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婧英
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于她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于她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于她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取決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養(yǎng),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每個德國人都有責任隨時隨地教育孩子
在中國,沒有誰會告訴你,你家孩子沒有禮貌,但是所有人都會討厭你的孩子。我們把這種“不說”當成了一種禮貌,禮儀之邦的俗語是“老婆是別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所以,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跟一個德國朋友出去,路過郊區(qū)的一條小河,看到一個小孩在釣魚,旁邊卻放著兩根釣竿,德國朋友不高興地走過去,問道:“怎么有兩根釣竿?”(德國規(guī)定釣魚一個人只能用一根釣竿。)
小孩回答說:“跟同學一起來的,他上洗手間了。”(果然不一會兒,上洗手間的孩子回來了。)
德國朋友繼續(xù)問道:“有執(zhí)照嗎?”(德國規(guī)定釣魚要有執(zhí)照的。)
兩個小孩趕緊掏出執(zhí)照:“有呢,你看?!?/p>
“帶尺子了嗎?”德國朋友又問道(德國規(guī)定釣魚要有尺子,釣上來的魚不到規(guī)定的尺寸要放回去。)
“帶了帶了?!眱蓚€孩子連忙掏出尺子來。
“哦?!庇谑堑聡笥丫妥唛_了。
一旁的我很奇怪,不知道朋友為什么要管那么多,“那兩個是你家親戚的孩子?”
“不是。”
“你朋友的孩子?”
“也不是。我不認識他們。”
“什么?不認識?怎么可能呢?那人家干嘛要聽你管教?”
“教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孩子是德國的未來,我們每個德國人都有責任隨時隨地進行教育?!钡聡笥颜f。
走在中國的大街上,你敢大聲地喝斥那些不認識的孩子,教他們怎樣做嗎?德國社會何以文明,德國人在全球何以受到普遍的尊重?通過了解和體驗德國的教育,我們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
正如美國黑人民權(quán)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說的那樣:“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于她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于她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于她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取決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養(yǎng),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p>
高居全球第二的教師待遇
據(jù)說,普法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普魯士大獲全勝,普魯士元帥毛奇說,德意志的勝利早就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決定了!
在德國,中小學教師的職業(yè)有非常不錯的收入。據(jù)政府的相關(guān)統(tǒng)計,德國政府支付給中小學教師的工資為人均國民收入的兩倍多。德國中學教師人均稅前年收入超過45000歐元,與德國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職員的人均稅前年收入相當。與其他一些行業(yè)相比,中小學教師屬于名副其實的“中高收入階層”。德國中小學教師的收入高于除瑞士以外的其他工業(yè)化國家而高居全球第二。
這么好的收入待遇,使得德國中小學教師任職資格的門檻也隨之提高。在我國,大學本科生或碩士生、博士生都可直接到中小學應聘任教。在德國,情況要復雜得多,你若想成為一名中小學教師,要過很多道“關(guān)口”,這無疑篩選出素質(zhì)更高的精英來成為了“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老師。
注重對孩子的性格、品德的培養(yǎng)
關(guān)于網(wǎng)絡上經(jīng)??吹降摹暗聡箤W前教育”這種說法。
德國的孩子并不是在上小學前天天玩,而德國人對“學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孩子們也會學一些東西。
他們的書包不比我們的小。比如幼兒園時,老師會教孩子們?nèi)绾纬俗步煌ɑ丶?,如果遵守交通?guī)則,在公共場合不可大聲說話,甚至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等遵守社會秩序的教育,也一一傳授。
而如果孩子對某類學科,比如音樂、藝術(shù)或體育感興趣,他們是有權(quán)利在一些學校或機構(gòu)進行學習的,甚至有些是免費的。
在德國有一本有關(guān)兒童教育的書,十分流行,叫《Struwwel peter(蓬頭彼得)》。這本書以很多荒誕詼諧的故事,來告訴孩子們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他們最注重對孩子的性格、品德的培養(yǎng),很多好習慣也是因為從小家庭教育的結(jié)果——
