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緋龍
吉安市濱江公園,是散步的好去處,一位歌者吸引了我。
他五十出頭的樣子,衣著樸素,神情安詳。有時,他靜立某棵大樹下;有時,斜倚堆花亭;有時,碎步沙灘上;有時,坐于青石凳。他的身邊,總帶著一只寬大提包,旁側(cè),擺放簡易音響?!班蕖恰稀恰彼辶饲迳ぷ?,左手舉著筆記本,左手拿著話筒,開始“自娛自樂”。他只唱老歌,像《小白楊》《十送紅軍》《北京的金山上》《軍港之夜》《在希望的田野上》《黨啊,親愛的媽媽》……而且以紅色經(jīng)典歌曲為主,歌者嗓音沙啞,還帶點范兒。大多數(shù)時間,他身旁沒有一名聽眾。他的筆記本里抄了些啥呢?他為何這么愛唱老歌?
終于有一天,我走近歌者。
歌者告訴我,他是當(dāng)?shù)剞r(nóng)民,沒讀啥書,甭說五線譜,連簡譜也認(rèn)不得,但打小就是愛唱歌,因為唱歌能讓他快樂。尤其是90年代在北京各大飯店送蔬菜,俗稱“菜幫子”,成天忙得幾近虛脫。晚上想家了,便哼唱幾曲,借歌消愁。他又說,外頭再好再繁華,不是咱故鄉(xiāng)呀!所以在攢夠了錢之后,自己還是回吉安市區(qū)買了房,平時做點小生意,鄉(xiāng)下的農(nóng)活也不丟下。我看見歌者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歪歪斜斜寫滿歌詞,還設(shè)計了目錄,總共有80多首老歌。
“我每天要唱將近一個小時的歌。如果沒唱這么久,晚上肯定睡不香!”他說。
“現(xiàn)在唱歌,還有鄉(xiāng)愁嗎?”我突然問。
“有啊,鄉(xiāng)愁是一首老歌?!备枵叩幕卮?,讓我心弦猛地一顫。
責(zé)任編輯:曹景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