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純懿
它們撲倒于地,在碎隙裂縫中,在斷垣殘壁中,愈顯陳舊與悲哀。
無論是匆匆一瞥還是細心觀察,無論是走馬觀花亦或吟哦諷誦,這萬園之園中的殘房,總是讓人們徘徊又徘徊,總是留給人們沉重的思考……
那些殘存的建筑,雅致華美,氣勢磅礴,其帶來的強烈視覺沖擊,令欣賞者嘆為觀止、嘆息不已。你看伏地棟梁之上,精美的雕花妖冶依舊?;ò昕此齐S意舒展實則細致規(guī)律,特別是花蕊等細微處的精巧,讓現(xiàn)代人無法想象要有怎樣的精雕細琢才能創(chuàng)造出如此神奇的藝術(shù)品?
面對這些殘缺的東西,雖然人們疊加所有的想象也架構(gòu)不起當年盛景,但是這些殘缺的物品依然讓人們思索、嘆息。
如此浩大工程必然斥下巨資,其背后的人力物力更是不容小覷,腐敗之氣撲面而來?!爸扉T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边@些奢華的建筑背后,是統(tǒng)治者的驕奢淫逸。當他們在這樣的華房里鶯歌燕舞,可曾想過還有太多百姓無家可歸?如此看來,這眼前殘房真的值得我們惋惜與懷想嗎?
依舊值得。因為這殘房里的每一扇窗每一朵雕花,都凝集著古代匠人的心血。他們以高超的技藝和嚴謹?shù)膽B(tài)度,讓這些藝術(shù)品在千年之后依然真真切切地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散發(fā)著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芒。
殘房不殘,因為殘房肩上扛著的是歷史。在這里,歷史曾認真地走過,留下了血淚斑斑的沉重步伐,時刻警醒著我們要懂得敬畏,學會珍惜,自立自強。
殘房不殘。這些讓平民百姓從未體驗過的奢華建筑,卻依然逃不脫被毀損的命運。就如同歷史上許許多多的達官貴人,依然逃不脫悲慘的命運。再多的富貴又如何?繁華如夢,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方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這些殘房,早已超越了其殘缺的本身。最終沉淀下來的,終究是歷史抖落的璀璨。它以靜默的殘缺之美昭告世人——
殘房不殘,因為它的藝術(shù)性是完整的,它的歷史之魂是完整的。
殘房更美,因為它曾經(jīng)只容得下達官貴人的鞋履,如今終是包容了尋常百姓的身影……
(編輯:于智博)
評點:薛 飛
作者由“殘房”引申開去,論及我們民族歷史上曾有的苦難與屈辱,闡明“殘房”之于我們民族的歷史意義,這充分顯示了作者的思維深度。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對于歷史的深刻感悟,對于現(xiàn)實的深刻體察,顯現(xiàn)了當代中學生對于涉及民族、國家的重大問題的關(guān)心與思考,充分展示了當代中學生的精神風貌,昭示著作為我們偉大事業(yè)接班人應有的責任與擔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