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2017-12-19 05:56:38謝明惠陳浩梁張光玲林璐璐蘇衛(wèi)華
      花生學報 2017年2期
      關鍵詞:土壤濕度出苗率葉綠素

      謝明惠,陳浩梁,張光玲,林璐璐,蘇衛(wèi)華

      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謝明惠,陳浩梁,張光玲,林璐璐,蘇衛(wèi)華*

      (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

      選用白沙1016為試驗材料,采用盆栽試驗研究不同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溫度(15℃、20℃、25℃和30℃)的升高,花生出苗率、株高、側枝數、地上和地下部分鮮重、葉綠素含量及根系活力也逐漸增加;土壤相對濕度60%時,花生的出苗率和幼苗長勢均優(yōu)于相對濕度40%和80%,且土壤相對濕度80%時,花生的爛種率顯著增加,在高溫和播種過深時尤其嚴重;播種深度為4~6cm時最為適宜,播種過淺或過深會降低出苗率,延長出苗時間,影響花生長勢。因而,在實際生產中,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質地等條件,選擇合適的播種時機及農藝操作可有效提高花生的產量和品質。

      花生;溫度;土壤相對濕度;播種深度;出苗率;生理指標

      花生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種植面積僅次于油菜,總產量居我國油料作物之首,同時也是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產品之一[1]。環(huán)境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是影響花生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因素?;ㄉ鷮傧矞刈魑?,從種子萌發(fā)到莢果成熟都需要較高的溫度[2]。在我國大部分花生主產區(qū),低溫影響早播春花生萌芽出苗現象非常普遍[3]。水分是植物生長的重要環(huán)境因子之一,干旱脅迫會影響植株生長,導致生育期延長、干物質積累量減少,最終影響產量[4];澇害抑制種子萌發(fā)和幼苗根部的呼吸作用,容易引起爛種和根系發(fā)育不良[5]。播種深度是機械化播種的關鍵因素,決定著種子的萌發(fā)、幼苗出土、出土后成活、成活后長勢以及營養(yǎng)物質含量等問題[6]。若播種過淺,土壤表層易失墑干旱,種子因缺水而失去發(fā)芽能力,或勉強發(fā)芽,形成弱苗;若播種較深,種子在萌發(fā)的過程中缺少充足的氧氣或種子發(fā)芽至出苗消耗較多養(yǎng)分,導致出苗率下降、幼苗整齊度降低[7-9]。也有研究認為,花生播種越深,其出苗所需有效積溫越大,進而導致出苗時間的延長,增加土壤病蟲害侵害的機會[10]。

      本試驗采用溫室盆栽方法,研究不同溫度、土壤濕度及播種深度時花生生長及生理指標的變化,為提高花生播種質量和產量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來源

      供試花生品種:白沙1016,屬早熟中粒珍珠豆型品種。春播生育期120d左右,夏播95d左右。栽種所用土壤:從田間耕作層采集的土壤在通風處充分風干后過20目篩。

      1.2 試驗方法

      采用溫室盆栽法,栽種容器為18cm×20 cm(直徑×高),每盆播種10粒,每處理重復6次。人工氣候室內培養(yǎng),光照強度為4000lx,光照時間為8:00-20:00,環(huán)境濕度設定為80%。

      環(huán)境溫度設定為:15℃、20℃、25℃和30℃四個溫度。土壤濕度設定為:相對濕度40%、60%和80%。播種深度設定為:2cm、4cm、6cm和8cm。每天稱量,補充因蒸發(fā)而喪失的水分。播種后每天統計出苗率,播種30d后調查各項生長和生理指標。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1.3.1 出苗率、株高、側枝數、鮮重等生長指標的測定

      以幼苗出土2 cm 為出苗標準,每天記錄出苗數,計算出苗率。播種后第30d測定幼苗的株高、側枝數、地上部分鮮重和地下部分鮮重。株高用直尺測量花生基部至主莖頂部的距離。將幼苗從基部剪斷,分別稱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鮮重。

      出苗率(%)=出苗數/播種數×100

      1.3.2 葉綠素含量測定

      葉綠素含量測定采用丙酮乙醇溶液萃取法并稍加改動[11-13]。

      1.3.3 根系活力測定

      根系活力測定采用TTC還原法[14],稍加改動。

      1.4 數據處理

      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6.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Multi-way ANOVA)檢驗溫、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生長指標的影響,用Duncan法進行多重比較(α= 0.05),Excel 2003軟件作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生長指標的影響