比如自理能力:如飲食、睡眠、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訓練。比如規(guī)則意識:盛入自己盤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必須先吃完飯菜,才能吃零食。比如愛心:很多家庭會在家中養(yǎng)小動物如小狗、小貓,讓孩子在親自照料小動物的過程中,懂得體貼入微地照顧弱小生命。比如堅強:孩子摔倒后,只要不是很嚴重,父母不會馬上去幫忙,而是讓他們學會自己站起來。比如尊重:告訴孩子要尊重別人的隱私。德國父母很多不會在未經(jīng)過孩子同意時去翻閱孩子的東西。比如禮貌:德國父母在尋求孩子幫忙時會說bitte(請),之后會說danke(謝謝)。比如理財:德國父母會非常嚴格地控制零用錢數(shù)量,會讓孩子做些簡單的家務以獲得零用錢,避免不勞而獲。比如承擔后果:有一個德國母親對總是起晚的兒子說:“很遺憾,我不能開車送你去學校。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選擇是放棄早餐,還是遲到?!北热绯袚熑危河袊绤柕牡聡彝ィ绻⒆油税雅K衣服放進洗衣袋,他還得繼續(xù)穿臟衣服。比如誠信:德國家長首先會以身作則,并經(jīng)常會告訴孩子,要遵守約定,不能輕易發(fā)誓,答應過的事情,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做到。比如自信:德國家長非常重視自己孩子的自信培養(yǎng),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家長都會給予鼓勵和贊賞,因為他們知道孩子從小的自信來源是父母。他們也絕不以成績的好壞去否認自己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優(yōu)秀。比如合作:在德國無論是家里還是學校,都會有意的去為孩子們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因為在德國有這么一句話叫做: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
來看看他們長大后的好習慣——
看書:德國人經(jīng)常手里拿著一本書,在地鐵上,玩手機的人少,看書的人多。在德國如果你留心能看到各種書店,而書店里永遠都有不少的讀者。紙質(zhì)的書籍在這個電子社會當中,似乎在德國仍然流行。德國人有91%在過去一年中至少讀過一本書,23%年閱讀量在9~18本之間;25%年閱讀量超過18本。
禮貌和謙讓:禮貌和謙讓其實是一種寬廣的心態(tài)。有一次在德國高速公路上遇到事故,兩排車并為一道,因為有急事,一個在我左方的車主動放慢車速讓我先過。如果你在人多的時候坐地鐵,你也會發(fā)現(xiàn),站在門口的人會主動先下車,讓后面需要下車的人下車后再重新上車。
準時:大多數(shù)德國人都能遵守規(guī)定好的時間,這里說的準時并不單單指德國人,還指德國的公共交通,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每輛地鐵、公交車都能按照時刻表的時間準時到達車站。
注重家庭:德國人與注重工作相比更注重家庭,他們會在下班后回家與家人團聚,很少因為應酬而不回家,在節(jié)假日更是會把時間花在自己家庭身上。
記事本:幾乎每一個準時的德國人都會有一本記事本,這個記事本不一定是要與工作相關(guān),但一定與自己的生活相關(guān),比如記錄重要的事情或預約時間。
遵守交通規(guī)則:德國人十分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是全部,當然也有闖紅燈的行人),尤其是司機,因為這關(guān)乎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在德國開車基本都會打開日間行車燈,而他們在變道時不僅要看后視鏡,還要扭頭去看盲點區(qū)是否有車(考駕照時必學的)。
注重生活質(zhì)量:德國人絕對不是一個愛慕虛榮的民族,他們寧可把錢花在品質(zhì)生活上去享受,盡管他們能造出世界頂級汽車。比如他們會花200歐元去買一個保溫壺,而不是一個Gucci錢包,他們會花500歐元買一個廚房用具,而不是一個LV包,他們會花上千歐元維護自己的花園,而不是一件Burberry大衣。因為他們知道真正的奢侈品是自己的生活品質(zhì),而不是一個包或一件大衣。
注重環(huán)保:德國人很少亂扔垃圾,因為他們知道環(huán)境的重要性,即便身在外國,他們也多數(shù)如此。我和一個德國人在中國爬山,由于沒找到垃圾箱,這個德國人拿著自己的冰糕棍一路走下山,找到了一個垃圾桶后才扔掉。
嚴謹:他們的嚴謹源自對細節(jié)的考慮,比如在德國超市里買到的每一個雞蛋,上面都會有一個標號,而你可以通過這個標號,了解一下這個雞蛋的母雞的生長環(huán)境。
契約精神:在我們看來很多德國人非常死板,甚至是不會變通,但這是因為文化和從小養(yǎng)成的一種“契約精神”造成的,他們輕易不作出承諾,但承諾過的事情一定會做到。有了保證,才有了德國品牌質(zhì)量的承諾。
不屈不撓:為什么德國汽車比普通汽車貴出許多?為什么德國的鍋比普通鍋貴出幾十甚至幾百倍?為什么德國的米勒洗衣機要幾萬甚至幾十萬?為什么Madein Germany是高品質(zhì)象征?其實百年前的德國產(chǎn)品是被英國人嘲笑的疵品,但就是因為專注和堅持,才有了今天質(zhì)量上的保證。
遵守社會秩序:每一個德國人幾乎都會遵守社會秩序,比如排隊,無論是人在排隊,還是汽車堵車排隊,很少有過插隊現(xiàn)象。
公共道德:如果你留心,你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時候德國的公共場所(除了球賽期間)十分的安靜,幾乎大家都是竊竊私語的狀態(tài),很少有大聲喧嘩的(除了球迷和醉鬼)。
同情心:多數(shù)德國人會主動幫助弱者、殘疾人或老人。老人摔倒這種事也會在德國發(fā)生,但一定會有人上來幫忙,而且不只一個。當遇到殘疾人時,也會有人主動上前幫忙。
愛國:德國人很少嘴上去說自己多愛自己的國家,甚至經(jīng)常諷刺自己國家不合理的地方,但從他們堅持使用自己國家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不難看出他們的愛國精神,當然也是他們對自己產(chǎn)品的信心。如果遇到國際球賽,那么你肯定能夠感受他們強烈的愛國情懷。
尊重生命:當遇到特殊車輛時(拉著警報的警車、救火車、救護車等),民用車會主動靠邊讓特殊車輛通行。
摘自《閱讀》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