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春華 朱婕(江蘇省鎮(zhèn)江市)
古稀蜂農的甜蜜事業(yè)
文│潘春華 朱婕(江蘇省鎮(zhèn)江市)
4月油菜花、桃花、櫻花,5月洋槐花、海棠花,此時地處江南鎮(zhèn)江的花期已過。這對于已不外出趕花期的養(yǎng)蜂人廖小明來說,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過去了。不過,這位73歲老人的生活節(jié)奏并沒有因此放慢,凌晨4點起床,帶上防護帽和手套,一天的工作從“查蜂”開始……近日,筆者走進江蘇省鎮(zhèn)江市潤州區(qū)官塘橋街道秀山村郁氏養(yǎng)蜂場,感受古稀老翁的“甜蜜事業(yè)”。而老人卻說,養(yǎng)蜂是生活。
廖小明50歲時才與蜜蜂打交道,今年已是第23個年頭了,當時花了一萬多元買了十箱意大利蜂,走上了養(yǎng)蜂創(chuàng)業(yè)路。
老廖說,這條創(chuàng)業(yè)路走得有些孤獨。“蜜蜂蜇人疼,給錢也沒人肯來干這活?!庇谑牵屠习橛艟庞⒋顧n上陣,一個研究養(yǎng)蜂技術,一個負責蜂蜜銷售,也因此練就了不怕蜂蟄的本事,“一般人被蜜蜂蟄一下會紅腫,我們現(xiàn)在就起個小疙瘩,不會腫?!比缃瘢羰橡B(yǎng)蜂場已經發(fā)展到100箱蜂,一排排整齊地碼放在小院旁的空地上,每天被蜜蜂叮幾口,已經成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花期時,兩天能搖蜜300多斤?!崩狭握f,他順手打開一只箱蓋開始搖蜜,原本安靜的空地頓時熱鬧起來,幾十只蜜蜂撲騰著,圍上他。密密麻麻的蜂巢和蠕動的蜜蜂,則讓筆者心里一顫。
搖晃之下,晶瑩的蜜汁已滴入下層的托板。老廖介紹,初搖下來的蜂蜜60%是水分,要等水分蒸發(fā)了,才是純正的蜜。不經意間,一陣刺痛在筆者的右臂迅速蔓延,隨之而來的是紅腫。
老廖見狀,隨即用肥皂水為筆者涂抹了患處。老廖說,蜂群是支紀律部隊,天熱了留守的蜜蜂會排成一排,用翅膀為采蜜歸來的工蜂扇風,蜂王也要經歷“新老交替”……說起這些蜜蜂的趣事,老人神色飛揚,“養(yǎng)蜂是我的生活?!?/p>
10年前,廖小明也和《舌尖上的中國》里的養(yǎng)蜂人一樣,要趕花期,一趕就是半年,要走大半個中國,“養(yǎng)蜂是一項對綜合知識要求很強的職業(yè),不僅需要掌握養(yǎng)蜂的各種技術,還要熟悉各地花源、天氣、音樂、環(huán)境、風水等。租個車子到處跑,晚上就用篷布搭棚子對付對付?!闭f起彼時的奔波,老人并不覺辛苦,只是掰著指頭算了算,“成本太高,不劃算?!彼?,近年來,老人基本不外出趕花期了,就在鎮(zhèn)江一帶放蜂。
這幾年,老人的視力衰退,也更加害怕梅雨季節(jié)了,必須瞪大了眼睛,時時提著小心?!耙驗?,進入梅雨季節(jié),蜜蜂容易生蜂螨,不及時治,翅膀被蜂螨啃了,蜜蜂就沒用了?!?剛養(yǎng)蜂不久,他就經歷了一次蜂螨,新羽化出房的幼蜂殘缺不全,到處亂爬,再無能力采花蜜了,損失了將近兩萬塊錢?!拔椰F(xiàn)在眼睛不行,看不清蜂螨等害蟲,主要是以預防為主,或運用清水沖、日光曬等方法,來消滅蜂螨、水甲蟲等害蟲?!睘榱松a原生態(tài)、無毒害的蜂蜜,廖小明堅決不用抗生素類的藥。沒有花可采時,就用蜂蜜飼養(yǎng)。
如今,廖小明的兒子郁美林也加入了養(yǎng)蜂場?!八麆傞_始也有些害怕被蜂蜇,不過,干干就習慣了,有人接棒就好!”目前,郁美林不僅認真學習先進的養(yǎng)蜂技術,而且在互聯(lián)網上開了一家網店,專賣蜂蜜,生意不錯,年銷售蜂蜜兩噸多,生活比過去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