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題解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 晴/高郵—咸陽—西安/騎行41公里
自行車長途騎行的越來越多,看得人眼熱心動。心動不如行動,想做的事要趁早做。我們也拿出一個方案,花半月時間從西安騎回高郵。經(jīng)網(wǎng)上征集,我和“行思走樂”“風雨與共”及“二當家”(筆者注:系三位騎友的網(wǎng)名)四人結(jié)伴成行,10月13日由揚州泰州機場登機飛西安,再往家騎。西安是揚泰機場首開的新航班,一個月前購得100元優(yōu)惠價機票,加上燃油附加、機場建設(shè)、人身保險才300元。
出發(fā)前對于第一次連續(xù)十來天、一千多公里的長途騎行,并無畏懼和多慮,只有自信和挑戰(zhàn)自我的興奮。堅持跑步七年多,跑過馬拉松,相信自己的體能和意志;常說“不能延長生命長度,可以拓寬生命寬度”,這次不正是最好的踐行良機?現(xiàn)在一次出游跨越數(shù)省實屬平常,而不坐飛機火車,用自己的腳步丈量大地,不由旅行社包辦從酒店到景點,食宿交通自理,深入民間社會,這種貌似“退化”的方式漸成新寵,日漸成為一些人可望不可及的“豪華出游”。何況,騎行所經(jīng)陜西、河南、安徽一線,本是華夏文明之根,從課本上學到的成語典故許多都源自這里。這里民風民俗淳樸,中西部開發(fā)如火如荼,能夠親身游歷、親眼一見,真是機會難得的獨特體驗。
然而真正走進機場,卻又心事上頭,無端涌上許多不安,很長時間沉默不語,畢竟前面有若干的未知。這次出行時間最長,行李壓縮得最少,僅僅一個自行車后架包。哦,也有最大的行李——自行車。事先打包,特意做了防摔標志。帶自行車出行已不鮮見,機場有“大件行李托運處”專門辦理,視同隨身行李免收費用。
行思走樂是領(lǐng)隊,他策劃了路線和日程,別出心裁地制作了“自行車牌照”——“蘇KJ西安-高郵”——掛在車上,一路引來不少注視;加上自行車運動協(xié)會印制的用于沿途蓋郵戳留念的“單車護照”,再帶上身份證和銀行卡,一切就俱全了。
10:55準時起飛,13:50降落咸陽機場。安裝車子后,合影、出發(fā)。
咸陽歷史悠久,建城已有2350多年,地處九宗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咸取“全、都”之義。中國不少城市以名山大川所在位置命名,如華陰,即位于華山之北;江陰,位于長江之南。咸陽政區(qū)幾經(jīng)變動,設(shè)過縣、專區(qū),現(xiàn)在是省轄市。咸陽是陜西工業(yè)重鎮(zhèn),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是紡織,“西北國棉”幾個廠都在咸陽。
咸陽距西安40公里,氣溫20度。道路平坦寬闊,可惜滿是塵土,車到之處,卷起陣陣黃土。經(jīng)過渭河大橋,下車拍照留影。渭河源頭在甘肅渭源,是黃河最大支流,由西向東穿陜而過,是陜西母親河,在潼關(guān)注入黃河。我們在陜西的騎行,從咸陽到潼關(guān),一路都與渭河相伴。渭河大橋很長,而河床很窄,大片裸露的河灘夾著一注水流蜿蜒東去。過了渭河就進入西安。
正是周末,街上行人如織,所經(jīng)地段在修地鐵,地面挖得一塌糊涂,塵土飛揚,快慢道不分,人車道不分。
我們小心地穿越人流,終于來到事先在網(wǎng)上預定的下榻地——南門“書院青年旅舍”。
南門即永寧門,毗鄰鐘樓、鼓樓,是西安最繁華的商業(yè)區(qū)。住下,收拾后即融入周末逛夜市的人流。街上熙熙攘攘,店鋪張燈結(jié)彩,滿是外地游客,夾雜其中,就像元宵節(jié)看燈?;孛窠侄际翘厣〕院惋L味食品,品種繁多,香味誘人。三元一串烤面筋,十元一斤狗頭棗,邊走邊吃,像小孩過年一樣;再進店坐下吃西安泡饃,上幾個涼菜,手執(zhí)酒瓶喝啤酒,忘了今夕何夕。
