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效用是指情感的滿足程度,具有很強的個人主觀性。
通常,對于生活資料,人們從相同的商品獲得的效用是相同的,所以購買便宜商品的行為非常合理。如果一盒泡面在家附近的便利店賣200日元,在稍遠一點的折扣店只賣170日元,幾乎所有人都會去折扣店購買。
但是有些人工作忙,忙到吃晚飯的時間都沒有。他們加班到很晚才回家,買食物時,可能會選擇離家最近的便利店。
由此看來,生活資料的效用并不單單由價格決定,還受購買者身處的狀況、價值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我們可以舉一個極端的例子。一個人被困在沙漠中三天,連最后一點水都喝完了,這時候他也許會想:“如果能得到一瓶礦泉水,我愿意花100萬日元?!蓖ǔ?,一瓶礦泉水只要130日元。
興趣愛好更是能顯著體現(xiàn)效用的主觀性。
大家知道世界上最貴的一枚郵票賣到多少錢嗎?2014年3月24日,英國蘇富比拍賣行宣布,將拍賣一枚1856年在南美洲的英屬圭亞那地區(qū)(現(xiàn)在的圭亞那合作共和國)印刷的1便士郵票,預(yù)計將以1000萬至200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這枚郵票被稱為“世界上最貴的郵票”。
對集郵家來說,這枚1便士的郵票有其獨特的價值。但是如果一個看不出郵票價值的人,在給朋友寄明信片時剛好缺一枚1便士的郵票,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找到這枚郵票,也許會毫不猶豫地把它貼在明信片上。
(摘自《學(xué)會花錢》江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