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田(遼寧林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遼寧 沈陽 110101)
檞樹播種及大苗培育技術
●田大田(遼寧林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遼寧 沈陽 110101)
檞樹(Quercus detataThunb)為喬木,高達20m,胸徑可達0.9m。樹冠橢圓形,小枝粗壯,密生黃褐色絨毛。葉倒卵形,長達15~25cm,葉緣具波狀裂片,密生絨毛。花期5月,果熟期10月。槲樹耐寒冷、耐干旱、耐火力,還耐病害和風害,尤其耐煙塵。常作為工廠、礦區(qū)、景點及庭院綠化,可群植和孤植,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檞樹在自然生長情況下,其橡果極易受到栗實象等蛀果害蟲為害,很難采到未受損害的果實。因此應在成蟲產(chǎn)卵和幼蟲初現(xiàn)期的6~8月,對欲采果的檞樹,噴灑20%的速滅殺丁2500倍液,連續(xù)噴灑3~4次防治栗實象。
9月底至10月上旬,當少量橡果從樹上自然掉落時,表明橡果已充分成熟,應及時采摘。也可隨時揀起落地的橡果。
將橡果按4~5cm厚度平鋪于地表,常翻動,使種殼與種子分離。將種子倒入冷水中,去除浮于表面的種子和被蛀的果實,撈出沉于容器底部的飽滿種子。用2~3倍體積的濕沙與橡種充分混拌,裝入袋內(nèi),放于陰涼處臨時貯藏,此期種子不可干燥,同時也應注意防止鼠害和畜害。
10月下旬、11月上旬或3月底4月中旬,選沙壤土至重壤質(zhì)高崗平地或緩坡地,清除雜物,地表撒施畜、禽廄肥,每畝(667m2,下同)施肥量為2000~3000kg,施肥后翻地20cm深,打碎土塊,平整地面。
平地以作床為主,按長25~30m、寬1.1~1.2m、高0.15~0.2m作床。坡地沿等高線起壟,其壟距為0.6~0.7m,壟高為 0.15~0.2m。
11月初在土壤結(jié)凍前,順床向每隔0.2m開一深為4~5cm的淺溝。壟播的推平壟尖,在壟面上順壟面開兩條深為5cm的溝,兩溝相距10~12cm。向溝內(nèi)澆足水,待水下滲后,立即向溝內(nèi)點播種子,種距6~8cm,蓋土厚 4~5cm,播種量為每畝 40~50kg。
春播前需對種子進行長期低溫沙藏,10月底將種子連同沙子放入1~5℃的菜窖或山洞等場所,一直藏至翌年4月,在此期間應隨時檢查,調(diào)整沙子的含水量。翌年4月當種子發(fā)芽率達30%左右時,即可一次性播種。春播適期為4月上中旬,播種方法同秋播。
5月至9月上旬,除草4~5次,確保床、壟面無草害。壟播的,每次鏟地后應用犁復壟。
5~9月份,若發(fā)現(xiàn)葉片上有蚜蟲危害,應及時噴灑20%的氧樂氰2 000倍液進行防治。
7月上旬,在相鄰兩行苗間,開3~4cm的深溝,向溝內(nèi)施入復合肥或尿素,每畝施入量為25~30kg。
第2年4月上中旬,將上一年播種苗挖出栽植于平地或坡地壟上,壟距為60cm。植苗前需對根系進行斷根,保留主根長15~20cm。按30cm的株距植苗,第3年春季按60cm的株距留苗,余者挖出,按60cm 50cm株、行距植苗。第4~5年4月份,再按1.2m 1.2m的株、行距留苗、挖苗和植苗。再經(jīng)2~3年的生長,當苗木株高達到2m、胸徑達到3cm以上時即可出圃。
移植后4~7年內(nèi),按常規(guī)管理,及時進行中耕除草、滅殺害蟲、追肥及修剪等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