第二天青年旅舍
10月14日 星期日 晴/西安/騎行20公里,累計61公里
青年旅舍是新型的旅館業(yè)態(tài),我是首次體驗。它不像星級酒店那般正規(guī)、講排場,沒有寬敞大廳,沒有很多服務(wù)人員,房間小,除必需的床鋪、電視、衛(wèi)生間等,沒有多余物品,不供給水杯、拖鞋、洗漱用品,不整理房間。簡約、自助,熱水到飲水機自取,有洗衣機可以使用,門廳兩臺電腦可上網(wǎng),投幣一元使用十五分鐘。這里青年多,老外多。小小的空間,隔出三個天井供喝茶喝咖啡聊天;地下室有乒乓球桌、臺球桌、拳擊袋,可供活動……空間不大,功能卻多,住得擁擠,人與人距離也近,見面都會微笑著招呼,像多年共住一個大雜院的鄰居。墻上都是貼士,貼滿景點介紹、旅館資料、交通信息,還有拼車邀客的廣告等等,從中得到的不僅是信息,可能還有同行下一站的旅伴。住在這里就是圖方便,圖自在,也便宜。我們住的雙人標房一百八十元,上下鋪大房間只有四五十元。白天很安靜,到了晚上就熱鬧起來,又是唱又是跳,一直到下半夜2時才平息。我們上了年紀的可受不了,體驗一次就行了,下次不能再住了。
南門一帶青年旅舍很多,西邊不遠是“正之道”青年旅舍,后面是“湘子門”青年旅舍,再走幾步是酒吧街。這與西安城市的國際化是相一致的。湘子門名出湘子廟,據(jù)說是“八仙”之一韓湘子故居,也是他出家之地,現(xiàn)存是明代建筑,小巧精致,我們走馬看花,一走而過。
西安城墻很有名,目前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1983年修繕,周長13.74公里,除東南西北四座正門,還有14座邊門。與“風雨與共”清晨外出,出南門沿城墻徒步一周。城墻在古代是御敵入侵的防衛(wèi)設(shè)施,現(xiàn)在是供人游覽、健身的場所。城墻上每年舉行別具一格的城墻國際馬拉松賽;城墻外大片綠地建成全民健身園地,樹林、曲徑,有序擺放著運動器具、乒乓球桌。隨著太陽升起,晨練的人多起來。給我較深印象的是配套了不少廁所?;▋蓚€半小時跑完一周,累出一身汗。
今天在西安游覽和休整一天。上午參觀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免費開放,參觀人很多,大都是學生,要排很長的隊領(lǐng)票。據(jù)介紹,館藏各類文物約8萬余件,其中周代青銅器、秦磚漢瓦、秦漢陶俑、漢唐石刻、唐三彩器、金銀器、墓葬壁畫都是價值連城的珍品。唐之前13朝在此建都,唐代以后中心東移到河南,陜西東西就少了。曾聽朋友說,咸陽地下都是古墓,都是文物,地下文物最多是陜西,地上文物最多是河南。
下午游覽大雁塔景區(qū)。大雁塔建于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為玄奘(即民間傳說的唐僧)收藏經(jīng)典而建,七層方塔。高郵鎮(zhèn)國寺塔與之酷似,譽為南方大雁塔。近三十年前我來過大雁塔,那時所謂景區(qū)僅一座塔而已,周圍都是農(nóng)田。如今大雁塔今非昔比,塔下復建大慈恩寺,周邊建起大雁塔廣場、大慈恩寺遺址公園、民俗博物館、大唐芙蓉園……圍著道路標志七轉(zhuǎn)八轉(zhuǎn),繞了好半天才找到主角——大雁塔。赫然標明:大慈恩寺50元,登塔30元。沒有時間,也不愿花錢,在門口照相,開路。
第四天渭城朝雨
16日 星期二 雨轉(zhuǎn)晴/渭南—韓城
凌晨被雨聲驚醒。是雨嗎?像,但不可能啊。當?shù)厝苏f此地少雨,即使下一點也很快就停,怎么越下越大,倒像江南夏季雷雨?
