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
刀是一種文化,象征著權威、浩然正氣和無窮的勇氣與力量。指揮刀在刀的文化中有著無上的地位,它凝聚了一份保衛(wèi)國家主權完整的使命、代表了一份戎馬生涯的光榮,體現(xiàn)了維護國家和民族尊嚴的責任。
自1953年正式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杖妰x仗隊,直至1992年國慶前夕,執(zhí)行隊長只行徒手禮,這顯然不如舉刀禮莊重。為了壯我軍威,1991年6月中央軍委指示:要制造出中國軍隊自己的現(xiàn)代化儀仗指揮刀,結束中國有儀仗隊而無儀仗刀的歷史,以壯軍威國威。
針對現(xiàn)代化儀仗指揮刀,鄧小平同志也作出了指示:“國威軍威看儀仗,三軍儀仗隊應該有一把體現(xiàn)國魂軍魂的指揮刀?!彼闹甘敬龠M了由徒手禮改為軍刀禮的進程。而這樣一把至高無上的神圣“國刀”又是如何與沈從岐結下不解之緣的呢?
與指揮刀結下不解之緣
研制指揮刀的任務落到了總后勤部。有關負責人跑遍了全國十多家知名刀劍制造廠,但由于指揮刀設計的特殊性、工藝要求的復雜性而無廠敢接。就在這時候,一位領導的腦海中閃現(xiàn)出了與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有著多年合作關系的老兵沈從岐。他曾因在亞運會期間研制600把“中山寶劍”贈送給外賓,給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有關方面立即與沈從岐取得聯(lián)系。沈從岐二話沒說,就在生產(chǎn)三軍儀仗指揮刀的協(xié)議書上,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從此與指揮刀結下了不解之緣。
為將中國的第一把指揮刀制造好,沈從岐開始研究中國與世界的刀劍鑄造史。從我國古代商、周時期的青銅劍,到近代的九獅刀,從西班牙的宮廷劍到法國的步兵劍,他都了如指掌。經(jīng)過古今中外對比后發(fā)現(xiàn),中世紀歐洲宮廷御用劍上,多是精雕細琢,并以天然寶石鑲嵌,雍容華貴,彰顯宮廷的奢華之風;日本指揮刀鋒利冷峻,不善雕琢,帶著殘忍的血腥之氣;而中國的九獅刀獨樹一幟,由手工藝人精雕而成,刀上的九頭獅子呼之欲出,九獅喻指華夏九州。
經(jīng)過分析后,沈從岐認為,任何一種刀、劍本身都蘊含著一種文化,依附著民族的精神?!罢\然,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不同表達方式,但其本質(zhì)都是一致的,那便是崇尚英雄主義和大無畏的精神,展示力的完美。這把指揮刀一定要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沈從岐對《西部大開發(fā)》說道。
十次返工鑄就“天下第一刀”
拿到軍委審定的軍刀草圖后,沈從岐開始在自己的腦海里勾畫著,雄偉的長城,騰飛的金龍和鳳凰,翱翔的和平鴿在他的腦海里交替出現(xiàn)。他覺得這些圖案可以藝術地再現(xiàn)到這把不同尋常的指揮刀上,它們喻指的是我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優(yōu)良的傳統(tǒng)與美德,熱愛和平,追求世界祥和、發(fā)展的世紀主題。
有了初步的構思后,沈從岐于1992年3月28日開始步入了艱苦的研制過程。由于這是國內(nèi)第一把指揮刀,面臨著許多困難。首先是資料緊缺,缺少參照物,屬國內(nèi)首次研制;其次是原本經(jīng)營中山帽廠的沈從岐,轉型到刀劍制造,設備、工具及人才等方面都不具備條件。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沈從岐不僅四處搜集資料,成立攻關小組,日夜忙于設計和制作圖紙:他還把火車當作“家”,來回奔波于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成都等地,攻克了一項又一項的制作技術難關。自此,指揮刀的研制終于走上了正軌。研制隊伍組建起來之后,沈從岐還克服了資金緊缺及經(jīng)驗不足的困境,在研制不到一年的時間中,他廢寢忘食進行試制,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將樣品研制出來了。
指揮刀是國家執(zhí)行外事任務時所用,所以報審程序也非常嚴格。第一次樣刀是弧型的,送審時有關領導指出,儀仗隊的指揮刀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彎刀寓意不好。第二次樣刀送審時,有關領導又指出,刀身上的雕刻并不逼真,失去龍應有的遒勁,不能充分體現(xiàn)人民解放軍威武之師的形象。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沈從岐與兒子沈俊光送樣品就先后跑了16趟,個中辛酸只有自己能體會到。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返工和送審,歷經(jīng)九次之后終于迎來了柳暗花明。1992年9月26日,當他把第10次定稿的指揮刀樣刀送到首長們手中時,終于折服了在場的全體評委。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張震,國防部長遲浩田,總參謀長張萬年等集中審議,通過了指揮刀的驗收,并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贊其為“振國威壯軍威的天下第一刀”。由此,我軍歷史上的第一把儀仗指揮刀誕生了。時任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親筆揮毫,為“天下第一刀”寫下了“威武文明、壯我軍威”八個大字?!疤煜碌谝坏丁碧钛a了我軍兵器史上的一項空白,將永載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史冊。
