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苒
《銀河護衛(wèi)隊》《復仇者聯盟》《死侍》《博物館奇妙夜》都使用了竊取而來的特效技術?好萊塢近年來炙手可熱的票房大片都是侵權之作?誰才是這些影片中CG角色的真正擁有者?不是出品的電影公司?
這些疑問都出自美國加州聯邦法院正在審理的一樁案子——一家名為Rearden的視覺特效公司起訴福克斯、派拉蒙和迪士尼,指控這三家電影公司制作和發(fā)行的部分影片盜用了其完善的一項表情捕捉技術。
原告方Rearden公司是硅谷知名投資人史蒂夫·普爾曼(Steve Perlman)投資孵化的一家視覺特效公司,該公司完善了一項名為MOVA的表情捕捉技術,這項技術可以捕捉面部表情,創(chuàng)造出相片級的電腦圖形特效。
然而,由于Rearden的一位核心員工跳槽去了另外一家特效公司Digital Domain 3.0,這項技術也被泄露。去年,Rearden把Digital Domain 3.0告上法庭,美國聯邦調查局針對此事進行了商業(yè)間諜行為調查,此后法院也發(fā)出禁令,禁止Digital Domain 3.0把這項技術授權給其他公司。(編者按:Digital Domain 3.0日前已經向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提出上訴請求。)
Rearden與Digital Domain 3.0的案子尚未塵埃落定,今年7月下旬,Rearden又一紙訴狀把好萊塢三大巨頭——迪士尼、福克斯和派拉蒙告上了法庭,指控這三家電影公司制作和發(fā)行的一些影片盜用了其擁有的MOVA表情捕捉技術,涉及影片包括:迪士尼的《銀河護衛(wèi)隊》《復仇者聯盟2:奧創(chuàng)紀元》《美女與野獸》;福克斯的《死侍》《博物館奇妙夜3》《神奇四俠》;派拉蒙的《終結者:創(chuàng)世紀》等。
Rearden方面表示,這項技術在拍攝時可以讓施瓦辛格飾演的終結者看起來更年輕,也可以讓完全由電腦特效創(chuàng)造的鋼鐵俠出現在《死侍》中。
值得一提的是,??怂购团衫纱饲霸浉顿M使用過Rearden的MOVA技術,分別用于《波西·杰克遜與神火之盜》《本杰明·巴頓奇事》兩部影片;尤其是《本杰明·巴頓奇事》,這部影片通過早期的MOVA技術,創(chuàng)造了一個由電腦生成的不同年齡段的布拉德·皮特,并因為特效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之后,這項技術出現在更多影片中,并于2015年得到了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研究院的認可,獲得科技獎。而福克斯和派拉蒙卻無視Rearden與Digital Domain 3.0之間的官司,與后者達成授權協議。Rearden指控??怂购团衫捎玫搅嗽摴拒浖绦虻摹爱a出物”,包括特效生成的皮膚肌理、妝容樣式、表情捕捉等素材。
如果說Rearden與福克斯、派拉蒙之間的摩擦尚屬“版權糾紛”,那么,狀告迪士尼則是針對其不折不扣的侵權了。根據Rearden在加利福尼亞州聯邦法庭的案卷顯示,“迪士尼使用了竊取來的MOVA Contour系統(tǒng)和技術,利用其完成了相關工作,并且出品、發(fā)布、展示了至少包括《銀河護衛(wèi)隊》《復仇者聯盟2:奧創(chuàng)紀元》和《美女與野獸》在內的影片,這是對Rearden Mova LLC公司知識產權的侵犯?!?/p>
起訴書援引了《美女與野獸》主演丹·史蒂文斯的訪談。在采訪中,史蒂文斯和電影主創(chuàng)團隊的其他成員解釋了這項技術在電影中是如何使用和運作的。史蒂文斯說,拍攝時有27臺攝像機捕捉他的面部表情,然后將這些面部表情轉換成野獸的形象。法庭文件中還有許多照片材料,其中包括在《銀河護衛(wèi)隊》和《美女與野獸》片場出現的帶有MOVA標志的機器,這些證據都可以證明迪士尼使用了這一技術。