還真是下雨了。在當?shù)責o疑是喜雨。朋友知道我騎行至渭南,發(fā)來短信:“‘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年少時就想去渭南看看,至今未能成行。很羨慕老兄以這樣的形式去領(lǐng)略渭城朝雨?!?/p>
讓感情充沛的詩人吟誦不已、難得一遇的渭城朝雨,竟然讓我們碰上了,真是可遇不可求。大雨對騎行大大不利,好在昨晚已經(jīng)做出調(diào)整,今天租車到韓城一游。
韓城在渭南以北一百多公里,是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和文保單位眾多,有“文史之鄉(xiāng)”和“關(guān)中文物最韓城”之美譽。三個多小時到韓城,天公作美,已經(jīng)紅日當空。時間限制,看了兩個重點景點:黨家村古民居和司馬遷祠墓。
黨家村古民居始建于元代,至今已近七百年,現(xiàn)存大都是明清建筑。村落隱蔽在山洼里,四周是高高的塬,村南有泌水繞行。導游說選擇這樣的地勢,是出于安全,防盜防匪。與皖南宏村、西遞類似,黨家村也是先祖經(jīng)商成功,賺錢回家建筑宅院。村里居住黨、賈二姓,黨家是賈家舅舅。全部是四合院結(jié)構(gòu),看上去不如皖南高門大戶的廳堂寬敞、雕刻精美、院落雅致,然而生活方便,安全合理,更有古塔、古暗道、古井、祠堂、私塾、哨門、看家樓、貞節(jié)碑等公用設(shè)施。因其樸實而更為真實,是古代小康農(nóng)村的真實反映,經(jīng)過努力是能夠達到的水準;不像皖南民居只有少數(shù)鹽商可為,多數(shù)人只有嘖嘖稱羨的份。黨家古村落價值不僅在建筑,還融入和濃縮了世代農(nóng)民的生活觀念和信仰追求。其建筑格局和圖案裝飾,無不體現(xiàn)長幼有序、男尊女卑、勤儉為先、耕讀傳家等理念,蘊涵著宗法時代鄉(xiāng)土文化多方面內(nèi)容。
出村有一條石頭鋪成的路,折過幾個陡峭坡道通向“泌陽堡”,高大的城墻、厚厚的城洞、堅固的城門,真可謂“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所謂“泌陽堡”,望文生義是建在泌水北岸的堡城,是黨家村人當年躲避兵匪的臨時避難之地。
第五天山—塬—川
17日 星期三 晴/渭南—華縣—華山—潼關(guān)—古潼關(guān)鎮(zhèn)/騎行96公里,累計227公里
連續(xù)幾天頓頓羊肉,嘴邊上火。今天早餐小米粥就煎餅,2.5元;午餐是炒面,10元。
今天全天連續(xù)騎行。從渭南進華縣,不斷聽人說前面有坡。果然坡漸漸多起來,所幸坡不太陡,緊踩幾腳憑借慣性能上到1/3處,再調(diào)節(jié)變速,減緩速度,一腳一腳就能到達坡頂;從坡頂往下能沖個幾百米,這是對辛苦爬坡的回報。就這樣一個坡連一個坡,一公里一公里向前騎。
過華縣縣城5公里是少華山山門,大廣場,大牌坊,廣告牌告訴人們這里是“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坐在臺階上小憩,想著少華山已經(jīng)到了,華山還會遠嗎?除了我們沒有一個游人。
果然個把小時就到了西岳華山??措娪啊吨侨∪A山》,知道自古華山一條道,華山的險是出名的。計劃中原有攀登華山的安排,怕消耗體能過大,經(jīng)商量臨時取消,到山門廣場拍了幾張照片,繼續(xù)前行。
昨天聽韓城導游說,這一帶地理地貌是山—塬—川結(jié)構(gòu),高處是山,緩沖帶是塬,山谷是川。塬也稱墚或峁,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釋義,是:“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區(qū)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一種地貌,呈臺狀,四周陡峭,頂上平坦?!蓖ㄋ椎卣f,塬是山上的平地,大小不等,四周可見山,塬旁是懸崖,齊刷刷的,看上去像切開的蛋糕。有的塬上下幾層,直上直下,就像劃分不均等的臺階。塬上很少植被,至多長些矮小莊稼。山腳是川,兩山之間夾著河流,逶迤彎曲,時有時無,河邊都是平地,是難得的好地方,人口密集,人們依水棲居。
