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小小
摘自《做人與處世》
每次看感情節(jié)目,都能把人氣笑。
昨天看的是一對年輕的夫妻,跟以往女方指責男方不同,這次是男方指責女方,說她做事三分鐘熱度,天天都不想去上班,還經(jīng)常遲到。
這一點,姑娘也沒有否認,她確實不想去上班。
但是姑娘是一個特別喜歡看書的人,不但看了很多心理學方面的書,還去考了心理師資格證。在心理學方面,她已經(jīng)甩出大部分人幾條街了。
她對自己的心理學知識很自信。面對男友的指責,她面向大眾,振振有詞地說,她以前確實是每天都不想上班,后來學了心理學,她了解到,之所以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潛意識里她就討厭這份工作。
也就是說,她不想上班是有原因的,并不是自己懶。而且,既然潛意識里已經(jīng)討厭這份工作了,那就干脆辭職不干了。
辭職后,姑娘又做了很多事情,換了很多份工作,但是無論學東西還是上班,她依然是三分鐘熱度。不管剛開始多么激情滿懷,過不了幾天,又開始厭倦了。
因為心理學知識告訴她,人的很多行為,都是心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所以,這都是心理的原因,自己完全沒有做錯什么,當然也不需要去改正。
于是她繼續(xù)這種三分鐘熱度,繼續(xù)對所有工作都三心二意。
看上去是不是有些可笑?
但是這樣的行為,在生活中卻比比皆是。就像現(xiàn)在大家都喜歡說原生家庭,不管有什么錯,夫妻矛盾也好,自己出軌也好,不相信愛情也好,全都是因為原生家庭。
這個概念沒有提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雖然不知道原因,還想著改正,但這個概念一出,很多人就找到了理由。我的問題都是原生家庭引起的,我有什么辦法?只能隨它去嘍。
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老師,很多名家都說,寫作需要天賦,一些書上也說,天賦是最重要的。我沒有天賦,是不是永遠都寫不好?
我不知道天賦說害了多少人,反正有很多人天天在糾結(jié)這個問題,還有一些人就果斷放棄了。
反正都是因為天賦不夠,不是我不夠努力,你們?nèi)魏稳耍ㄎ易约?,都不能怪我?/p>
還有人對時間管理感興趣,看了一些書,聽了一些課程,知道自制力很重要。然后就很灰心喪氣:我就是一個自制力特別差的人,這樣的人很難管理好時間,所以,就這樣吧,我接受自己管理不好時間的現(xiàn)實。
我管理不好時間不是不夠努力,不是我不想學,而是天性使然,所以,不能怪自己。
還有人喜歡買買買,買得都要借錢度日了,別人勸她,她還振振有詞:我是心理缺乏安全感,想要用物質(zhì)來填補。缺乏安全感知道嗎?我能怎么辦?
你所了解的知識,居然成功拖了你的后腿,真是出人意料。
很多人,就拿著知識當擋箭牌,從此心安理得地不好好上班,不改正錯誤,不努力奮斗,任由小毛病大毛病都泛濫成災。
我覺得這是知識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拜托,知識不是這么用的好嗎!知識只是找出深層次的原因,讓你知道自己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而不是讓你拿它當借口,被它牢牢捆住。
你知道不想上班是因為討厭那份工作,你為什么不想辦法讓自己喜歡上那份工作?
你知道很多問題是原生家庭造成的,但是你為什么不想辦法去對抗?很多人就能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啊。
你知道自己沒有天賦,那能不能用技巧和努力來彌補?
你知道自己自制力差,能不能想辦法提高自制力,或者借用外力來改正?
你知道自己買買買是因為缺乏安全感,能不能用別的方法讓自己有更多的安全感?
知道知識是好事,但如果被它捆住,讓它拖你后腿,讓你沒有了前進的動力,那就是壞事了。
凡事往積極的方面去想,不找借口,只想方法,知識才能真的為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