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專
(淮安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江蘇 淮安 223003)
基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項目化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游 專
(淮安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江蘇 淮安 223003)
針對《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項目化教學的現(xiàn)狀與困境,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平臺,提出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項目化”教學模式和具體教學過程。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模式可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現(xiàn)代信息技術;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項目化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yè)、汽車電子技術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核心基礎課程,立足于面向"汽車后市場"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先修課程有公共素質平臺課程、機械制圖、汽車機械基礎知識認知、汽車電工與電子技術等專業(yè)基礎課,平行課程有汽車發(fā)動機拆裝與調整,后續(xù)課程有底盤電控系統(tǒng)故障診斷與檢修等專業(yè)課和汽車使用維護實訓、汽車綜合維修實訓、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實訓等綜合實訓課程。本課程與前、后課程銜接恰當,與平行核心專業(yè)課程一起為學生由職業(yè)所需基本技能的初步形成經(jīng)由專項技能的熟練再到職業(yè)所需綜合技能的獲得起到承前啟后的橋梁作用,同時,對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目前主要采用項目化教學法開展教學。
相比以傳授知識為目的的傳統(tǒng)教學法,項目化教學法的采用猶如引入了一股“源頭活水”,體現(xiàn)了以“崗位需求”為出發(fā)點、以培養(yǎng)“職業(yè)能力”為核心的職業(yè)課程特點,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做到了“教、學、做”合一[1]。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通常將項目分解成若干個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知識、技能。這種“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上,改變了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師扮演指導學生的角色,從而把課堂還給學生,盡可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再創(chuàng)造的能力。
項目化教學法是將知識點融入到項目任務中,學生掌握了知識點,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技能。當前項目化教學的實施,學生知識點的獲取途徑主要是教師現(xiàn)場講解,學生當場消化吸收。但是,由于高職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且社會對高職學生存在一定的偏見,導致高職學生學習積極性、自信心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課程難度比較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同時課堂時間有限,知識點掌握程度的參差不齊導致了任務完成質量的差距。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識點,影響任務完成的質量,削弱了學生參與項目的積極性;也有部分學生雖然表面上完成了任務,但是不求甚解、照葫蘆畫瓢,即便在任務完成后仍一頭霧水,達不到“學中做,做中學”的真正目的。解決這些問題,讓項目教學法真正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顯得尤為重要[2]。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由信息技術所搭建的平臺的使用被看做是各類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工具,才能更好地達到課程教學目標[3]。對于學生來說,信息技術更是一種受用終生并能提高技能的工具。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及數(shù)字化資源庫為平臺的學習模式下,《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課程通過引入翻轉課堂、微課等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和手段實現(xiàn)項目化教學的改革[4]。
《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共分為離合器三件套更換、同步器更換、半軸外球籠更換、差速器更換、前束調整、車輪動平衡、懸架減振器更換、齒輪齒條式轉向器更換、制動器摩擦片更換9個項目,現(xiàn)選取“項目一離合器三件套更換”中的“任務4 離合器三件套更換”,前三個任務分別是壓盤、離合器片認識、分離軸承認識、離合器虛擬拆裝。項目一采用汽車底盤機電維修工作中典型案例離合器三件套更換為載體,引導學生認知離合器三件套(壓盤、離合器片、分離軸承),虛擬拆裝離合器(熟悉拆裝流程),實操訓練(離合器三件套更換)。整個過程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增強難度,達到逐步提升的效果。
學生借助于《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課程手機終端超星“學習通”、教材、實訓指導手冊、教學活動設計、課件、臺架等多種手段完成本課題任務,教師全程參與并做相關的示范,引導啟發(fā)學生盡可能獨立自主地完成該任務[5]。
(1)課前
學生:登錄《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超星泛雅在線課程平臺,觀看離合器三件套更換微課視頻自主學習,完成在線測試;
教師:在超星泛雅在線課程平臺上發(fā)布任務,根據(jù)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師生互動討論,完善課堂教學設計。
(2)課中
學生:
①通過手機終端超星“學習通”,進行搶答,問題答案的提交;
②接受“任務 4 離合器三件套更換”,查閱資料,分析任務;
③填寫學習工單中計劃工單,進行壓盤、離合器片、分離軸承檢測,完成更換任務,記錄檢測數(shù)據(jù),填寫檢測工單和學習工單;
④總結本次任務的設計思路及心得體會,完成考核工單,在平臺上留言,完成答辯;小組相互評價,給出本次任務成績;個別小組展示完成的任務成果。
教師:
①根據(jù)學生課前網(wǎng)上學習情況,共性問題集中重點講解;
②進行離合器檢測、離合器三件套更換實操演示;
③根據(jù)學生實戰(zhàn)練習情況,巡回個別答疑;
④組織每個小組組長總結設計過程與體會;相鄰小組之間根據(jù)平臺留言及現(xiàn)場答辯,相互評價成績;教師隨機抽查評價結果,并給每組評定成績。
(3)課后
學生:完善學習工單。
