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永華
(廣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23)
地域性民族元素在健身操編排中的作用研究
翟永華
(廣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23)
在健身操編排中,引入地域性民族元素,是一種十分新穎的方法,對于健身操特色體系的形成有著積極的意義?;诖?該文從創(chuàng)新性和娛樂性兩個方面入手,探究了地域性民族元素在健身操編排中的應用原則,并以廣西仫佬族民族健身操的編排為例,從前期調查分析、中期動作編排和后期評價優(yōu)化三個視角出發(fā),探究了具體的編排應用策略,最后對地域性民族元素在健身操編排中的作用和意義進行了總結,希望能夠為健身操編排的優(yōu)化性研究提供一些借鑒。
地域性 民族元素 健身操編排 作用
地域性民族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借鑒的藝術審美元素,例如:語言、宗教、風俗、節(jié)日、哲學等,這些審美元素的價值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在現(xiàn)代健身操編排中,融入地域性民族元素,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思維,將民族文化元素引入到大眾健身操的創(chuàng)編中,既是將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內涵與現(xiàn)代健身操的基本動作相互結合,在健身操基本動作的基礎上,結合民族文化的特點,創(chuàng)編出一套全新的具有藝術特色的民族性健身操。然而,在具體的編排中,如何根據(jù)地域性民族元素的特征,創(chuàng)編出審美性、藝術性、健身性為一體的民族型健身操,也成為擺在健身操編排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該文著重對健身操與民族性元素融合編排的作用進行了深入探究,現(xiàn)將具體的內容分析如下。
1.1 創(chuàng)新性原則
創(chuàng)新是健身操保持發(fā)展的生命力,現(xiàn)代健身操的類型已較為成熟,對于大眾來說,所接觸到的健身操形式也比較固化,形式的固化自然不利于健身操項目的長久發(fā)展,因此,探究健身操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方向顯得至關重要。而將地域性民族元素融入健身操的編排,能夠凸顯出民族風俗在健身操中應用的價值,不失為一種健身操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途徑。
1.2 娛樂性原則
在保持健身價值和創(chuàng)新價值的同時,凸顯娛樂性原則,也是健身操編排的另一個發(fā)展方向。地域性民族元素中包含很多娛樂性的元素,例如:風俗娛樂性、觀賞娛樂性、藝術娛樂性、健身娛樂性等,將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性元素融入到健身操的編排中,對于健身操娛樂價值的延伸,也是一種新穎的嘗試。
2.1 前期調查分析
仫佬族是廣西地區(qū)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為將該民族的特色元素融入到健身操中,在編排前期需要對該民族一些特有的節(jié)日慶典、風俗、民風、民歌、民舞等進行調查分析,從中提取出一些精華作為編排的元素,經過一系列的調研取證后,擬以仫佬族節(jié)日中的“皈依節(jié)”和“走坡節(jié)”兩個節(jié)日的民俗氛圍為背景,融入仫佬族女性采摘水果的生產活動動作,并將仫佬族青年男女互相示愛,互送“同年鞋”等趣味性活動為引子,穿插其中構建一套綜合性的健身操動作。當然,在具體的編排中,還要以上述主題為元素,結合傳統(tǒng)健身操的技術動作,進行有機地融合,提煉出具有仫佬族民族特色的操化動作。
2.2 中期動作編排
在確定了編排思路后,接下來的工作便是進行具體的動作編排,根據(jù)地域性民族元素融入健身操編排的創(chuàng)新性、娛樂性原則,在編排中將按照仫佬族女性在“走坡節(jié)”活動中,采摘水果的活動為主題,將整個健身操編排為“采摘開始”、“采摘發(fā)展”和“采摘結束”三個階段,再參照傳統(tǒng)健身操的組合式、往復式編排思想,分3個組合進行動作創(chuàng)編,即:由上到下、由遠及近、最后遍布整個身體。首先,第一組合為全身運動,上肢動作為:1拍右手胸前上屈,左右胸前下屈,2拍同一拍,只是交換手臂,3-4拍與1-2拍相同,下肢動作為:1-2拍左腳向前邁,3-4拍右腳向前邁,手型:“采摘水果的準備手勢”。其次,第二組合為體轉運動。上肢動作為:1拍雙臂前伸,2拍左臂不動,右臂胸前屈于右肩上,2-3拍與1-2拍相同,5-6拍胸前H,7-8拍還原,下肢動作為:1-4拍屈膝半蹲,5-6拍右腳向左一步成左弓步,7-8拍還原。手型:采摘水果過程手勢。最后,第三組合為跳躍運動。上肢動作為:1-4拍手臂平舉胸前向前伸直,5-8拍胸前屈,左右依次上伸,下肢動作為:1-4拍左腳為重心點地跳同時左繞,5-8拍身體向后轉動前踢腿跳。手型:采摘水果放入筐中手勢。上述3個組合動作完成后,往復進行一遍結束整套動作。
