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虹 (北京市八一學校,100080)
大單元教學視角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學設計
黃虹 (北京市八一學校,100080)
如果將教材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學段單元設計,以及課時計劃三者比作一條珍珠項鏈的話,那么教材的大單元教學設計理念是串起顆顆珍珠的主線繩;每個學段的單元設計,就是項鏈中最大、最吸引眼球的大珍珠;每個單元設計包含的每一節(jié)課時計劃,就是配在大顆珍珠邊上的顆顆小珍珠。三者是互為依托,相互配備、缺一不可的。如果想讓這條項鏈結實美觀,具有長久的潮流效果,那就要把項鏈的最關鍵的主線繩的質地、樣式、長短選擇好。
如何巧妙地將這串珍珠項鏈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地串起來,并且讓這串珍珠項鏈更符合學生的審美需求,為學生將來的生活增添興趣、樂趣、情趣,這是需要每名體育教師真正靜下心來去思考的一件事,更需要體育教師站得高一點,用俯覽的視角,宏觀審視一個教材完整的貫穿過程,發(fā)現(xiàn)體育教材之間相互關聯(lián)和互為補充的內在聯(lián)系。耐久跑教學是一個典型的周期性耐力項目,需要長時間連續(xù)的肌肉活動。初中階段耐久跑大單元的教學設計,不光要有每節(jié)課教學側重的“點”的設計,還要有每個學段單元教學重點的“面”的設計,更要有貫穿3個年級的大單元設計“線”的設計理念。
1.讓耐久跑常上常新的思考。耐久跑在初中階段有著重要的教學地位,該內容的教學貫穿了初中三年,且每個學期當中都有所涉及。為了更好地將這個教學內容在初中學段可持續(xù)開展下去,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不同的學段要解決不同的教學重、難點,每個學段還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單元設計。讓耐久跑真正成為學生終身受益的運動之一。
2.對耐久跑進行整體設計的思考。從初中三年縱向審視耐久跑教學,整體設計耐久跑3個單元之間的遞進關系。這種一個教材貫穿于幾年的教學設計理念,我們稱之為耐久跑教材的大單元教學設計。大單元的教學設計也是教學設計的一部分,是對教材的整體規(guī)劃,也就是根據(jù)教學目的和教學條件,對某個過程(學段、學期、學年)進行單元的教學以及各方面的最優(yōu)化的研究和設計。這種大單元的體育教學設計牽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從體育教學的各種需求出發(fā),進行教學預設,并選用適宜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教學素材進行搭配。
3.耐久跑大單元教學設計因素的思考。耐久跑大單元的教學設計應考慮的因素包含貫穿學段的教學內容、不同年級的學情定位、教學重難點的難度進階、教法的層級進階以及區(qū)別對待的教學手段,其中對各學段教材重點的確定,是搭設大單元教學設計框架的基礎,對不同學段教材的分析是體育教師開展教學的首要步驟,是教師備好課、上好課的前提,它關系到教師的課程設計、課程組織與實施,更關系到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教育目標是否能順利達成等現(xiàn)實因素。
1.初一年級耐久跑單元設計宗旨圍繞開發(fā)“興趣”。初一學生年齡一般在13歲左右,處于青春期的發(fā)育期,身體迅速發(fā)育,特別是性發(fā)育趨于第二性征的出現(xiàn),心理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其特點是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目的性和選擇性有了增強,思維的獨立性和判斷力有了發(fā)展,對事物往往喜歡尋根問底,喜歡以好惡來選擇和維持自己的興趣。但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穩(wěn)定,男女學生在性格、興趣、體能等方面發(fā)展差異性日趨明顯。因此,初一年級從培養(yǎng)耐久跑的興趣出發(fā),初步學會分配體力,了解“極點”現(xiàn)象,并學會渡過“極點”,讓學生在各種游戲中體驗耐久跑,了解耐久跑。
2.初二年級耐久跑單元設計宗旨圍繞培養(yǎng)“樂趣”。初二學生逐漸適應了學校的學習環(huán)境,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有了一定的發(fā)展,男、女學生在身體形態(tài)上產生了較大的變化,特別是身高出現(xiàn)了明顯的變化。男生好動,好勝心強,喜歡展現(xiàn)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同時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因此,初二年級從培養(yǎng)學生耐久跑的樂趣出發(fā),了解并掌握耐久跑的起跑、途中跑和彎道跑、終點沖刺等技術。發(fā)展一般耐力素質,克服對耐久跑的恐懼心理,掌握耐久跑的呼吸節(jié)奏。讓學生在耐久跑教學中,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體驗戰(zhàn)勝自我的成就感。