教師:整理項目成績,平臺發(fā)布。
《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課程知識面廣,知識點多,課程組教師共同制作動畫、微課視頻,并配套有教案、課件、測試練習等資源,并將這些資源與對應的項目綁定,學生在明確項目任務后,便能確定自己應掌握的知識點,為學生提供開放的、主題明確的、動態(tài)的學習環(huán)境。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可以反復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遇到疑問可以停下來思考,甚至可以在線尋求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同時,每個項目知識點都配有在線測試練習,學生可通過練習進行自我評價,教師也可根據(jù)學生的答題正確率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上,學生可以對知識點的學習進行討論、交流,必要時也可分組講解,并由其他同學給予評價。這種個性化、互評式的學習方式打破了課堂時間有限的瓶頸,節(jié)約了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更專注于主動的基于項目的訓練。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由“套餐”變成了“自助餐”,高質量地完成項目任務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重塑了學生的自信心,讓因材施教成為可能。
對于《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課程的學習,學生往往最缺的就是興趣。“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黑板+PPT”已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資源平臺、手機微信、QQ等讓學生隨時隨地進入“課堂”,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框架,使交互式學習成為了可能?,F(xiàn)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造的信息共享、相互交流、互動合作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實現(xiàn)了在線教學、在線管理和在線互動,克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令學習者在交互的過程中達到預期學習效果。比如,通過手機紅包的方式獎勵項目完成的佼佼者,既增加了教學信息的傳遞方式,也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傊艾F(xiàn)代信息技術+項目化”教學,使得學生完成項目的質量及效率大為提高,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得到加強,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教師轉變教育理念,從“以課堂為中心”轉變?yōu)椤耙詫W生為中心”。在學生完成項目任務過程中,全程指導,掌握各個學生特點,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自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在已有項目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并實踐。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互動學習的意識,特別顯著地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團隊協(xié)作與溝通協(xié)調能力。學生逐漸能夠有意識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內在的個性化潛在智能得到挖掘。
[1] 黃忠海.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yè)項目化教學探索[J].內燃機與配件,2017,(16):154-155.
[2] 劉瓊瓊,游專,史品佳.微課支持下的翻轉課堂在項目化課程中的教學模式研究——以《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課程為例[J].價值工程,2016,35(30):202-204.
[3] 張碩童.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職業(y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17,(18):29.
[4] 鄭永軍,李文軍,黃詠梅.基于翻轉課堂的《傳感器技術》課程教學探索[J].高教學刊,2017,(18):75-77.
[5] 張婷.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深度融合問題探索[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7,16(17):192-193.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ProjectTeaching Mode of the Automotive Chassis Assembly and Adjustment Based 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You Zhuan
( Department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Hua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iangsu Huaian 223003 )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ilemma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of "automotive chassis assembly and adjust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mode and the concrete teaching process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 with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platform.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teaching model can achieve a good teaching effect.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tomotive Chassis Assembly and Adjustment; Project Teaching Mo-de; Reform and Practice
G710
A
1671-7988 (2017)21-230-03
10.16638/j.cnki.1671-7988.2017.21.079
CLC NO.: G710
A
1671-7988 (2017)21-230-03
游專(1977-),女,副教授,博士,就職于淮安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主要從事汽車機電一體化研究?;痦椖浚航K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項目(2015-R-45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