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子夏
紹興有條躲婆弄
文/邱子夏
紹興是個老城,處處流淌著濃郁的文化氣息,一口井,一條街,一座老房子,都有說不完的故事。穿行在紹興的小巷里,你可能會遇到一條叫“躲婆弄”的小胡同,它的地面是用條石板砌成的,寬不過兩三米,兩旁都是舊房子,墻根長滿了青苔,顯得古樸幽靜。我喜歡一個人不急不緩地穿過這條小胡同,邊走邊回味著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
一千多年前的某日,王羲之在街上閑逛,看到一個賣扇子的老婆婆,任她怎么吆喝,攤位前仍是冷冷清清的。這位大書法家起了惻隱之心,心血來潮地在老婆婆擺出的扇面上都題了字。
不料,這賣扇子的老婆婆很生氣地說:“你這人好生奇怪,我這里生意這么差,你還來搗亂,在我扇子上畫幅畫說不定還好些,你寫幾個字有什么用啊,還糟蹋了我的扇子。你必須把這些寫字的扇子買了。”
好心幫忙沒好報,這讓王羲之有些尷尬,但他轉(zhuǎn)念一想,幫人要幫到底,就告訴老婆婆說:“婆婆,你盡管去賣。你只要說這是王羲之寫的字,每把扇子最少可賣1兩銀子。如果沒賣完,我按1兩銀子1把買了?!?/p>
這簡直是天價??!老婆婆聽了半信半疑,但想到反正賣不出去還有人收拾殘局,就試著吆喝開了:“快來買扇子啊,王羲之題字的扇子。1兩銀子1把。”
老婆婆沒想到,她這一喊,很多人圍了過來,他們拿起扇子看了看,就紛紛掏銀子購買。不到一刻鐘,扇子全賣光了。
老婆婆想自己平時費(fèi)盡口舌半天才賣一兩把扇子,而且不過幾文錢,那個人寫幾個字竟然高價賣都銷售一空,便后悔沒讓對方多寫一些。可等她回頭找王羲之的時候,人早就沒影了。為了賺更多的錢,老婆婆通過多方打聽,終于問到王羲之的居所,便帶上一大堆扇子找王羲之寫字。
王羲之正準(zhǔn)備上街,遠(yuǎn)遠(yuǎn)看到一個老婆婆抱著一大堆扇子往自己家走來,立刻明白了對方的用意,就迅速鉆進(jìn)家旁邊的一個小胡同。以后,每次看到老婆婆在家附近,他就閃身躲進(jìn)那條胡同。后來,事情一傳十,十傳百,這條胡同就有了“躲婆弄”的名字了。
(作者學(xué)校:浙江省樂清市柳市鎮(zhèn)第三小學(xué)六年級 指導(dǎo)老師:鄭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