?!稅矍鋫鳌防锏牧_愛卿是賢惠的妻子,孝順的媳婦,貞烈的節(jié)婦女完美形象,趙六則是進京謀官;然上田不是生搬硬套,結合江戶時期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町人文化占據(jù)主導地位此背景,《夜宿荒宅》里的宮木只是位農(nóng)婦,上田著重刻畫其堅貞的性格,勝四郎是赴京經(jīng)商,反映了江戶時期人們經(jīng)商發(fā)家的思想意識和風潮,具有江戶時期的時代特點。
三,主題上,兩者皆寫夫妻離別,譴責戰(zhàn)爭,謳歌堅貞不渝的愛卿。但側重點有異,《愛卿傳》通過女主人公對丈夫守節(jié),對婆婆盡孝的行為,進行了一番儒家式的道德說教,側重寫戰(zhàn)亂對美好生活的破壞,引發(fā)人們對戰(zhàn)爭的痛恨,顯示作者的儒家倫理道德觀念。而《夜宿荒宅》則完全抹去了原作的儒教色彩,上田所關心的不是那符合儒教倫理的行為本身,而是宮木身處逆境,面對現(xiàn)實的殘酷,始終不改變自己的初衷,這種對愛情和信義的執(zhí)著精神,激發(fā)人們對宮木自身命運的同情。
四,審美意義上,出身青樓的羅愛愛渴望正常平凡的生活,孝敬婆婆,恪守倫理,相夫教子,愈顯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愈突出戰(zhàn)亂對美好人生的戕害,雖憂傷,但不至于絕境,愛卿為丈夫守節(jié)自縊而死帶有報恩性質(zhì),完全符合儒家倫理道德,悲劇性大打折扣,帶有一點浪漫主義色彩;《夜宿荒宅》則突出了宮木對愛情的忠貞和對丈夫的思念,其詩作和短歌皆可見其執(zhí)著,專一,夫妻相聚的情節(jié)頗具力度,給人以幽艷,凄美的審美感受,屬于嚴格意義上的悲劇,讓人悲傷欲絕,難以承受。
《愛卿傳》情節(jié)曲折,文字流利,愛卿性格突出。《夜宿荒宅》文辭暢達,結構嚴謹,且反戰(zhàn)和歌頌堅貞愛情的主旨更加突出。雖然與《愛卿傳》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上田秋成經(jīng)過縝密構思,突出主題,剔除枝節(jié)。小說圍繞堅貞不渝的愛情這一主題,描寫了經(jīng)商緣起,夫妻話別,戰(zhàn)禍驟起,滯留客地,回歸故里,亡靈抒懷,情思綿綿,互訴離恨,既突出戰(zhàn)爭帶給人民的災難,又歌頌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矢志不移。尤其結尾勝四郎與宮木亡靈相會的情節(jié),作者事先并未交代宮木已然香消玉殞,回到故鄉(xiāng),愛妻依舊,欣喜異常,一片歡樂氣氛,翌日一醒人去樓空,故人告知愛妻亡故,氣氛由樂轉(zhuǎn)哀,悲劇氣氛達到了高潮。全篇主線明析,主旨突出,特別是結尾以悲劇襯托宮木的堅貞愛情,哀婉動人,有著動人心弦的強烈藝術效果。
由此,我們看到了中國文學在日本的巨大影響,但《夜宿荒宅》雖然脫胎于《愛卿傳》,經(jīng)過上田秋成的精雕細琢,卻成了一件從內(nèi)容形式到精神靈魂都迥異于《愛卿傳》的藝術品,從其情節(jié)改編和主題演變中,說明上田秋成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將其融進了本國的,本民族的,還有其生活的時代的血肉里,我們窺見了中日兩國審美文化和接受風格的異同,這對于促進中日兩國文化交流有著重要的啟發(fā)作用?!兑顾藁恼酚捎谠趦?nèi)容上具有時代的,民族的特點,在形式上有很強的感染力,故而一直很受歡迎。
陳明霞,女,江西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2015級在讀研究生。
I106
A
1672-5832(2017)11-0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