      2.1.1 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出苗率的影響

      如圖1,溫度、土壤濕度及播種深度對花生的出苗率均有顯著的影響。15℃時,花生的出苗率顯著低于其他溫度,平均出苗率僅為20.00%,尤其在土壤相對濕度為40%時,出苗率僅為1.67%~5.00%;在該溫度下,土壤相對濕度60%的出苗率最高,其后依次是80%、40%;播種深度4cm的出苗率最高,其后依次為2cm、6cm、8cm。20℃時,花生出苗率較15℃顯著增加,平均出苗率為58.00%;土壤相對濕度為60%時的出苗率顯著高于相對濕度40%,但與相對濕度80%差異多為不顯著;播種深度4cm時的出苗率最高。25℃時,在土壤相對濕度60%、播種深度為4~6cm時,出苗率可達80%以上,但土壤相對濕度40%時花生出苗率較20℃反而有所降低;土壤相對濕度60%的出苗率最高,與相對濕度40%差異顯著;相對濕度為40%時,播種深度4cm的出苗率最高,且與其他播種深度差異顯著,相對濕度60%和80%時,播種深度6cm的出苗率最高,與播種深度8cm差異顯著。30℃時,當土壤相對濕度為40%,花生的平均出苗率僅為30.41%;當相對濕度為60%和80%,出苗率顯著增加,除播種深度8cm的處理外,出苗率均在80%以上,部分處理出苗率可達90%以上;播種過深(8cm)顯著抑制花生出苗,在不同相對濕度處理中,播種深度8cm的出苗率比播種深度4cm分別低41.91%、21.80%、43.63%。

      圖1 不同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出苗率的影響 Fig.1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soil moisture and sowing depth on emergence rate of peanut 注:圖中數據為平均值±標準誤,字母不同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 Note: The date in the figure are mean ± SE, different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0.05.

      2.1.2 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株高的影響

      當環(huán)境溫度為15℃時,花生植株生長緩慢,各處理平均株高不足3cm,多數花生種剛剛頂出土表;當溫度升至20℃,花生株高顯著增加,在土壤相對濕度60%和80%的處理中,平均株高為9.06cm;花生株高隨著溫度升高不斷增加,當溫度為25℃和30℃時,除相對濕度40%和播種深度8cm的處理外,株高均在10cm以上,個別處理超過15cm。從土壤相對濕度來看,花生株高在相對濕度60%時最高,依次是80%、40%;25℃和30℃時,土壤相對濕度40%的花生株高與相對濕度60%和80%差異顯著。從播種深度比較,溫度為15℃、25℃和30℃時,播種深度4cm和6cm時的花生株高最高但二者差異不顯著;20℃時,播種深度2cm和4cm時的花生株高最高,二者差異也不顯著;播種深度8cm時的花生株高最低,且與播種深度4cm和6cm之間差異多為顯著水平(圖2)。

      圖2 不同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株高的影響 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soil moisture and sowing depths on seedling height of peanut

      2.1.3 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側枝數的影響

      當環(huán)境溫度為15℃時,花生側枝數較少,部分處理側枝數僅為2。當溫度升高,側枝數有所增加,在條件適宜時,側枝數可達6~7個。土壤相對濕度為40%時,花生分枝受到抑制,側枝數顯著低于相對濕度60%和80%。花生淺播有利于植株分枝,當播種深度為8cm時,花生側枝數顯著低于播種深度4cm和6cm。25℃和30℃時,土壤相對濕度40%的處理中,播種深度2cm的側枝數顯著低于4cm和6cm,因而,在高溫低濕的條件下,播種過淺不利于花生分枝。花生的產量主要由第一、二對側枝構成,兩者的產量占單株產量的90%以上,因而,第一、二對側枝的發(fā)育和飽果率是花生優(yōu)質高產的關鍵。王小純[15]等研究發(fā)現,在栽培前期促進第一、二對側枝發(fā)育,中期控制其他側枝發(fā)育,后期壯而不衰是高產的關鍵技術之一。因而,在播種時選擇合適的時期及播種深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花生側枝的發(fā)育,提高產量(圖3)。