華山下一站是潼關(guān)。潼關(guān)東漢設(shè)關(guān),扼東西交通之咽喉,為進出長安所必經(jīng),北臨黃河,南踞秦嶺,東西兩邊還有禁溝和列斜溝兩道南北縱向深溝,溝深上百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時為長安京城天然屏障。
西進潼關(guān)必經(jīng)列斜溝,山大溝深,310國道繞來繞去,不停上坡下坡。騎行到岔路口,有標牌指示新路正在施工,禁止通行,仍由老路通行。一位當?shù)乩先酥更c說,新路已經(jīng)貫通,汽車不能通行,自行車能過,到潼關(guān)既近又少爬坡。謝過老人,騎上新路。不多遠就見一座大橋橫跨山谷,這是今年3月才合龍的G310列斜溝特大橋,全長540米,由14個墩橋臺組成,最高主墩達91米,工人正在攤鋪橋面。
潼關(guān)老城因建三門峽水庫遷建新城,東西窄南北長,我們從西邊新區(qū)進城一路向南,再從東邊老街向北,沿小城四邊形騎了一圈。幾經(jīng)詢問古潼關(guān),老人說在黃河邊,但什么也沒有了;年輕人說政府正在復建潼關(guān)。不管怎樣,既來之,則看之;離舊址還有十幾公里,不在話下,繼續(xù)騎行。
終于到了古潼關(guān)。小鎮(zhèn)被鐵路、公路、高速公路分割得支離破碎,道路高低不平,兩旁民居破舊,蒙著一層塵土。當?shù)厝酥更c我們隱約看到火車橋梁下殘留的古城墻、遠處山梁上的十二連城烽火臺?!笆B城”是用土夯筑的12個防御性的軍事堡壘,與潼關(guān)相連接,還剩個把烽火臺遺址。走進一個關(guān)閉的院落,里面有被磚砌封的隧道口,隧道口上端清晰可見“1932民國二十一年No.17”字樣。當?shù)厝苏f,這是火車道,抗戰(zhàn)時用作防空洞。
新建的“潼關(guān)”在一個山岡上,城樓高大,居高臨下,地勢險要,足可糊弄游客。讓人掃興的是不遠就是大酒店。
西安入潼關(guān)一線,地理上屬秦嶺山脈,驪山、華山都是秦嶺的組成部分,秦嶺讓我們領(lǐng)略了爬坡的艱難。一路上最關(guān)心的是前面有沒有坡?坡大不大?有人說過潼關(guān)就好了,有人說潼關(guān)到三門峽一段坡最大。我給家人的短信寫道:“一路上坡下坡,不容易,當?shù)厝苏f這是最困難的一段,往下就好騎了?!焙髞碇?,爬坡才剛剛開始。
天時尚早,想再趕一程,減輕明天壓力。不料從古潼關(guān)下來發(fā)現(xiàn)輪胎扎破了。爆胎是騎行最無奈的事,騎友有禁忌,不說與爆胎相關(guān)的話,就像漁民回避“翻”“沉”等字眼一樣。前天早上剛要出發(fā),“風雨與共”前后兩胎都漏氣了,我隨口調(diào)侃:“‘雙胞胎不容易?!毕駡髴?yīng),馬上就輪到我。不僅前后同時爆胎,而且后胎8個眼,前胎4個眼,創(chuàng)了別人難以打破的紀錄。扎胎的不是鐵絲、玻璃,是一種植物種子,形如極小的菱角,往各個方向伸出五六根刺,硬得像鐵釘。修車師傅說這是刺橛,他說我走進刺橛窩里了。這里先插一句,一路上3人陸續(xù)爆胎,僅?!岸敿摇钡摹拔雌浦怼?。直到蒙城還有三天到家,晚餐時“二當家”忍不住說:“真想說句話,但不敢說。”當即被叫停,異口同聲說知道你想說什么。第二天往蚌埠路上,下大雨,他的車爆胎了?!岸敿摇边吥ㄓ晁呎f:“昨天我沒有說??!”我們幸災(zāi)樂禍:“連想都不行!”看來各行有各行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