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丹丹
表面看來,他的山水畫似乎仍是“再現”型的寫實繪畫,其實不然,實則是“再現”之中濃縮著強烈的個性表現力。
表面看來,他的山水畫似乎仍是“再現”型的寫實繪畫,其實不然,實則是“再現”之中濃縮著強烈的個性表現力。他的每一幅畫,都如同一首山水詩,呈現給欣賞者一種幽靜之美、素樸之美、蒼潤之美。他把自然山川的感性形態(tài)和主觀情意、筆墨情趣交織在一體,使客觀物象在畫幅之中充滿了生機,飽蘊著“趣靈”。正如明代袁宏道所言:“世人所難得者惟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水中之態(tài),雖善說者不能下一語,惟心者知之?!?/p>
程翔宇,河北人,先后畢業(yè)于河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yè)。曾進入北京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第三屆名家班、中國畫研究院龍瑞工作室研修學習?,F為文化部中國美術創(chuàng)作基地主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英國維卡東西方藝術聯(lián)盟榮譽主席,《大美術報》主編,翔宇美術館藝術總監(jiān),《中國書畫》雜志社畫院畫家。程翔宇的寫生作品是以“山水質有趣靈”為審美原則的,其以嫻熟精煉的傳統(tǒng)技法為基石,又恰如其分地吸收了西洋繪畫的透視與構圖的基本法則,而且毫無痕跡地融入中國畫“以心寫畫”的美學體系中,執(zhí)著地去探求中國山水畫藝術傳統(tǒng)與現實生活之契合、清新的生活趣味與松動靈韻的筆墨相交融,寓沉穩(wěn)、質樸于尋常清麗之中,寄雄渾豪放于秀潤淡泊之內,從而體現了畫家對山水畫美學價值的追求。
唐志契在《繪事微言》中云:“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程翔宇的許多作品無論是巍巍太行、咆哮的江河,還是秀美的江南山水,都能達到山川之“性”與畫家感情之“情”的統(tǒng)一。在對山水物象的再現中,他能把“以意為主”寓于其中,使得“意造境生”,抒“山情即我情”之喟嘆;使觀者“情因景發(fā)”,在感情化的“不盡之境“中受到感染,潛移默化地發(fā)揮其審美作用?;蛟S,這就是程翔宇山水畫藝術成就的重要表現之一。
藍天、祥云、雄渾厚重的黃土地,展現了中華民族發(fā)祥地的人文精神與自然風情。程翔宇以嫻熟細膩的水墨技法、濃郁渾厚的色彩、豐厚多變的層次,將黃土高原的渾樸曠遠、凝重蒼雄及那頑強的生命張力與畫面交融一體,達到了生活與藝術的高度和諧統(tǒng)一。置身于藍天白云之下,佇立在高原厚土之上,蒼厚與古樸,遼闊與壯麗,粗獷與豪放,令人心儀神往。在他心目中,勤奮畫藝,求索美感,已然是不可移易之畢生追求。
觸摸藝術靈魂
程翔宇是大家公認的“翰墨中堅”,也是名副其實的苦學派,走到今天,全靠著一腔熱血和執(zhí)著的信念支持。無論是北上北京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求藝,還是南下中國美院“取經”,他都付出了成倍的汗水。他融合南北畫風,吸納古今精華,為中國山水畫的發(fā)展執(zhí)著而癡迷地努力著。尤其是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專研,他有著獨到的感悟和見解。步入不惑之年的程翔宇,對自己的藝術追求有了更明確的目標?!爸挥凶x懂了傳統(tǒng),才能進行藝術創(chuàng)新,才能跟隨時代發(fā)展。”程翔宇對記者表示。
程翔宇的求藝之路也是頗為艱辛。程翔宇小時候,父親搞中醫(yī),希望他繼承衣缽,而他喜歡畫畫。此外“文革”前正好有個老畫家從北京被下放回去,他就偷偷地跟他學。1980年,他考上了河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學平面設計,但當時學校很多老師是畫國畫出身,畫得很棒,學校安排了很多國畫課程,花鳥、山水、人物,包括油畫他都學了,學得很雜。
就是這些雜學讓他在年輕的時候體會得多一些。他畫過人物畫,連環(huán)畫也不錯,年輕就想著嘗試很多,直到1991年到北京畫院進修,才確定主攻山水。以前的廣泛涉獵,為今天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傳統(tǒng)以臨摹為主
程翔宇說:“傳統(tǒng)中有著一代代人承接下來的最優(yōu)秀的東西,中國山水畫距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的技法及表現形式等成熟完備??梢赃@么說,中國畫的歷史,就是中國山水畫的歷史。我在后來,越畫越感覺到傳統(tǒng)的重要性。在不明白傳統(tǒng)的時候,創(chuàng)作追求的是形式和表現,而一旦讀懂了傳統(tǒng),才會升華到另一個層面。在20世紀80年代末我就感覺到,要想畫中國畫,就必須尋根求源。我就到中國美院插班到山水畫專業(yè)本科二年級學習。中國美院的前身為國立藝專等,很注重傳統(tǒng)繼承與延續(xù),陸儼少、潘天壽、林風眠、趙無極等大家都曾在那里任教,中國畫文脈傳承很深,他們專門開設了臨摹室,本科山水專業(yè)始終以臨摹為主。