      圖3 不同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側枝數的影響 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soil moisture and sowing depth on lateral branch number of peanut

      圖4 不同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地上鮮重的影響 Fig.4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soil moisture and sowing depth on fresh weight of aboveground part of peanut

      2.1.4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地上鮮重的影響

      15℃時,花生地上部分生長緩慢,地上鮮重僅為0.19~0.68g;在該溫度下,土壤相對濕度60%的花生地上鮮重顯著高于相對濕度40%和80%。溫度20~30℃時,土壤相對濕度40%的花生地上鮮重均顯著低于相對濕度60%和80%;播種深度4cm和6cm的地上鮮重最高,且與播種深度8cm間差異顯著。25℃時,土壤相對濕度40%的不同處理間地上鮮重差異不顯著;土壤相對濕度60%和80%的處理中,播種深度4cm和6cm的地上鮮重顯著高于播種深度2cm和8cm。溫度30℃時,花生地上鮮重比25℃時增加不顯著,且個別處理略有下降;土壤相對濕度40%的不同播種深度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土壤相對濕度60%和80%的處理中,播種深度4cm的地上鮮重最高,與播種深度8cm間差異顯著(圖4)。

      2.1.5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地下部鮮重的影響

      由圖5可看出,花生地下部鮮重在15~25℃呈逐漸增高的趨勢,但當溫度升至30℃時,地下鮮重略有下降,但差異不顯著。隨著播種深度的增加,地下鮮重逐漸增加,這主要由于種子萌發(fā)時耗費過多養(yǎng)分用于下胚軸的生長,才能將花生種頂出土表。除15℃外,花生地下鮮重在土壤相對濕度為60%條件下顯著高于相對濕度為40%和80%,最適宜部分根系生長;當土壤相對濕度為40%時,土壤過干,不利于根系生長;當土壤相對濕度為80%時,土壤含水量過大,爛根率增加,分根及根尖數減少。

      圖5 不同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地下鮮重的影響 Fig.5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soil moisture and sowing depth on weight of underground part of peanut

      2.2 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葉綠素是植物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時捕獲光能的重要物質。由表1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花生幼苗葉片的葉綠素含量逐漸增加。其中,溫度為15℃時,葉綠素含量均低于0.5mg·g-1。此時,環(huán)境溫度過低,不利于幼苗生長,葉綠素合成量低。當溫度升至20℃時,各處理花生葉綠素含量較15℃顯著增加,且增幅均在90%以上。從播種深度看,15℃時,播種深度6cm的處理葉綠素含量最高,2cm、4cm和6cm三者之間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播種深度8cm;20~30℃時,播種深度4cm時葉綠素含量最高,其次為6cm;播種深度8cm時葉綠素含量最低,在30℃時比播種深度6cm降低20%以上且差異顯著。從土壤相對濕度看,土壤相對濕度60%時植株葉綠素含量最高;土壤相對濕度為40%時,花生苗因缺水長勢差,葉綠素含量也顯著降低,且在30℃時更為明顯,葉綠素含量僅為土壤相對濕度60%時的38%~54%;當播種深度為2cm時,土壤相對濕度80%與60%之間葉綠素含量差異不顯著,個別處理甚至略高于相對濕度60%,但當播種深度增加為4~8cm時,土壤相對濕度為80%的葉綠素含量顯著低于相對濕度60%。

      2.3 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根系活力的影響

      植物根系是活躍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長情況和活力水平直接影響地上部的生長和營養(yǎng)情況,進而影響產量。表2可見,根系活力與環(huán)境溫度、土壤相對濕度及播種深度密切相關。根系活力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升高逐漸增高,其中從15℃到20℃增加最為顯著,平均增幅67.21%。但在30℃時,土壤相對濕度40%的根系活力較25℃時略有下降?;ㄉ母祷盍υ谕寥老鄬穸?0%時最高,其后依次為80%、40%。 播種深度為4~6cm時花生根系活力最高,與播種深度8cm的處理差異顯著;播種深度過淺(2cm)時,根系活力略有降低,在溫度為30℃時與其他播種深度的處理間差異顯著;播種過深(8cm)時,根系活力顯著降低,不利于植株生長發(fā)育。

      表1 不同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mg·g-1)

      注:表中數據為平均值±標準誤,大寫字母不同表示同一行數據差異顯著p<0.05,小寫字母不同表示同一列數據差異顯著p<0.05。下同

      Note: The date in the table are mean ± SE, and those in the same row followed by different upp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p<0.05, by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p<0.05 in the same column. Same as below.

