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藥兩用的翅莢決明
翅莢決明分布于廣東和云南南部地區(qū),生于疏林或較干旱的山坡上。
翅莢決明是直立灌木,高1.5~3米;枝粗壯,綠色。葉長30~60厘米;在靠腹面的葉柄和葉軸上有二條縱棱條,有狹翅,托葉三角形;小葉6~12對,薄革質(zhì),倒卵狀長圓形,頂端圓鈍而有小短尖頭,基部斜截形,下面葉脈明顯凸起;小葉柄極短或近無柄?;ㄐ蝽斏鸵干??;ò挈S色,有明顯的紫色脈紋。莢果長帶狀,長10~20厘米,寬1.2~1.5厘米,每果瓣的中央頂部有直貫至基部的翅,翅紙質(zhì),具圓鈍的齒;種子50~60顆,扁平,三角形?;ㄆ?1~1月;果期12~2月。
翅莢決明可通過種子與扦插進(jìn)行繁殖,耐干旱,耐貧瘠,適應(yīng)性強(qiáng),喜光耐半陰,喜高溫濕潤氣候,不耐寒,不耐強(qiáng)風(fēng),宜栽植于通風(fēng)良好之地。
觀賞價值:翅莢決明其苞葉和花芽與花瓣具有同樣鮮明的黃色,因而整個花序形成被觀賞的對象。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園林綠化可叢植﹑片植于庭院﹑林緣﹑路旁﹑湖緣,其金黃之花,給人以愉悅﹑亮麗﹑壯觀之美,恰好營造出金秋收獲季節(jié)那種喜洋洋的氛圍。而且多花香艷,沁人心脾;
藥用價值:作緩瀉劑,種子有驅(qū)蛔蟲之效 。葉子或枝液含有大黃酚,具殺真菌作用,可以用來治療皮膚病;由于其含有抗真菌成分,在菲律賓,它是香皂﹑洗發(fā)液﹑洗衣液的最常見成分之一;種子含有的皂角苷可以作為驅(qū)除腸道寄生蟲的驅(qū)蟲劑;在非洲,煮沸的葉子被用來治療高血壓;在南非,它除了被用來治療皮膚病外,還被用來治療胃病﹑發(fā)燒﹑哮喘﹑毒蛇咬傷與性病等,可謂全身是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