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天陽
良好的家風是我們創(chuàng)造美好世界的第一步,它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走向。令我驕傲的是,我們家是個有良好家風的家庭,勤儉節(jié)約和熱愛讀書是我家家風的主要理念,從小我就是在這種理念下成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家喻戶曉。記得,剛懂事時,我發(fā)現(xiàn)每次吃完飯,爸爸的碗里特別干凈,找不到一粒剩飯,同時他也要求我這樣做。爸爸告訴我:因為他出生在農(nóng)村,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明白糧食的來之不易。在農(nóng)忙的時候,就要到田里幫忙干活,特別是每年“雙搶”的時候,也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都要頂著大太陽到田里去割稻、插秧,特別辛苦。雖然現(xiàn)在生活在城市里,但是農(nóng)村的生活經(jīng)歷他這輩子也不會忘記。所以我們家的家規(guī)是無論在哪里吃飯,吃多少就盛多少飯,不準浪費,要吃干凈碗里的每一粒米飯。爸爸一直就是這么做的,同時也用實際行動教育著我,影響著我。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名言,也是我家家規(guī)之一。在我們家,晚飯后的主要活動就是看書,特別是媽媽,因為工作的關系,每年都會參加幾次考試,看書的時間就會特別長。記不得有多少次,我半夜醒來,發(fā)現(xiàn)書桌上的臺燈還亮著,原來媽媽還在復習看書,我?guī)状胃鷭寢屨f:“您太辛苦了!”但是媽媽說:“人不學,要落后。”在我心里一直覺得,看書時的媽媽是最美的,沉靜、專注、自得其樂。正是因為有這樣家風的耳濡目染,我也成了一個“無書不歡”的小書迷。
爸爸、媽媽從小教育我要熱愛讀書。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買了很多的書,陪著我一起閱讀,慢慢地我認識了許多的字,就可以自己閱讀了。現(xiàn)在你要問我家什么東西最多,那答案肯定是“書”了,因為我的大書架都快被書放滿。每逢周末,我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新華書店和圖書館,每次都會在那里待上半天,手里捧著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獨自沉浸在一個靜謐的世界里,細細嚼著文章當中每一處精彩的片段,慢慢地去品味文中那耐人尋味的文字和情感。正所謂“開卷有益”,如今的我,正變成一個自信滿滿、積極向上的我。讀書成就了我,家風熏陶了我。
家風即教育,它就像潤物無聲的點點春雨,不知不覺地影響著我。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傳承、發(fā)揚。熱愛讀書,引領著我在書的海洋里茁壯成長,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我為我的家感到自豪!
(指導老師:林銀花)
教師評語:習大大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一個家庭只有培養(yǎng)良好的風氣,樹立良好的家風,家庭才能和睦,社會才能和諧。這是一篇記敘文,小作者列舉了爸爸、媽媽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事例,在平平凡凡的細節(jié)中描述他們家“勤儉節(jié)約"“熱愛閱讀"的良好家風。懂得珍惜,才會有所敬畏;熱愛閱讀,才能勇攀知識高峰。這種內(nèi)外兼修的家風值得大力提倡和學習,我要為從善、從上的良好家風點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