      表2 不同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花生的根系活力 (mg·g-1·h-1)

      2.4 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生長參數影響

      對溫度、土壤濕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幼苗生長參數的三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花生幼苗的各生長參數受溫度、土壤相對濕度和播種深度3個單因素的影響均為極顯著;溫度和土壤相對濕度對花生各生長參數的影響有極顯著的交互作用;溫度和播種深度對花生株高、側枝數、地上鮮重、葉綠素含量及根系活力有極顯著的交互作用;播種深度和土壤相對濕度對除地下鮮重外的其他生長參數均有極顯著的交互作用;溫度、土壤相對濕度和播種深度對出苗率、株高、側枝數、葉綠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有顯著或極顯著的交互作用。

      表3 花生幼苗生長參數的三因素方差分析結果

      注:表中數值為F值,各效應的顯著影響用星號表示:***表示P<0.001, ** 表示P<0.01, *表示P<0.05。

      Note: Numbers in the table represent F values, asterisks indicate significant effects: *** meanP<0.001, ** meanP<0.01, * meanP<0.05.

      3 討論和小結

      3.1 溫度對花生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種子萌發(fā)是植物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低溫播種或播種后遇寒流均會延緩花生萌發(fā)和幼苗的生長發(fā)育,給花生生產帶來嚴重威脅[5]。王才斌等通過大田錯期播種試驗得出:當出苗期的日均溫度為14℃左右時,供試花生約需20d才能出苗;當出苗期日均溫度升至21~23℃時,7d左右就能出苗;在14~23℃,日均氣溫每升高1℃,出苗時間縮短約1.5d[16]。

      根據當地的氣候田間選擇合適的播期,可促進作物的生長發(fā)育達到最優(yōu)化。于旸等[17]研究指出,播期影響花生葉片葉面積指數、光合速率、單株結果數、莢果充實度和產量;適期播種能夠改善光合性能、增加干物質積累量和提高飽果率,最終提高莢果產量。開花下針期以后,晚播處理的花生生育進程加快,逐漸縮小與早播處理間的差距,全生育期也逐漸縮短[18-19]。陳建生等[20]研究發(fā)現4月10日到5月5日之間種植的花生成熟期沒有差異,5月5日到5月15日之間種植的花生生育期天數沒有顯著差異,5月15日到6月15日之間種植的花生成熟期沒有顯著差異。在本試驗中,當溫室環(huán)境溫度為15℃時,花生的出苗率不足60%,出苗時間超過15d,播種30d后株高不到3cm,其他各項指標也顯著偏低。當溫度升至20℃時,花生的各項指標顯著增加。因此,露地栽培的春播花生應在環(huán)境平均溫度在15℃時播種,切不可搶墑播種[3]。

      3.2 土壤相對濕度對花生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在我國,常年有70%的花生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脅迫,干旱引起的莢果減產率平均在 20%以上[21]。水分脅迫程度和時間顯著影響花生的植株形態(tài)、生物量累積和生理指標,且表現出明顯的種間差異[22]。土壤水分脅迫也會影響花生籽仁礦質元素含量[23]。在本研究中,土壤相對濕度為40%時,花生的出苗率最高為51.67%,多為30%~40%,其他生長和生理指標也顯著偏低。播種至出苗階段是花生整個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需水量最少的階段,在生長中后期,水分不足可導致花芽分化和開花期推遲,生育期延長,單株結果量減少,最終影響產量[4]。

