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鵬
考上北大研究生后,最常被問的問題是“那你本科是北大的嗎”。
通常發(fā)生在初次見面,我能感受到對方的期待,我能猜測到對方已經(jīng)備好了夸贊之詞。但,我不得不將對方的期待打個折扣,“不好意思,本科不是北大的”。
出于慣性,對方一定會追問:“那你本科是哪兒的?”“小學校,沒什么知名度。”對方覺得你謙虛,或者想為你挽回點顏面:“你說說看。”“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
“哦?!?/p>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對方的確沒聽說過,但忘不了客氣地恭維一句:“那也挺厲害的?!?/p>
我想這史詩級的尬聊一定不止發(fā)生在我身上,因為它太日常了。所有考上“×大”的碩博都免不了要被問“那你本科是×大”的嗎?
你想不明白,本科是哪兒重要嗎?當然重要。
這涉及你在對方的心理定位,是一個999K純金學霸還是銀鎦金或銅鎦金的學霸。或許也涉及對方對自己的心理定位。曾經(jīng)有位外校同學得知我本科學校對我說:“原來北大的生源已經(jīng)差到這種地步了!”我不知道他是故意還是無意說出這句話。
但好一陣兒,我都感覺到抱歉,尤其對我們專業(yè)41位同學中17位來自北大本校的同學,和其他來自復旦等名校的同學。
我想會不會因為我的努力,因為我考上了北大而給北大抹了黑。如果是這樣,那我寧愿去黑隔壁……
其實本科時我就很怕別人問我學校。
我于2009—2013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讀會計學專業(yè),學校名字很長,12個字,一口氣說出來有點缺氧。簡稱也很長,“西建大華清學院”,說的時候未免底氣不足。
特別羨慕名字短的學校,比如西安交通大學,簡稱“西安交大”;北京大學,簡稱“北大”。短促的句式比長句更有效率,也更有力量。
我本科學校是獨立學院,也就是三本院校。雖然設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名下;雖然全部師資都和校本部共享;雖然全部專業(yè)都在陜西省二批次招生;雖然截至2017年,全國已有23個省取消了第三批次本科,國家也支持全國各省份盡快取消所有批次。但占全國高??倲?shù)高達四分之一比例的獨立學院與民辦大學,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中國高校鄙視矩陣本科生鏈條最末端的基本國情并沒有改變。
我有三本學生最常見的那種自卑。
甚至在別人問我學校時,回答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后來發(fā)現(xiàn)這么回答不僅有撒謊的心慌,還挺人格分裂的。
甚至我都沒參加過招聘會,因為聽說招聘會看大門的不讓三本的學生進。我本科畢業(yè)的工作是網(wǎng)投的,第二天就通知我去面試,面試的時候Hr看到我是男的、活的就問我簽不簽。我看是個中字頭企業(yè)說出去也不算太丟人,就簽了。干了一年,月薪從1750元漲到了2800元,漲到2800元的那最后六個月押了我六個月工資,我天天擔心公司倒閉,就干脆辭職考研了。
研究生復試時,一位考官問我本科是哪個學校的。我回答是一所三本院校??脊倬蜎]有再問下去。讀研以后和同學交流,才明白老師可能只是想問一下師承,既然我從會計學跨文學跨這么猛,也就沒有再問師承的必要了。
辭職11個月后,我拿到了北大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拿到通知書我很忐忑,雖然老師們沒有因為我的“出身”放棄我,但入學以后我能融入那個精英的環(huán)境里去嗎,我甚至為此焦慮到在知乎發(fā)帖子,問三本考入北大卻擔心無法融入怎么辦?
下面有一條回復是,“你能這么問表明考上北大也就是你人生的頂點了”。
我感謝當面給予我的所有批評,無論是溫和的、還是刻薄的,批評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確實是我自己想得太多、氣魄太小。我以為會有江湖中傳言的那種鄙視鏈,但開學以后發(fā)現(xiàn)園子里的人在自己鉆研的領域確有舍我其誰的傲骨,但在為人上卻很謙恭。
所謂的鄙視其實是來自外界的,當我第一次看到那句著名的“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三流的博士生”,我驚嚇得對我的女友說:“怎么辦,我成二流了。我要是再努力努力,考上博,就成三流了,這個bug怎么破?”