3.初三學段耐久跑單元設計宗旨圍繞鍛煉“情趣”。初三學生在經過2年的中學學習生活后,意志的獨立性、頑強性和自我控制力大大增強,但對意志的理解還不能完全確定,有時會將執(zhí)拗、魯莽當作頑強、勇敢。對體育運動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此時適宜并且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育鍛煉,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興趣。因此,初三年級從培養(yǎng)學生耐久跑情趣出發(fā),全面發(fā)展學生心肺功能,學會輕松、自然、協(xié)調、有節(jié)奏地跑,調整步頻和步幅,體驗速度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勇于吃苦,戰(zhàn)勝困難的良好意志品質。結合中考考試項目,進行全程跑練習,合理均勻地分配體力。養(yǎng)成進行耐久跑鍛煉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耐久跑的情趣。
耐久跑是以中長距離跑為主要教學內容的耐力性項目,跑時既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又要跑的持久,一般技術分為起跑、途中跑、終點沖刺三個部分,主要發(fā)展學生有氧代謝能力,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學會并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和呼吸節(jié)奏。因此,耐久跑教材的教學重點是途中跑步的呼吸與步伐的配合,教學難點是合理分配體力。
1.在初一學段耐久跑教學中,由于是剛開始進行耐久跑教學,學生容易出現(xiàn)在跑步時重心不穩(wěn)定、上下跳躍幅度大等現(xiàn)象,造成體能的浪費??梢圆捎梅磸椭v解示范、反復練習,并縮小步幅,幫助學生掌握在耐久跑過程中保持平穩(wěn)的重心,順利完成耐久跑。
2.在初二學段耐久跑教學中,在初一學段學習的基礎上,重點要學會掌握耐久跑教學的呼吸方法,在教學中,學生容易出現(xiàn)呼吸方法不正確,節(jié)奏不合理現(xiàn)象,教師可以通過講解、示范明確正確的呼吸方法和節(jié)奏,并在全程跑時,經常用語言提醒注意呼吸的方法和節(jié)奏。
3.在初三學段耐久跑教學中,在初一、初二的教學基礎上,要更多地進行全程跑練習,在這個學段,可以更多地幫助學生糾正一些不利于完成全程跑的技術細節(jié),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耐久跑全程跑的教學任務。如后蹬無力屈髖跑即我們經??吹降膶W生“坐”著跑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讓學生多做支撐高抬腿練習或俯撐交換腿等練習以糾正“坐”著跑的問題。還有大腿抬不起來,形成直腿跑即我們說的步幅過小,可以采用原地高抬腿和支撐高抬腿練習、全程跑時用語言提醒腿步動作等手段幫助學生改進。耐久跑教學中,特別是一些女同學,上肢力量薄弱,容易出現(xiàn)左右擺臂,上體搖晃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采取多做原地擺臂練習,或分段跑練習進行改進。
1.學生人體自身因素對耐久跑教學的影響。受人體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的機能限制,以及身體肌肉的耐力水平以及中樞神經調節(jié)系統(tǒng)的制約,在進行耐久跑教學時,感受到“極點”的“痛苦”程度不同,臨界的時間節(jié)點不同,身體的耐受度不同,易造成學生對耐久跑教學的恐懼心理,會影響耐久跑的教學效果。
2.學生運動技術的掌握程度對耐久跑教學的影響。耐久跑教材的特性決定了該項目練習時間長、學生體能消耗大。對一些運動技術的掌握不夠熟練甚至錯誤,如腳落地的方法不正確會直接導致身體部位的不良反應,如脛骨骨膜炎等;如擺臂技術的運用不當,限制了跑進的速度;呼吸方法的掌握不夠熟練,導致岔氣現(xiàn)象的發(fā)生等眾多因素,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和抵觸情緒,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耐久跑的效果。
3.學生學習過程性評價對耐久跑教學的影響。耐久跑單元的過程性評價,可以采用技能評價70%(結合北京市過程性考核耐久跑項目的標準),課堂出勤10%,課上表現(xiàn)10%,自評和互評10%。在教學中,還要兼顧學生的課上表現(xiàn),采用多鼓勵,多表揚、多肯定的教學組織形式,挖掘學生自身內在的潛質,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由衷地喜歡和享受耐久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