2.3 后期評價優(yōu)化
整套動作以仫佬族“走坡節(jié)”活動中,采摘水果的活動為主題,并結合傳統(tǒng)健身操的組合循環(huán)編排原理,使整套動作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風韻。在動作編排完成后,需要進行后期的評價優(yōu)化,結合該健身操編排的實際情況,在具體的優(yōu)化中主要著手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方面,音樂伴奏優(yōu)化。由于該健身操的編排滲透了仫佬族的民族特色元素,因此在音樂伴奏的選擇上,采用了仫佬族的民歌《唱羅城》,在具體應用中,通過音樂編輯軟件,加快了《唱羅城》的節(jié)奏和旋律,使其能夠與編排健身操的動感韻律相匹配。另一方面,對編排健身操的運動價值進行評價。通過將該健身操應用到實踐中的測試發(fā)現(xiàn),該健身操屬于悠揚運動,練習完后能夠使練習者心情愉悅,身心放松,達到了健身的效果,此外,對于觀賞者而言,能夠觀看到充滿仫佬族民俗元素的健身操,也是一種民族審美鑒賞的享受。
3.1 有利于健身操民俗審美價值的提升
健美操是一種體育運動形式,對它價值的評價可采用審美視角進行。如前文所示,地域性民族元素中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民風民俗、節(jié)日慶典、民歌民舞,這些都是其中的精華,在健美操的編排中將上述元素融入其中,能夠創(chuàng)設出一些綜合性審美的運動形式,而這種運動形式的審美精華就在于“民俗審美性”。如該文中的案例,將仫佬族“走坡節(jié)”活動中,采摘水果的活動作為主題,編排的一種健美操形式,在傳統(tǒng)健美操動作的基礎上,引入了仫佬族的民風民俗,對于練習者來說,通過健美操的鍛煉感受到了仫佬族民俗風情的魅力,而對于觀賞者來說,則是另一種頗具民俗審美情趣的視覺盛宴,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體現(xiàn)出了健美操審美價值的新內涵。
3.2 有利于健身操應用推廣的民族化發(fā)展
體育健身操的發(fā)展方向在哪?一直是困惑健身操編排研究者的首要問題,在健身操形式、體系已經日漸成熟的今天,似乎難以找到一個準確而又新穎的體育健身操發(fā)展新途徑,現(xiàn)有的很多針對健身操的發(fā)展和改革,大多基于傳統(tǒng)健身操的基礎,難有很大的建樹。該文所探究的將地域性民族元素與健身操編排融合的思路和方法,則是一種有利于健身操應用推廣的民族化發(fā)展方向,按照該理念編排出的健身操,不僅可以用于高校日常的健身操教學,亦可以推廣至相應的民族中,成為該民族人民喜聞樂見的日常健身項目,可謂益處多多。
地域性民族元素融入健身操的編排,有利于健身操項目的長遠發(fā)展。在具體的推廣中,各地政府體育主管部門還應加強對民族健身操編排項目的支持力度,重視民族健身操運動的推廣,同時,學術界和體育界應該加強相關編排項目的支持,社會媒體和各級高校也應該加強宣傳,讓形式更為新穎的民族元素式健身操能夠盡快走進學生和普通百姓的生活中,讓他們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感受到健身操內涵的民族文化內涵。
[1]尹麗娜.國外大眾體育的發(fā)展對我國全民健的啟示[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54-56.
[2]黃詠.民族健身操與健美操之比較研究[J].貴州民族學院院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190-192.
[3]王秀榮.健身健美操比賽動作創(chuàng)編技巧探究[J].運動,2012(1):15,54.
[4]張瑞珠.民族健身操引入新疆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校本課程的可行性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
G831.3
A
2095-2813(2017)05(c)-019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