Rearden表示,迪士尼還將這項技術應用在其他影片中,比如《創(chuàng):戰(zhàn)紀》《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異星戰(zhàn)場》以及《復仇者聯盟》。
Rearden說,雖然迪士尼曾跟他們簽訂了四部電影的合同,但在Rearden要求Digital Domain 3.0歸還MOVA技術時,迪士尼非但沒有這么做,反而還跟Digital Domain 3.0合作,將這項技術應用于全球票房超過12億美元的《美女與野獸》,而且在電影上映以前,迪士尼還將未經授權的MOVA技術作為他們的宣傳工具。
“在電影產業(yè)和媒體都在談論《美女與野獸》成功的同時,沒有人提到他們是從受到版權保護的MOVA Contour技術發(fā)明方和推廣方Rearden和其所有者Rearden Mova LLC的手中竊取到了這一技術,并且利用這一技術取得了成功?!盧earden在起訴書中聲明。
除了要求法庭禁止??怂埂⑴衫珊偷鲜磕徇@幾部電影上映之外,Rearden還要求得到實際的損害賠償,并歸還侵犯其版權的利潤。
對于Rearden的控訴,三大電影公司主張,原告提出的版權、商標權和專利權從法律意義上來說并不成立,因為最終呈現在大銀幕上的主要是人力投入的作品,即電影導演和演員表演,技術公司不能把這些成果劃歸己有。
“如果Rearden的‘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權理論成立,那么,Adobe和Microsoft就可以宣稱是所有使用Photoshop或者Word軟件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的所有權了,”被告方律師做出辯解。
而原告方Rearden的律師對被告方的這一觀點進行反擊,認為使用MOVA技術進行電影拍攝就好比作者用Microsoft Word寫書,或者藝術家用Adobe Photoshop進行數字藝術創(chuàng)作。
“MOVA Contour系統(tǒng)把二維攝影機捕捉的畫面作為素材輸入,然后基于程序設計師的選擇和受版權保護軟件的指令,進行具體化操作,將其合成為微妙性和藝術性兼具的三維動畫并輸出?!盧earden的律師在法庭上辯稱,“導演可能是演員表演的創(chuàng)作者——讓演員按照奧斯卡·王爾德的劇本表演、排練、打光和拍攝。然而,在MOVA Contour系統(tǒng)進行表情捕捉時,導演不能擅自選擇機位,因為所有攝像機的位置都已固定;也不需要‘選擇和安排服裝、布景和其他各種道具等,因為表情捕捉只需要演員的面部和頸部的隨機模式;同時也不需要‘打燈造影,因為MOVA Contour系統(tǒng)會在演員面部使用一種隨機模式的光束來消除皮膚上的陰影,這也是固定設置好的?!?/p>
換句話說,Rearden認為,電影導演受限于程序員事先設置好的藝術選擇,拍攝的結果實際上取決并來自于這項技術設備。
“一般來說,作家在Word文檔中輸入每一個字寫成一本書,藝術家在Photoshop文件中決定每一筆每一畫的顏色和像素來完成一幅作品。”Rearden繼續(xù)辯稱,“在這兩個例子中,作家和藝術家所使用的軟件并沒有把他們最初輸入的東西合成為不同的東西。上述被告方律師的類比與MOVA Contour系統(tǒng)的本質區(qū)別在于,最終輸出的成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MOVA Contour系統(tǒng)使用者努力的結果,在多大程度上是MOVA Contour系統(tǒng)本身的結果。所以,最終輸出的成果其版權應該屬于MOVA Contour系統(tǒng),而不是該系統(tǒng)的終端使用者或者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