      若土壤相對濕度過大,種子萌發(fā)和苗期根部呼吸受到抑制,影響植株生長發(fā)育。張鳳[24]等研究得知:不同生育時間遇澇害均抑制花生地上部生物量積累,正常生理活動受挫;淹澇顯著降低葉片的葉綠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抑制光合作用、熒光作用、根系活力的活性。劉登望[25]等研究表明:花生苗期、花針期淹澇均導致地上部徒長,根系受抑,根冠比降低;受淹澇危害程度因淹水加深、時間延長而加重。本研究得出:土壤相對濕度60%時,花生幼苗生長好于土壤相對濕度40%和80%;當土壤相對濕度為80%時,土壤通氣性差,根部生長受到影響;尤其當播種過深時,一旦土壤相對濕度過大,爛苗率增加,花生根系活力顯著降低。

      3.3 播種深度對花生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Sanusan[26]等研究表明,深播可降低作物出苗數量、延緩出苗時間,在幼苗干物質積累量上存在一定差異。岳麗杰[27]等研究發(fā)現隨著播種深度(3cm、6cm、9cm)的增加,玉米出苗率逐漸下降,出苗時間延后,苗長和中胚軸長逐漸增加,主根長和幼苗整齊度逐漸減小。本研究表明播種深度為4~6cm時,花生的各項生長和生理指標最佳,播種過淺或過深會降低出苗率,延長出苗時間,影響花生長勢。若播種深度過淺,種子扎根不深,幼苗難以成活,若遇高溫缺水條件,不利于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若播種深度過深,爛種幾率顯著增加,嚴重影響產量。

      從本研究結果可看出,花生播種時適宜的條件是:環(huán)境溫度高于15℃,土壤相對濕度為60%,播種深度為4~6cm。在實際生產中,我們還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質地等條件,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農藝操作。同時,花生品種不同對溫度、旱澇脅迫的響應和耐受度不同,因而,根據當地的氣候資源選育適宜的品種也是十分重要的。

      [1] 吳奇志,周可金. 安徽花生生產現狀及競爭力分析[J]. 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33(1):164-165.

      [2] 于振文. 作物栽培學各論[M]. 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3] 王軍強,李松堅,劉學剛,等. 青島地區(qū)春播花生最佳播期的研究[J]. 青島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1(1):18-20.

      [4] 萬書波. 中國花生栽培學[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3.

      [5] 李配. 吡蟲啉拌種對花生種子活力及幼苗生長的影響[D]. 泰安: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4.

      [6] 王佩羽. 播種深度和施肥水平對梭羅草農藝性狀的影響[D]. 西寧:青海大學, 2013.

      [7] 朱衛(wèi)紅,鐵雙貴,孫建軍,等. 不同土壤質地及播種深度對甜玉米出苗潛勢的影響[J]. 河南農業(yè)科學,2005(11):35-36.

      [8] 彭鴻嘉. 六種牧草種子大小和播種深度對出苗的影響[J]. 草業(yè)科學,2001,18(6): 30-35.

      [9] 曹慧英,王丁波,史建國,等. 播種深度對夏玉米幼苗性狀和根系特性的影響[J]. 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5,6(8):397-404.

      [10] 厲廣輝,萬勇善,劉風珍,等. 花生不同播種深度的出苗期模擬研究[J]. 山東農業(yè)科學,2009(12):22-23.

      [11] 高俊鳳. 植物生理實驗技術[M]. 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

      [12] 李娟,安鋒,林位夫,等. 不同氮磷鉀肥用量對五指毛桃葉綠素含量的影響[J]. 核農學報,2016,30(1):193-200.

      [13] 明華,胡春勝,張玉銘,等. 浸提法測定玉米葉綠素含量的改進[J]. 玉米科學,2007,15(4):93-95,99.

      [14] 趙世杰,史國安,董新純. 植物生理學試驗指導[M]. 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15] 王小純,湯豐收,張新友,等. 不同花生品種側枝發(fā)育動態(tài)與產量性狀研究[J]. 華北農學報,2002,17(1):100-104.

      [16] 王才斌,成波,鄭亞萍. 溫度對花生出苗、幼苗生長及開花的影響[J]. 花生學報,2003,32(4):7-11.

      [17] 于旸,王銘倫,張俊,等. 播期對花生光合性能與產量影響的研究[J]. 青島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28(1):16-19.

      [18] 吳志會,韓曉清,張尚卿,等. 花生品種唐 8252 在冀東地區(qū)平作栽培適宜播期的研究[J]. 北京農學院學報,2013(1):1-3.