程翔宇的4年大學學習始終是以臨摹為主,第一年通過臨摹認識畫樹石的筆法,第二年臨摹宋人小品?!拔沂菐еM一步認識傳統(tǒng)的想法而來,所以特別渴望這樣的機會和環(huán)境,所以當時特別刻苦。從宋人小品到元代畫作、明清作品,臨摹的不計其數。通過臨摹,我明白了中國山水畫每個時期的特點、脈絡、傳承,還有產生大師作品的社會環(huán)境、歷史原因、文化背景等。”
歷史對山水畫的影響
程翔宇說:“但是歷史總是向前發(fā)展的。宋代山水給人的是高山仰止的氣勢和構圖,但終歸是為上層服務的,體現的‘民意就少些。到了元代,一些漢人賦閑在家,很有文化,家境富裕,就寄情于書畫,逐漸文人畫興盛。元代出現紙張革命,開始用麻紙?zhí)娲伾献鳟?,所以筆墨的技巧要求也相應提高。明清延續(xù)宋元時期的高峰,宋畫的精神體現在明代多,到了清代,元人的東西又比較多些,尤其是‘四王的出現。元代就對中國的繪畫進行了很好的調和,有文化的人從事了繪畫,不是純粹的畫家圈子,而是加入了自我即畫家的心性,更能夠表現畫家本人的思想和個性。”
程翔宇通過對歷史各個時期的研究,就把感悟體現在自己的繪畫當中,明白自己要通過作品,體現一種什么樣的自我精神,傳達給別人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程翔宇說:“現在有些畫家對傳統(tǒng)的研習不夠,沒把傳統(tǒng)吃透。一是對傳統(tǒng)文化研習不夠,個人修為上不去。陸儼少當年強調:四分讀書,三分寫字,三分畫畫,可見他對讀書的重視。二是對傳統(tǒng)筆墨的研習不夠,技法、審美等規(guī)律就無法遵循。
畫,需要改變endprint
程翔宇的畫雄渾厚重、渾樸曠遠,但最近他的畫改變了很多,確實和以前的作品有所不同,畫的很輕松、自然、靈動。
程翔宇說:“畫到一定程度了,需要變變,需要有所突破?!?/p>
程翔宇雖人在宋莊,但宋莊的藝術活動幾乎不參加,而是常年潛心在工作室作畫,兩耳不聞窗外事。以前,人們以為他是一個很專統(tǒng)的畫家,無論是思想還是畫作。其實他的思想很現代,與很多傳統(tǒng)的山水畫家不一樣,對中西藝術都有很新的認識。在畫山水的同時,他還畫油畫風景,這真讓人有點意外。就這一點,在中國的山水畫家中,就很難找到第二個人。畫油畫也并非跨界,只是用另一種材料去表現他心中未能表達的心像。
都畫到快60歲了,無論是思想與技法都較為成熟,已經有了自己的藝術思想??梢钥隙ǖ卣f,沒有藝術思想的畫家走不遠,沒有創(chuàng)新性作品的畫家成不了大家。
程翔宇心有大象,潛龍在水,不聲不響地追求著自已的夢想。不為什么,就為熱愛。好單純、好干凈、好真誠,這就是我們喜歡的藝術家的心態(tài)與胸懷。
程翔宇說:“對于藝術家來說 ,錢不是掙來的,是作品順帶的結果。什么意思呢?就是畫出好東西,名利自然來?!?/p>
注重“實”與“意”相結合
程翔宇的家依傍白洋淀。此地湖水浩淼、煙波蒼茫,春日則鴨鵝湖柳成天然畫卷,夏日則芰荷香風飄逸數十里,秋日則白蘆花瑟瑟于西風中,冬日一派寧寂而蕭然的北國風光。這種地理環(huán)境,自然會深深感染這位心中充滿詩情畫意的人。他近年之獨鐘情于山水畫創(chuàng)作,或緣在此。
古來論畫之分宗別派,于今已漸成舊觀。以文人畫為南宗,水墨渲染,書卷氣為尚;而行家之畫為北宗,功力勝于天然,丹青刻畫為貌。聯(lián)系古今二論,似亦有一脈相牽。
當代畫壇,南北之分顯見,而宗派也難說。即以陸儼少先生之山水而論,其中亦不乏雄渾剛健之趣;而李可染先生之山水則亦常有水墨氤氳之機,自不待言。如今世界,文化交融,人事往來,已不似古代之懸隔。但是,異域人文,必各有因革,此物事之常理,畫事當不例外。
程翔宇的山水畫貌逐漸自立。他的山水畫,在深入學習北方山水畫風的基礎上,亦重視吸收南方山水的清靈氣息,于蒼茫渾樸中求清空秀逸,不能不說這是他的獨到見識。總體而言,程翔宇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既重視構成法則的運用,又重視整體意境的營造,而在表現對象的寫實刻畫上力求真實精到,在氣象意蘊上又努力制造迷茫境界,甚至借鑒抽象符號入畫,使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由此足見他對中國畫傳統(tǒng)有著深刻的感悟。
程翔宇給自己設計的山水道路是不平坦的,因為他并不滿足于小巧式地制作出一種小面目。為此,他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傳統(tǒng)和感受自然,沉潛于山水之中,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審美圣殿。以他多年養(yǎng)成的韌性與對藝術的執(zhí)著之志向,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會實踐并實現這一美好的追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