對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在通識教育上,我實在比北大本科畢業(yè)的同學差了一大截。但在專業(yè)領域,我用右手拍著我的左胸說,還可以。
在創(chuàng)作上,我的確像中了邪一樣地篤定和堅持。
我小學一年級無師自通地給女生遞紙條,上面寫著“我愛你”,雖然不確定人家小妹紙能不能看懂。小學五年級,我情書已經(jīng)能寫出得意之筆,就是每次被學妹撕了以后都有點心疼。
初中一年級,我立志成為一名作家,尤其酷愛寫詩,每次寫完都拿給語文老師看,語文老師不勝其擾,就向班主任舉報我有早戀跡象,害我被找了兩次家長。
高中時我砥礪前行,成績從高一第一學期期末的年級第16名降到了最后班級吊車尾,感謝班主任王劍鳴老師對我的成績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沒有把我從快班轟出去。高中二年級我開始發(fā)表作品,也獲得了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高二組三等獎。高考時我數(shù)學超常發(fā)揮考了62分,??紩r最低考過30多分;語文發(fā)揮失常,考了119分。
高考沒報漢語言是因為我的成績只能上三本,三本的學費比較貴,我要哄騙我爸繼續(xù)供我讀書,只能曲線救國。
我報了會計學然后忽悠我爸這個專業(yè)最火,三本出來也超好找工作。
大一結束,我在我們校區(qū)注冊成立了中文課文學社。當了一段時間社長我發(fā)現(xiàn)影響創(chuàng)作,就挖另一個詩社的墻腳,挖來個副社長,讓她接替我做文學社社長。此后,我就專心致志地搞創(chuàng)作。
大學畢業(yè)時我加入了吉林省作家協(xié)會。
2014年春節(jié),我沒回家,就是月薪1750元那幾個月,我住在月租100元的米家崖村喝著西北風,突然發(fā)現(xiàn)北大中文系開設創(chuàng)意寫作專業(yè)碩士,其中一門專業(yè)課考寫作,也就意味著這門專業(yè)課不用復習,因為我唯一會的就是寫作了。
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我認真?zhèn)淇剂艘荒???忌狭恕?/p>
開學后選導師,我給比較所張輝教授發(fā)郵件,簡單陳述了情況,問張老師能不能接收我。等到的回復是歡迎。感謝我導!
研一結束,進行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我的學習成績并不是最高的,但課外加分很不厚道地加滿了,于是得了專業(yè)第一名,被評為北京大學三好學生。還僥幸獲得了北京大學專項學業(yè)獎學金、楊芙清——王陽元院士獎學金、兩次獲研究生科學實踐創(chuàng)新獎學金,并在北京大學2015年度學生優(yōu)秀網(wǎng)絡作品大賽中獲得網(wǎng)文類三等獎。
研二時,網(wǎng)教辦的老師找到我,讓我任北京大學e+網(wǎng)絡新青年發(fā)展聯(lián)盟網(wǎng)文組負責人。
畢業(yè)時,我的畢業(yè)作品被評為優(yōu)秀畢業(yè)作品。并以筆試、面試第一的成績考上了《詩刊》社編輯崗,與《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亞軍彭敏師兄成為同事。8月份,我成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像少年一樣奔馳。
我畢業(yè)了,仍然會反思我們的教育。
龔自珍在178年前呼喚“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為什么今天反而發(fā)明出中國高校鄙視鏈,不知是教育的進步還是退步。
對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但我想我考上北大研究生應該沒有給北大抹黑,畢業(yè)后我仍然會堅持夢想不辜負北大的培養(yǎng)。我永遠感激這段經(jīng)歷,感激北大校園烏托邦一樣的開放、民主和理想主義。
對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但我的本科也是我的青春,也是我一生的財富,也是我的母校,我同樣熱愛它。我不會因外界的影響而妄自菲薄,也不會因外界的影響而數(shù)典忘祖。
曾經(jīng),我考北大,為了摘掉三本的帽子,如果僅僅滿足于這樣我就辜負了北大對我的培養(yǎng)。
北大教會我的是自信地戴上三本的帽子,這代表一個人擁有了獨立的思想。