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勇
丁宗妙清楚地記得,2014年的臺風,來得比往年都要強烈。17級超強臺風威馬遜,13級臺風海鷗,先后正面襲擊???。他站在被臺風折斷的成片沉香樹面前,看到有些樹干被洗禮得僅剩樹皮連合著,心里五味雜陳。
多年前,他放棄了在浙江醫(yī)藥公司的優(yōu)渥工作,只身來到海南,便一頭扎進了沉香行業(yè)。彼時,盡管沉香是一味逾千年而彌足珍貴的藥材,但粗放式的種植與生產,導致產量低下,質量參差,市場魚龍混雜。丁宗妙嗅到了其中的商機,更希望通過規(guī)?;?、標準化、技術化的手段,將沉香從稀有名貴,普及到大眾消費者面前。
2007年,海南香樹沉香產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幾年的時間里,它輻射帶動全海南島種植沉香樹近萬畝,規(guī)范化種植沉香樹超百萬株,沉香基地遍布全島各市縣。
盡管這場臺風讓丁宗妙始料未及,但臺風過去后,他意外發(fā)現(xiàn),那些僅靠零星樹皮連合著的沉香樹,竟然冒出了新芽。沉香樹不可思議的生命力,第一次讓他感受到了震撼。禍兮福兮,以沉香樹為根本的海南香樹沉香產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一年后抽出了新芽—成功掛牌新三板,并成為整個沉香行業(yè)的第一股。
如今完成了種植、加工、產品、渠道、衍生品開發(fā)等整個產業(yè)鏈的閉環(huán),香樹沉香市值近20億元。
香樹森林
與其稱香樹沉香的沉香樹基地為生態(tài)園,不如稱它為一片森林。這個位于??谘葚S的核心基地有一千多畝,郁郁蔥蔥自然生長著各個年齡階段的沉香樹。叢林小草生意盎然,空中蟲鳥鳴唱,穿林風沙沙作響,靜謐又不失生氣,沒有一絲人工干預或雕琢的痕跡。
沒有農藥、不施肥料,其實這正是丁宗妙一直想追求并達到了的“自然”狀態(tài):規(guī)模化地還原沉香樹的自然生長環(huán)境,生產最原生態(tài)的香脂。
但追求沉香樹規(guī)?;?,對于丁宗妙來說,是一個十多年的漫長“結香”過程。
眾所周知,沉香也稱瓊脂,代表了海南特產,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海南沉香,一片萬錢,冠絕天下”。沉香樹是一種熱帶及亞熱帶常綠喬木,為世界少有的珍貴藥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廣東、海南、廣西、福建,以及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地區(qū)。而海南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造就了“海南沉香品質最佳”的美譽。
較為苛刻的條件天然地制約了沉香樹大范圍的生長,并且沉香結香周期長,基本屬于“前人栽樹,后人得香”。因此幾千年來,沉香多以自然生長,或是小范圍種植,很少規(guī)?;卦苑N。
但這個幾乎對所有人都是的限制條件,卻讓丁宗妙看到了機會—規(guī)?;?、技術化才能產生更大的效益和更穩(wěn)定的產品品質。
事實上,隨著野生沉香樹的亂砍伐加劇,野生沉香樹已經是國家二級保護樹種,世界糧農組織也已將其列入世界瀕危植物,而野生沉香也已經濫采殆盡。于是,2006年,海南省政府啟動了“萬畝人工種植沉香”工程,這也標志著沉香樹的規(guī)?;N植形成了一種自上而下的動力。
取勢與明道,是打開一扇新商業(yè)大門的兩把鑰匙,丁宗妙牢牢地抓住了這次機遇。2007年成立海南香樹沉香產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后,他迅速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fā)展模式,流轉了近萬畝土地,購買、培育沉香樹,并向下打通了藥材渠道。
但聊到此中的辛苦,丁宗妙就像已經將它們捻成了一段香,點燃了,留下的是那種不足與外人道的謙遜和務實表情。
香氣里的科技
在香樹沉香公司的生態(tài)園里,還有幾棵丁宗妙收購的“標本”沉香樹。這些樹,要么是被斧子等利器砍成了半斷,要么是被鐵錐等工具鑿出了若干大洞,要么是被一堆堆鐵釘穿透,形成了永久性的傷痕。
