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方來的游客往往對普羅旺斯人在社交活動中密集的肢體動作感到驚訝。舉個例子,大多數(shù)巴黎人或倫敦人習慣和別人保持一臂之距,只用嘴交談,而在普羅旺斯,他們發(fā)現(xiàn)身體各部位都會被抱一下、捏一下、擰一下、拍一下、戳一下,有時還會被按摩一番。我看過一些人,有男的也有女的,起初碰到這種情況會倒退一步,檢查自己身上有沒有瘀傷,臉上還會露出戒備的表情。過一段時間,他們才明白對普羅旺斯人而言,講話時不摸摸對方,就像沒加蒜的大蒜蛋黃醬一樣沒勁。
如果在店里巧遇朋友或認識的人,普羅旺斯人非得互吻一番不可。在法國,吻頰禮平均是一側各吻一次,這樣才算有禮貌,起碼在法國北部是這樣的。但在法國南部,這稍顯含蓄、冷淡,甚至有點兒勢利眼,普遍的吻頰禮是三個吻,四個也絕不少見。
不過,這里有一個棘手的問題,這些年來我不斷嘗試并且不斷犯錯,至今仍未解決。獻吻者向受吻者靠近,他的嘴唇已蓄勢待發(fā),可是得吻幾下?是兩下,三下,還是四下?吻太少,就可能出現(xiàn)對方猶側臉以待的尷尬情景;吻太多,你說不定會發(fā)現(xiàn)自己親到的不是對方的臉頰,而是鼻頭。我能提供的意見是,密切留意對方腦袋轉動的方向,配合那方向吻下去。
另一個令人迷惑的問題是,吻這個詞到底是陰性還是陽性?在詞典上找得到陰性的bise和陽性的bisou,兩個詞在詞典中意思完全相同,但是實際運用起來,給人一個bise或一個bisou,勢必有所不同。我想,說不定是在技術上有微妙的變化:嘴是否嘟得比較明顯,在臉上是否多停留了一兩秒。只有在法國,人們才會為這種事操心。(摘自《關于普羅旺斯的一切》南海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