      [19] 張思斌,王麗麗,叢星梅,等. 大花生品種花育22號不同播期試驗[J]. 山東農業(yè)科學,2011(8):59-61.

      [20] 陳建生,李文金,武曉亮,等. 不同播期對花生生長發(fā)育及產量的影響[J]. 山東農業(yè)科學,2012(2):45-47.

      [21] 姜慧芳,任小平. 干旱脅迫對花生葉片 SOD 活性和蛋白質的影響[J]. 作物學報,2004,30 (2):169-174.

      [22] 張智猛,萬書波,戴良香,等. 花生萌芽期水分脅迫品種適應性及抗旱性評價[J].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09,27(5):173-182.

      [23] 戴良香,宋文武,丁紅,等. 土壤水分脅迫對花生籽仁礦質元素含量的影響[J].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1,20(5):869-874.

      [24] 張鳳. 淹水對花生生理特性及產量、品質的影響[D]. 泰安:山東農業(yè)大學,2012.

      [25] 劉登望,王建國,李林,等. 不同花生品種對旱澇脅迫的響應及生理機制[J]. 生態(tài)學報,2015,35(11):3817-3824.

      [26] Sanusan S, Polthanee A, Seripong S, et al. Seedling establishment and yield of direct-seeded rice under different seeding depths[J]. Khon Kaen Agriculture, 2009, 37:15-22.

      EffectsofTemperature,SoilMoistureandSowingDepthsonthe

      SeedGerminationandSeedlingGrowthofPeanut

      XIE Ming-hui, CHEN Hao-liang, ZHANG Guang-lin, LIN Lu-lu, SU Wei-hua*

      (InstituteofPlantProtectionandAgro-productsSafety,Anhu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Hefei230031,China)

      Using Baisha1016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peanut were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soil moisture and sowing depths by pot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in the tested temperature, the emergence rate, plant height, lateral branch number, fresh weight of aboveground part and root,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root vigor increased with the temperature rising; emergence rate and other indexes under 60% soil relative moistur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40% and 80% relative moisture, the rate of rotten seed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n the soil relative moisture was 80%, especially under higher temperature and deeper depth; the optimum sowing depth was 4~6 cm, emergence rate decreased, emergence time prolonged and growth potential reduced when the sowing depth were too shallow or too deep.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limate, soil texture and other conditions,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timing of sowing and farming operation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peanut.

      peanut; temperature; relative soil moisture; sowing depth; emergence rate; physiological index

      10.14001/j.issn.1002-4093.2017.02.008

      S565.2042

      A

      2017-03-10

      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人才發(fā)展專項資金項目(17F1103)

      謝明惠(1985-),女,安徽淮南人,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地下害蟲綜合治理研究。

      *通訊作者:蘇衛(wèi)華,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地下害蟲研究。E-mail:suwh850@163.com

      猜你喜歡
      土壤濕度出苗率葉綠素
      早播條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種與種衣劑處理對花生出苗的影響
      提取葉綠素
      土壤濕度傳感器在園林綠化灌溉上的應用初探
      基于51單片機控制花盆土壤濕度
      電子制作(2019年15期)2019-08-27 01:12:12
      桃樹葉綠素含量與SPAD值呈極顯著正相關
      提高玉米密植品種出苗率技術要點
      新農業(yè)(2018年6期)2018-04-18 07:30:36
      葉綠素家族概述
      生物學教學(2017年9期)2017-08-20 13:22:32
      不同基質對萬壽菊出苗率和扦插成活率的影響
      四川盆地土壤濕度時空分布及影響因子分析
      中國不同氣候區(qū)土壤濕度特征及其氣候響應
      香港| 贵溪市| 阜南县| 乌鲁木齐县| 小金县| 得荣县| 旬阳县| 治多县| 开鲁县| 宜兴市| 甘孜县| 钟祥市| 尤溪县| 上杭县| 陕西省| 扎囊县| 清涧县| 同德县| 龙里县| 西林县| 崇阳县| 青铜峡市| 马公市| 滨海县| 阜宁县| 黑龙江省| 昌平区| 盈江县| 宿迁市| 平定县| 乌兰察布市| 海宁市| 乌兰浩特市| 吴川市| 汝阳县| 盐源县| 进贤县| 宜都市| 澎湖县| 图们市|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