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井安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鄙钊胪七M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對于永葆黨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戰(zhàn)斗力具有重大的時代價值,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制勝法寶,是黨的先鋒隊屬性的內在要求,是黨長期執(zhí)政、實現歷史使命的必然選擇。
建設偉大工程
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制勝法寶
1939年,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fā)刊詞》中明確指出,統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zhàn)勝敵人的三個法寶,其中,統一戰(zhàn)線和武裝斗爭是戰(zhàn)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而黨的建設是戰(zhàn)勝敵人、統攝統一戰(zhàn)線和武裝斗爭的核心。為此,毛澤東首次把黨的建設提升到“偉大工程”的高度,強調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迫切地需要“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他旗幟鮮明地指出建設這樣一個黨,是件“偉大的工程”,而“這件偉大的工程也正在進行之中”。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chuàng)造性地將馬列主義政黨建設理論與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實踐相結合,在經濟文化非常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在無產階級人數很少的情況下,建設起了一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團結統一、紀律嚴明、英勇善戰(zhàn)的無產階級政黨,成功地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民主革命時期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歷程告訴我們,黨的革命事業(yè)與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密不可分。黨的事業(yè)既是黨的建設的出發(fā)點和終極目標,也是黨的建設得以進行的有效載體和依托。高度重視和不斷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成為民主革命時期中國革命克敵制勝的主要法寶,支撐著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正如毛澤東后來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所總結的,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寶貴經驗之一就是擁有“一個有紀律的,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裝的,采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系人民群眾的黨”。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的歷代領導集體圍繞著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如何建設黨”等基本問題進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正如鄧小平所言:“建立一個什么樣的黨的問題,這不僅是我們這一代的問題,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問題。一個國家的革命,核心問題是黨。有了一個好黨才能引導革命走向勝利。革命勝利后,搞社會主義也要靠一個好黨,否則勝利就靠不住?!弊?994年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首提“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來,中國共產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從著力抓住黨的先進性建設這個根本到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再到牢牢把握加強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內涵和外延不斷得到深化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與偉大斗爭、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仍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制勝法寶?!包h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堅持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建設偉大工程
是黨的先鋒隊屬性的內在要求
中國共產黨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先鋒隊理論建立起來的,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皟蓚€先鋒隊”是關于黨的性質、根本宗旨、黨的領導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融合,這是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一切政黨的顯著標志。
要保持黨的先鋒性,偉大工程的建設不可或缺。一方面,要堅持按照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來推進偉大工程建設。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政黨是“無產階級的覺悟的、先進的階層,是階級的先鋒隊”,毛澤東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政黨。無產階級里頭出了那樣一部分比較先進的人, 組織成一個政治性質的團體,叫共產黨。”為此,要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突出其根本性;要加強思想建設,夯實其基礎性;加強組織建設,強化其保障性;加強紀律建設,維護其嚴肅性;將制度建設貫穿其中,彰顯其貫通性。另一方面,要堅持按照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的性質來推進偉大工程。要以加強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各項建設,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兩個先鋒隊”的屬性對自身的建設具有整合作用、指導作用與激勵作用。通過黨員角色的整合,使黨員增強主人翁意識,自覺地以“兩個先鋒隊”的要求規(guī)范自己的意識與行為,使其人格朝“兩個先鋒隊”規(guī)范的標準發(fā)展;通過社會利益的整合,在總攬全局基礎上尋求各種局部利益的平衡點,在全社會形成統一的利益導向與共識,以發(fā)揮黨的凝聚功能。通過夯實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優(yōu)化黨的執(zhí)政資源,不斷適應新形勢新情況,促進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通過強化憂患意識和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的戰(zhàn)斗力的內外激勵,促進黨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建設偉大工程是黨長期執(zhí)政、
實現歷史使命的必然選擇
“為誰執(zhí)政?怎樣執(zhí)政?如何執(zhí)好政?”這三個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以來始終面臨、不斷探索并努力解答的問題。我們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是歷史的選擇,既是我們黨長期執(zhí)政后的客觀實際所決定的,也是由我們黨所擔負的繁重任務和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所決定的。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必須自身具有強大的領導力,這不僅決定黨領導事業(yè)的興衰成敗,而且也是檢驗黨的建設成效的根本標準。鞏固執(zhí)政黨地位,保證執(zhí)政黨安全,關鍵在于執(zhí)政能力。共產黨只有認識到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提高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才能更好地面臨新時代、面對新矛盾、迎接新挑戰(zhàn)。當前,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說到底就是追求“初心”的能力,是把使命化為現實的能力,是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實現中國夢的能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中國共產黨作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只有加強和改進自身的建設才能凝聚共識、凝聚力量、凝聚合力,才能保證歷史使命的完成。
在邁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歷史進程中,我們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才能帶領全國人民面臨不斷變化的國內外環(huán)境、風險與挑戰(zhàn),才能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勝利,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責編:裴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