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jīng)常會收到大段的留言,但我基本沒有回復過,因為完全不知道該怎么回復。
每個留言都講述了一段糾結(jié)于心的故事:“我家的狗被咬了,對方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我心里還是不舒服,怎么辦?”“同事上班說了句什么話,她是不是對我有意見?”“領(lǐng)導的孩子今天在單位白了我一眼,你說是不是領(lǐng)導在家里說我壞話了?”“我生了孩子以后,婆婆老來家里看孫子,我覺得她就是想跟我搶孩子,你說我該怎么辦……”
每次看到這種留言,客觀點說,我覺得這根本不是事兒。如果這都是事兒,那留言的人真的有點玻璃心了。
我曾經(jīng)參加過一個活動,主持人問我:“看你一路那么拼,又那么有正能量,你的生活里就沒有什么苦惱嗎?”
我一點都沒拼啊,我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就是起床,上班,下班,回家?guī)Ш⒆?,孩子睡了以后看書和寫作,有時候有些網(wǎng)絡(luò)課程要學習,周末去上課以及帶孩子出去玩,等等。遇到緊急的事情,我就加個班什么的。
我每天都這樣生活,周圍的人也是如此,大家都挺習慣的。
習慣了很忙,自然就沒有時間和精力為小事兒嘰嘰歪歪,沒有閑情逸致躺在床上回味今天誰對我不好,誰踩了我一腳,我是不是說錯了話,得罪了誰……
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想:我還有什么事兒沒做完?這么多新書還沒看,兒子的學費還沒交,英語課好久沒上了……我有忙不完的事兒。當然,這也是我的苦惱。
至于周圍的人如何看我,有沒有人對我暗地中傷,同事今天說了句怪話什么的,我完全不關(guān)心,也沒時間關(guān)心。
人一閑就容易想東想西,特別是長期宅在家里或者長期兩點一線生活的人,思考問題時非常容易鉆牛角尖,想著想著就覺得一件小事兒越來越嚴重,自己的世界都要因為它而炸裂了。
曾經(jīng)有一個理論說,人們擔心的事情,90%都不會發(fā)生。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人們總會下意識地往壞處想,內(nèi)心因此被長時間折磨。但過一段時間,你會發(fā)現(xiàn)你擔心的情況根本沒有發(fā)生。
我以前也是這樣,比如一出門就擔心沒關(guān)電磁爐,就想鍋會被烤干吧,那就會著火啊,那我家隔壁也會著火啊。萬一遇到可燃物,那整棟樓都會爆炸?。√炷?,本來好好的一個下午,心情卻格外沉重。
了解了這個理論之后,再遇到讓我擔心的事情,我都會下意識地告訴自己:我擔心的事情90%都不會發(fā)生,有時間不如干點別的,別閑得沒事兒瞎想。
隨便出去走一走,不用走很遠,到超市買個瓜,去菜市場里買個菜,或者跟朋友出去吃個飯,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苦惱的小事兒已經(jīng)被忘得一干二凈了。
(摘自《你以為的極限,只是別人的起點》武漢出版社 圖/Frances St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