國刀·天下第一刀見證歷史榮耀時刻
沈從岐向《西部大開發(fā)》介紹,被譽為國刀“天下第一刀”的三軍儀仗指揮刀,刀身長1米,寬2.5厘米,重1.65公斤。整個刀體,從里到外,工藝精湛、圖騰典雅,包容了多種文化內(nèi)涵,其寓意也頗為深刻。主刀用鈦合金鋼制成,永不生銹;刀形筆直堅韌,光彩照人,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尊嚴與力量;底部配有精美的云龍紋,并刻有“天下第一刀”五個遒勁有力的篆字;刀的護手用合金材料鑄造,上面鍍有24k黃金,其外觀看恰似一只展翅飛翔的鳳凰,在它的羽翼處鑲嵌有22個顆寶石,耀眼奪目;若從側面觀賞護手,則是一只和平的鴿子,只見它昂首挺胸,欲展翅高飛,形態(tài)生動逼真,給人以生機勃勃之感。整個護手的設計理念中,既蘊含著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又展示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渴望和平友好的精神與心態(tài),形象而又充分地向世界傳達了中華民族“平等、和平、發(fā)展”的美好理想。
指揮刀的手柄做工同樣精細,不僅真皮包裹,且金絲線盤旋式纏繞,鍍金的手柄下方帶有裝飾性的花紋,絢麗的色彩與高貴的質(zhì)地相映成輝。手柄的頂部嵌有一顆碩大的紅寶石,此石象征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而環(huán)繞四周的34顆小寶石,則代表著我國包括臺灣省在內(nèi)的32個省、市、自治區(qū)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qū);整個刀體共裝有56顆小寶石,此象征著中華生息與共的56個民族。
刀鞘用合金鋼鑄造,刀鞘內(nèi)部設有一凹槽,既保證插刀和拔刀都很方便可靠,刀入鞘后也不會輕易脫落。刀身在受到外力時只能朝一個方向彎曲,保證萬無一失。鞘身外部雕刻著9條騰飛的巨龍和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巨龍象征九州大地興旺發(fā)達,蒸蒸日上,而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則一向被喻為祖國的鋼鐵長城,他們?nèi)找购葱l(wèi)著祖國的尊嚴、社會的安寧。
如今,國刀·“天下第一刀”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執(zhí)行國家迎賓禮儀,至今已接待了各國首腦、要員5000余次。1992年9月30日,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簽署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執(zhí)行隊長和分隊長自1992年10月1日起正式啟用指揮刀;1993年4月28日儀仗指揮刀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永久收藏;根據(jù)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從1993年10月1日起,天安門國旗護衛(wèi)隊升(降)國旗儀式啟用指揮刀;2004年2月27日,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五十周年大閱兵指揮刀”、“香港回歸儀仗指揮刀”、“澳門回歸儀仗指揮刀”、“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指揮刀”、“三軍榮譽刀(01號)”共五把;2009年4月2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60周年的海上閱兵活動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檢閱海軍儀仗隊后登上閱兵艦;2009年10月1日,祖國六十周年華誕,之后的九三大閱兵、APEC峰會、G20峰會……“天下第一刀”時而在指揮官手中引領三軍,時而護衛(wèi)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吸引全球矚目。2016年10月26日,國刀·“天下第一刀”文化藝術館在沈從岐的家鄉(xiāng),全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第一縣——浙江省慶元縣蔡山頭順利舉辦奠基慶典;12月10日,國刀·“天下第一刀”重走長征路紅色文化行活動于天安門國旗護衛(wèi)隊正式啟動……
結語
國刀·“天下第一刀”從誕生到現(xiàn)在,凝聚著老兵沈從岐的心血與智慧,經(jīng)歷了艱苦絕卓的研發(fā)歷程,也見證了共和國每一個歷史的重要時刻。同時,向世界傳達了人類“平等、和平、發(fā)展”的美好理想,展示出中國軍隊的威武、莊嚴和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也向全世界宣誓了中國人民與中國軍隊捍衛(wèi)祖國的信心與決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