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jīng)常聽到一個說法,叫作“顏值即正義”。即在這個時代,一個人的長相好不好看,實在太重要了。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丹尼爾·哈默邁什教授曾寫過一篇論文,叫作《顏值和勞動力市場研究》。丹尼爾教授認為,在組織行為學中,存在這樣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只要涉及面試,哪怕是附照片的篩簡歷環(huán)節(jié),應聘者的顏值也往往會影響應聘結果。如果碰巧遇到自我管控能力強的領導,他會對下屬的顏值要求更高,因為他認為顏值是能力的信號。比如,從一個人健碩的體格可以猜出他在健身上的自律和投入,他起碼是個自我管理能力強的人。
為了驗證丹尼爾教授觀點的真實性,我查閱了兩份調研報告。第一份來自美國的《新聞周刊》。《新聞周刊》調研了8000多名MBA畢業(yè)生,發(fā)現(xiàn)英俊男性的收入比普通男性的平均高出5%,漂亮女性的收入比普通女性的高出4%。他們還請聘用這些畢業(yè)生的經(jīng)理對受聘者身上的特質按重要性由高到低排序,結果顯示,工作能力和經(jīng)驗位居第一,自信排在第二位,外貌排在第三位,曾就讀于哪所學校排在第四位。
第二份來自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fā)展研究所和北大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他們對全國25個省市的1萬名年輕人進行了調研,調研結果有兩個。首先,在工資水平上,長相好看的人比普通長相的人高出15%——這個數(shù)字與美國《新聞周刊》的數(shù)據(jù)相比,似乎說明,今天的中國是一個更看重顏值的國家。
其次,在收入這件事上,美貌并不總是那么管用。顏值效應只適用于低收入行業(yè)和低學歷人群。在此范圍內,高顏值的人可以獲得更多的就業(yè)機會,收入也會提高7%。但在高科技行業(yè)和高收入群體中,高顏值并不會給他們帶來額外的機會。比如,在高校和科研機構里,長相好看的人與普通長相的人相比,工資收入差距上下幅度只有0.7%。
所以,顏值是正義,但不是最后的正義。一個人想在社會上有所成就、受人尊重,還得靠自己的努力。
最后講一件我親身經(jīng)歷的有趣的事情。
幾年前,我曾與阿里巴巴的馬云碰面。談完事情后,我們幾個人相繼走進電梯,馬云在電梯里詢問:“你們是哪所大學畢業(yè)的?”答案有:北大、哥倫比亞大學、復旦、南洋理工。他聽完開心地笑道:“你們知道全世界最好的大學是哪一所嗎?是杭州師范大學?!瘪R云就是從那所大學畢業(yè)的。電梯還在上升,沒有一個人提出反對意見。
所以,在這部電梯里,所謂的“正義”到底是什么?
(罵玉郎摘自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意大利〕Alfred Basha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