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鼻子和嘴巴
它們的耳朵大得出奇,聽覺非常敏銳。鼯鼠是夜行性動物,大而亮的眼睛能夠讓它們在黑夜里看得更清楚。靈敏的胡須和出色的嗅覺也是它們黑夜里感知周圍環(huán)境所不可或缺的。
嗓音
鼯鼠屬于“話多”的嚙齒動物,它們會發(fā)出大叫聲、咯吱聲、哼唧聲,甚至還能發(fā)出我們聽不見的超聲。
體型
不同種類的鼯鼠體型大小差別很大,大型的鼯鼠體長30~60厘米,體重可達1~2.5千克。最小的鼯鼠不足10厘米長,體重僅有幾克。
結構
從身體結構上來說,鼯鼠其實與普通松鼠身體構造十分相似,但是它們的四肢骨骼較松鼠更長,而足部和椎骨較松鼠更短。
世間有一些長了翅膀的鳥卻學不會飛,同時,也有一些沒有翅膀的動物,卻能夠在林間“飛”翔,鼯鼠就是這樣一種懷揣飛天夢的哺乳動物。
世界上存有大約43種鼯鼠。最大的一種生活在巴基斯坦,體長約60厘米(尾長不計);最小的一種在馬來西亞的熱帶雨林里穿梭,體長不足10厘米,在空中滑翔的時候簡直就像大蝴蝶。
這種身姿靈巧的嚙齒動物沒有翅膀可以撲騰,但是,它們也有辦法自在地滑翔。鼯鼠的滑翔技能得益于其翼膜以及尾巴。鼯鼠從樹枝上躍起,翼膜可以迅速撐開,在下落過程中獲得更多阻力,鼯鼠隨之滑行,而它們靈巧的尾巴可以控制方向。一只普通鼯鼠可以滑翔47米左右,目前人類測得鼯鼠的最遠滑行距離達90米之遠。當然,人類不甘示弱,也模仿鼯鼠的特殊結構創(chuàng)造出翼裝飛行這樣一種極限運動,刺激非常。
翼膜
這種從腕部延伸到踝部的膜狀構造就是屬于鼯鼠的“翅膀”。翼膜平時收起,飛行時瞬間延展開,就像給鼯鼠撐起了一個滑翔傘,讓它們自由地在林間滑行。
尾巴和爪子
它們的尾巴又長又扁,能夠使身體更加穩(wěn)定。飛行中,靠著四肢與尾巴的配合,它們可以前往自己想去的地方。降落的時候,厚厚的爪子能夠起到緩沖的作用,讓它們輕松著陸。
皮毛
鼯鼠通常長著絲滑柔軟的棕色或灰色皮毛,肚子部位呈白色,也有一種特殊的大鼯鼠皮毛是紅色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