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塞涅奧
從前,有個騙子來到一戶人家,見到家里只有一位老太婆,便請求讓他進屋坐一會兒。
老太婆問道:“先生,你從哪里來?”
騙子說:“我從天堂來,現(xiàn)在正要回去?!?/p>
老太婆信以為真,又問:“你從天堂來,那你一定見過我那可憐的丈夫了。他已經(jīng)死了十年,可從來沒一點兒消息,不知現(xiàn)在怎么樣了?”
騙子說:“哦,我聽說過你的丈夫,可惜他至今不能進天堂。因為他還沒交一百法郎,只好在天堂門外等候?!?/p>
老太婆忍不住哭了起來:“我可憐的丈夫啊!先生,等我兒子回來商量商量,就拜托你捎一百法郎給我丈夫吧!”
騙子不敢見她的兒子,只好謊稱急著趕路回去,又說:“假如你不快點把法郎給我,就讓你丈夫在天堂門外苦等吧?!?/p>
老太婆著了慌,趕緊說:“既然你忙著趕路,就請你把這一百法郎捎給他,拿著吧?!?/p>
騙子離開不久,老太婆的兒子回來了。他聽媽媽講起這件事,知道上了當(dāng),便說:“可憐的媽媽,你真傻,怎么把錢交給陌生人呢?他往哪條路走的?讓我去追。”說罷,他騎上馬,揮舞鞭子飛奔而去。
騙子見有人追來,坐在路邊假裝休息。
老太婆的兒子問:“你見到有人往哪里逃嗎?”
騙子說:“剛才有個人急急忙忙鉆進林子里去了。”
樹林密密麻麻,老太婆兒子看馬進不去,便央求騙子:“請你幫我照管一下馬,行嗎?”
騙子回答:“好說,好說?!?/p>
老太婆的兒子跑進樹林,騙子趁機騎馬遠(yuǎn)走高飛……
老太婆的兒子從樹林里出來,不見了騙子,知道上了當(dāng),只好灰溜溜地回家去。老太婆問他:“你追上那個陌生人了嗎?”
她兒子回答:“追上了,我把馬也給了他,好讓他更快地趕回天堂去見爸爸?!?/p>
(選自《讀者》)
【感悟借鑒】
這是一篇憑借聯(lián)想和想象虛構(gòu)出來的微型小說,作品有點笑話的味道,但那是一種發(fā)人深省的微笑。讀完作品,掩卷深思,則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其實是想借此故事諷喻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的一種現(xiàn)象:人們常常批評別人的錯誤,卻掩飾自己的錯誤。文中老太婆因思念天堂的丈夫,結(jié)果被騙了一百法郎,兒子知道母親被騙后,去追趕騙子,結(jié)果又被騙去了馬。幾乎是同樣的錯誤,而老太婆的兒子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不同的說法,富有戲劇性,也極具濃郁的諷刺味道。而這正是作者創(chuàng)作本文的目的:用幽默來諷刺社會現(xiàn)實,一針見血地針砭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某種痼疾,讓讀者在笑聲中領(lǐng)會其旨意,在受到啟示和教益的同時,體悟作品立意之奇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