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揚
愛,使我學(xué)會了……
楊揚
愛是個凝重的主題,正因為愛,一顆顆微顫的心緊緊相擁;正因為愛,世界變得多彩絢麗;正因為愛,使一件件往事在我記憶中揮之不去。
愛分很多種:沉重的,瀟灑的,平淡的,轟轟烈烈的,但更多的是父母子女的愛。
我是家里的獨生女,像所有的孩子一樣被愛包圍著,但這其中,絕沒有溺愛。剛出生的時候,父親就去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進修了,甚至連父親的樣子都沒有記清。1歲大的時候,母親由于工作,便把我送到了鄉(xiāng)下爺爺家。那是毗鄰小鎮(zhèn)的一個小村子。多年后,父親曾在《家鄉(xiāng)戲》中這樣形容:“我的故鄉(xiāng)是華北平原上的一個百十戶人家的小村,煤河從她身邊蜿蜒而過,這里水肥草美,人情醇厚,是‘世外桃源’般的圣境”。就是在這樣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地方,是我的童年絢麗多彩。
爺爺是鐵路退休工人,奶奶是個平常的農(nóng)家人,正是他們有形無形中用自己的行為影響了我,以致以后所有份時光。
一歲大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又什么都不會,而爺爺奶奶一點一滴地把我拉扯大。由于女兒要和媽媽接觸,就這樣他們帶我輾轉(zhuǎn)于兩地之間,其中的辛勞自然不言而喻。聽奶奶講,冬天的一個傍晚,我們剛下火車,就下起了小雪,再加上刺骨的西北風(fēng),使我弱小的身體緊緊地貼在了奶奶身上。沒辦法,還是要回家的,于是爺爺背著我在已經(jīng)凍成冰個河面上跑,奶奶推著自行車在路上跟著,那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凜冽的寒風(fēng)呼呼地刮著,而我的爺爺奶奶就這樣把自己對孫女的愛就這樣默默地表達著。
就這樣,我在農(nóng)村一呆就是3年。雖然很小,但被農(nóng)民那種淳樸、善良和勤勞的行為深深地感染著、影響著。爺爺雖然識字不多,但他好勞動,一刻也不閑著。由于我愛吃甜桿和玉米,于是每每播種的季節(jié),他都在園子里種上好多。到了夏天,我們祖孫3人坐在園中,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吃著香甜的玉米,嚼著甜桿,聽爺爺講過去的故事,那是一種多么美妙的享受,甚至多年以后我還沉醉在這種享受中。
爺爺、奶奶對我的愛就這么潑灑在一件件的小事上,也許百萬字、千萬字都寫不完爺爺、奶奶對我的愛。如果說,父親、母親的愛就像夏雨一樣驟然,而爺爺、奶奶的愛就像瑞雪一樣悄然。無聲勝有聲,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這一點……
人到老年,爺爺奶奶的身體都不如以前,尤其是75歲的爺爺由于腦血栓,長期躺在了病床上,起居都需要奶奶來照顧。我不能信心,一向健康的爺爺怎么能一病不起;我更不能接受,一個和我最親近的人不久將離我而去。也許此時,我才會珍惜身邊所有的愛。一個躺在病床上的老人也許對社會不會再有什么奉獻了,但他對我的一生卻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也許,不,的確如此,是這份無聲而沉重的愛,使我學(xué)會了愛,懂得了珍惜愛!
注:作者為市作協(xié)副主席楊立元之女,此文為作者在初中時期的一篇作文,評為全年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