沉香,是沉香樹為修復自身創(chuàng)傷而分泌出來的一種沁合了樹膠、樹脂、揮發(fā)油、木質等多種成分的固態(tài)凝聚物。所以除了蟲蛀、風蝕、雷擊等自然手段,傳統(tǒng)的沉香樹結香方式還有砍傷法、鑿洞法、接菌法、半斷桿法、斷枝法、打釘法等。這些方法,無一不是破壞性地對沉香樹進行“摧殘”,且取得的結果是香脂產量低,甚至無保證,品質不穩(wěn)定,沉香樹也會因為重大損傷而大概率停止生長,甚至死亡。
這也是長久以來野生沉香樹瀕臨滅絕,沉香品質與產量無法保證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實上,若不改變傳統(tǒng)結香方式,沉香樹的規(guī)?;N植效益也將大打折扣,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沉香質量與產量不穩(wěn)定問題。于是,丁宗妙斥巨資與科研院校合作,開始了漫長的生物結香技術探索。
試驗期,丁宗妙忍痛拿出寶貴的幾千棵沉香樹作為試驗對象,考慮到之前沉香生物結香尚無成功經驗,他做好了“全軍覆沒”的準備。這些樹分批次被注入類似樹木營養(yǎng)物的“結香液”,試圖誘導沉香樹產生防御反應并在樹體內部形成沉香。
丁宗妙為自己的“冒險”預估了相當長的周期。經過反復試驗,幾年后,竟然有2/3以上的試驗樹成功結香,既意外又欣喜。
更讓他高興的是,這項“通體結香技術”利用植物自身的蒸騰作用,將可以誘導沉香樹產生防御反應的結香液輸導至植物的莖干及枝條、根等各位置,促使樹體內部產生了沉香。它與傳統(tǒng)沉香形成在表面不同的是,植物根、莖、枝條等均能同時產生沉香,產生沉香的部位為根、莖、枝條的內部,結香過程植物正常生長。
以往,一棵10~15米高的沉香樹,傳統(tǒng)結香方式僅可產生幾克到幾十克不等的沉香。而使用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發(fā)明的“通體結香技術”之后,所得沉香產量是傳統(tǒng)結香方法的數十倍以上。更難得的是,使用通體結香技術處理6個月產生的沉香可達到國家藥典標準,20個月的質量和野生沉香接近。種植六七年胸徑約10厘米的沉香樹,采用通體結香技術結香2年后,可生產出幾百克甚至上千克品質較好的沉香,經濟效益顯著。
香樹之上
憑借新技術以及創(chuàng)新的商業(yè)模式,香樹沉香在2015年11月成功掛牌新三板,成為沉香行業(yè)的第一股。但丁宗妙還是覺得做得不夠。
很少有人知道,中國有四大文化。除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外,還有被列為中國四大文化之首的香文化。而“沉檀龍麝”里的沉香,更是自古以來被列為眾香之首。
品香,與點茶、插花、掛畫一起被稱為“四般雅事”,是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
2017年10月22日,一場以沉香為主題的“海南沉香詩文朗誦會”在??趶团d城海島香樹沉香文化館舉行,40多位海南本土詩人、作家、朗誦藝術家和沉香愛好者,借朗誦之名敘沉香之事。
其實,這對于丁宗妙來說,或許僅是一場小型的聚會。常年來,他以沉香文化為主題,組織了一場又一場詩歌、香道、收藏的傳統(tǒng)文化活動。正是這些“潤物無聲”的努力,慢慢在文化界、收藏界等圈層,帶動起了一股股“沉香熱”。
從復蘇沉香,到復蘇沉香文化,這或許才是丁宗妙的生意本經。如今隨著消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消費者對傳統(tǒng)文化等精神類消費的需求也變得更加旺盛,以沉香為內容的工藝、香薰、日化產品,慢慢成了淘寶等電商的熱門關注。
隨著全產業(yè)鏈的發(fā)展,香樹沉香公司儲備了充足的原料資源,加之創(chuàng)新技術的支撐,逐步形成了從選種育苗→規(guī)范種植→科研、生產加工→養(yǎng)生旅游→產品銷售的特色產業(yè)化道路。
十年沉得萬樹香。打造萬畝香樹,丁宗妙與天斗、與地斗,用了10年;復興沉香文化,從香樹到香戶,再到香島,這將是他一輩子的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